首页 理论教育 声容盛实德衰:兵学与军事实践的畸形互动优化

声容盛实德衰:兵学与军事实践的畸形互动优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世史家称宋代“声容盛而实德衰”[16],是说它文教发达但事功不济。另一方面,兵学的发展并未对军事实践产生有效的牵引,军事上颓弊不振、败绩连连。这一局面可以概括为兵学的“声容盛而实德衰”。兵书内容不来源于军事实践,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军事实践,这是宋代兵学与军事实践反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声容盛实德衰:兵学与军事实践的畸形互动优化

后世史家称宋代“声容盛而实德衰”[16],是说它文教发达但事功不济。在军事领域,宋代同样呈现出文事与武备的巨大反差。一方面,各类论兵著作层出不穷,形成了兵学史上继战国之后的又一高潮。另一方面,兵学的发展并未对军事实践产生有效的牵引,军事上颓弊不振、败绩连连。这一局面可以概括为兵学的“声容盛而实德衰”。

首先,文人论兵之作风行,虽然兵书数量繁多,奏议论策更是皇皇大观,但真正切要且有价值者却不多见。如宋初兵书《虎钤经》,共二十卷,前十卷论治军作战之法,后十卷多为“六壬遁甲”等阴阳占候类内容。即便前半部分,也多抄撮历代兵书而成,创新内容很少。又如苏洵《权书》,虽在文坛声誉甚著,但在兵学上却无大的价值,其反对“用间”等观点甚至违背兵学常识和规律。兵书内容不来源于军事实践,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军事实践,这是宋代兵学与军事实践反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在“崇儒抑兵”治国方略之下,兵家功利主义思想在国家军政大计制定方面受到排斥,消极防御战略占据主导地位。在宋代历次重大边防事件中,诸如太宗、真宗时灵州的弃守问题,仁宗时对夏攻守问题,神宗时熙宁开边问题,哲宗时割弃横山诸寨问题,南宋关于和战“国是”的争论,等等,无不存在战略上的激烈论争,但是,除了王安石支持王韶经略西夏等少数情况以外,大部分时候都是消极防御战略占上风。正是由于缺乏从功利角度对军事问题的长远观照,宋代君臣在面临边防危机之时,往往一味强调内政与战争的矛盾,强调“以德怀远”的立场,难以跳脱“消极防御”的窠臼。相比之下,北宋刘平、薛向、何亮等基于利害关系提出的积极防御战略被束之高阁,甚至在史料中寻不到踪迹。南宋亦然,即便有辛弃疾等提出富有远见的战略方案,也无法进入战略决策。(www.xing528.com)

再次,武学、武举制度的设计也不利于兵学对军事实践发挥作用。宋代文人政治家们认识到将领对战争胜负和国运兴衰的重要作用,在“以文制武”体制之下,他们一方面支持“抑武”,严密防范武将,另一方面又希望重塑将领群体,培养、选任既忠于君主又文武兼备的将才。武学、武举制度承载了文人官僚们培养韬略型将领的理想。从宋仁宗朝开始,武学、武举虽然屡有波折,但终于成为定制,推动了宋代兵学的发展。然而,从培养将才的角度看,武学和武举制度并不成功。武学的规模不大,生员以百人为额,最多也只有二百人左右。武学生入仕的主要途径是武举,入仕门径狭窄,造成很多沉滞多年的老武生。武举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录取名额仅三十人左右,与文科举的取士规模完全无法等量齐观。更重要的是,武举难以选拔出优秀人才,也不能人尽其用:武举考试“以策略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重文章而轻武艺,往往成为落第文人的假途;武举授官过低,且多为监当、管库,或镇寨都监、监押、巡检等基层武职,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带兵打仗;南宋孝宗时虽然提升了武举授官等第,但从军的武举人“往往自高,不亲军旅”[17],难以在军中久留。总之,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武学、武举并未能成功培养出智勇双全的将才,兵学理论与军事实践未能有效联结,这是宋代兵学很大的缺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