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共管:实现环境公共与经济私益的合作展望

社区共管:实现环境公共与经济私益的合作展望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厦门小鱼网等网站成为发表有关PX项目言论的公共领域。体制内的“集体散步”抗议,反馈到厦门市政府,构成了政府环境决策管理的事后参与。这种参与形成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协调,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停建PX项目并迁址漳州。因此,我们应信心百倍地展望合作管理的实效,相信社区共管能够兼顾环境公共利益与经济私益。

社区共管:实现环境公共与经济私益的合作展望

环境管理实践中,合作不是万能良药,并非对所有行政机关都是可行的选择,[137]但就自然保护区“妥善处理”的立法目的来说,社区共管是最适当的选择。然而,理论上的选择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的质疑:社区共管的实效如何,能否实现立法目的?这种质疑不无道理,因为公众参与的效果可能是矛盾的,其既可以削弱机构的效能也可以有助于机构的效能。[138]

一方面,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公民因利益作为利害关系人参与环境决策与管理,可能会因为追逐各自特殊的私利益,而导致更广泛的公共利益缺失。[139]通过分析环境信访事项的具体内容,也证实了上述经济人假设,即公众参与的目的并不在社会公益,而是自身利益。[140]村民针对环境污染而提出的诉求,经济赔偿是主要目的,要求停止污染行为的主张往往作为提高赔偿数额的手段。这也符合集体行动的逻辑,相对于污染赔偿,停止污染行为的主张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而受益却具有非排他性。于是,群众维权陷入“维了再污,污了再维”的恶性循环。[141]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理论证明公众参与中存在社会理性决策行为。通过对社会场域公共参与的特点分析,发现“就总体而言,人们在社会场域的参与是肯定性参与高于否定性参与。”“就总趋势而言,是社会理性选择高于个体理性选择。”[142]奥斯特罗姆关于自主治理的研究,已然证明社会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能够达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共秩序。存在实质性的证据,人类因继承而得到能力,学习如何运用互惠和社会规则,以便克服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悖论。[143]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去解释公共参与,也说明在公共领域中,公共参与行为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协调和互动,而不是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144]在多元利益博弈环境保护领域,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也许过于理想化,但对环境管理实践并非没有指导意义。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厦门小鱼网等网站成为发表有关PX项目言论的公共领域。在该公共领域中,意见通过互动交流,形成了反对PX项目的共识,并呼吁进行“集体散步”的行动。体制内的“集体散步”抗议,反馈到厦门市政府,构成了政府环境决策管理的事后参与。这种参与形成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协调,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停建PX项目并迁址漳州。[145]当然,利益的交流互动并不意味着私益的牺牲,应该是环境公共利益在协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私益。利益是公众参与的内在驱动力和现实基础。这种利益既包括以财产权及其延伸权利为内容的经济利益或环境私益,也包括环境公共利益。为了更好地促进公众参与中环境公共利益的实现,有必要对传统经济人进行反思并提出生态人假设,即以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及生态理性为内涵,追求环境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最佳化、最大化的理性人。尽管该假设在实践中可能遭到质疑,但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一种理论观念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一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正确性,它就会顽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无论遇到的障碍有多大,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146]2003年中国人大学进行的社会调查发现,被访者还是比较倾向于牺牲自己的部分经济利益以支持环境保护的,并且,相当多的人有着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147]在雾霾横行的今天,公众参与环保的意愿只会有增无减。

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当地社区村民基于日益增长的环境意识以及传统环境习惯、地方政府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基于扶贫任务与社会利益冲突的信访压力,在充分沟通协商后,均有通过社区共管达成合意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信心百倍地展望合作管理的实效,相信社区共管能够兼顾环境公共利益与经济私益。

【注释】

[1]莫于川.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J].法学论坛,2010(6):19.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8-08-0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

[4]德国学者Rupp早在1970年就曾指出:环境保护议题的兴起,可能使隐藏在基本权利中鲜为人知的“社会义务”显露出来。Vgl. H. H. Rupp,Die verfassungsrechtliche Seite des Umweltschutzes,JZ 1971,401 ff.

[5]简资修.寇斯的《厂商、市场与法律》:一个法律人的观点[J].台大法学论丛,1996,26(2):238.

[6]D.Murswiek,Die staatliche Verantwortung fr die Risiken der Technik,1985,S. 88 ff.;H. G. Henneke,Landwirtschaft und Naturschutz,1986,S.110 ff.

[7]李建良.基本权利理论体系之构成及其思考层次[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1997,9(1):66.

[8]M.Kloepfer,Uweltrecht,2.Aufl.,1998,S.51;ders.,Zur Rechtsumbildung durch Umweltschutz,1990,S. 47;ders./H.-P. Vierhaus,Freiheit und Umweltschutz,in:ders. (Hrsg.),Anthropozentrik,Freiheit und Umweltschutz in rechtlicher Sicht,1995,S.41 f。转引自《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2018-7-10.

[9]德国学者Sendler 曾指出,一般性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只会呈现一种“简单、令人印象深刻、骇人且概括的恐怖景象”,对于具体事件冲突状态的了解与解决并无帮助(NVwZ 1990,231/236)。转引自《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2018-7-10.

[10]樊成.公众共用物的政府责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29.

[11]肖巍,杨寄荣.从新发展议程看马克思主义前瞻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2.

[12]邓行.试论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主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4):39.

[13]彭昆.我国西部发展权的证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21):32.

[14][5]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2004:51.

[15]土著民的环境权[OL].北京法院网,2016-11-8.

[16]土著民的环境权[OL].北京法院网,2016-11-8.

[17]土著民的环境权[OL].北京法院网,2016-11-8.

[18]高德义.争辩中的民族权:国际组织、国际法与原住民人权[J].原住民人权与民族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1998:10-14.

[19]李嫚嫚.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刑讯逼供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学院,2011:7.

[20]李嫚嫚.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刑讯逼供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学院,2011:7.

[21]魏功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探究——以无线电频谱资源为例[J].智富时代,2015(3):161-162;魏功庆.无线电频谱资源国家所有权研究[J].法制博览,2015(6):25.

[22]邱秋.中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0.

[23]刘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省思与权能重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6.

[24]邱秋.中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3.

[25]刘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省思与权能重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7

[26]张建文.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面向公共所有权的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98.

[27]胡伟.试析自然资源财产性权益的归属与行使[J].生态经济,2018(8):217.

[28]刘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省思与权能重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6.

[29]李建良.基本权利理论体系之构成及其思考层次[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1997,9(1):44.

[30]胡伟.试析自然资源财产性权益的归属与行使[J].生态经济,2018(8):219.

[31]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401.

[32]温世扬.物权法要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61.

[33]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5.

[34]盂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221.

[35]金海统.资源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87.

[36]房绍坤.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37]邱秋.中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08.

[38]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146-153.

[39]黄锦堂.台湾地区环境法之研究[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87.

[40]Chien-Liang Lee,Eigentumsgarantie und Bestandsschutz im Immissions-schutzrecht,1994,S.187 ff.

[41]胡伟.试析自然资源财产性权益的归属与行使[J].生态经济,2018(8):219.

[42]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

[43]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

[44]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M].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4.

[45]吕忠梅,刘超.多种博弈与诉求下的剑走偏锋——关于环评风暴的法社会学分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7):52-68.

[46]杜健勋.从权利到利益:一个环境法基本概念的法律框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3-45.

[47]张志辽.环境利益公平分享的基本理论[J].社会科学家,2010(5):74.

[48]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49]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8.

[50]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4.

[5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52]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

[53]吕忠梅,刘超.多种博弈与诉求下的剑走偏锋——关于环评风暴的法社会学分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7):52-68.

[54]罗伯特·A.卡根.规制者与规制过程[J]//奥斯汀·萨拉特.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M].高鸿钧,刘毅,范方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2.

[55]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6-27.

[56]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1.

[57]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2.

[58]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9.

[59]程波.程序正义社会心理学及在纠纷解决中的运用[J].北方法学,2016(1):18.

[60]罗伯特·A.卡根.规制者与规制过程//刘毅,译,奥斯汀·萨拉特.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83.

[61]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4.

[62]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5.

[63]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99.

[64]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

[65]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3-14.

[66]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0.

[67]余凌云.现代行政法上的指南、手册和裁量基准[J].中国法学,2012(4):135.

[68]肯尼斯·卡尔普·戴维斯.裁量正义[M].毕洪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9.

[69]谢立斌.公众参与的宪法基础[J].法学论坛,2011(4):106.

[70]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3.

[71]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5.

[72]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5.(www.xing528.com)

[73]杜健勋.从权利到利益:一个环境法基本概念的法律框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39-46.

[74]谷德近.区域环境利益平衡[J].法商研究,2005(4):129.

[75]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M].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23.

[7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

[77]文同爱.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析[J].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会议论文集,2011:385.

[78]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4.

[79]翟小波.软法概念与公共治理[J]//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2,136.

[80]罗豪才,毕洪海.通过软法的治理[J]//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4.

[81]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M].强世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

[82]田红星.环境习惯与民间环境法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6(3):86.

[83]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政治冲突[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9.

[84]苏力.法制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72.

[85]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84,185.

[86]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86.

[87]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1,186.

[88]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M].强世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34-135.

[89]盛华仁.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跟踪检查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实施情况的报告[R].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2006(7):626-628.

[90]鲁曼.生态沟通:现代社会能应付生态危害吗?[M].汤志杰,鲁贵显,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119.

[91]鲁曼.生态沟通:现代社会能应付生态危害吗?[M].汤志杰,鲁贵显,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120.

[92]卢曼.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J]//韩旭,译,北大法律评论,1999,2(2):465-466.

[93]贡塔·托依布纳.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文集[M].泮伟江,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01-302.

[94]鲁曼.生态沟通:现代社会能应付生态危害吗?[M].汤志杰,鲁贵显,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120.

[95]鲁曼.生态沟通:现代社会能应付生态危害吗?[M].汤志杰,鲁贵显,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120-121.

[96]鲁曼.生态沟通:现代社会能应付生态危害吗?[M].汤志杰,鲁贵显,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121.

[97]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54.

[98]贡塔·托依布纳.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文集[M].泮伟江,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80.

[99]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台北:三联书店,2003:548.

[100]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2.

[101]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台北:三联书店,2003:537.

[10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台北:三联书店,2003:541.

[103]贡塔·托依布纳.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文集[M].泮伟江,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00.

[104]贡塔·托依布纳.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文集[M].泮伟江,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06.

[105]贡塔·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张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4.

[106]图依布纳.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矫波,译,北大法律评论,1999(2):617.

[107]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台北:三联书店,2003:515,543-545.

[108]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台北:三联书店,2003:545.

[109]贡塔·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张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4.

[110]怪物、革命先锋、造血等词汇,源引自吕忠梅,刘超.多种博弈与诉求下的剑走偏锋——关于“环评风暴”的法社会学分析[J]//吕忠梅.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7):2.

[111]黎莲卿.亚太地区第二代环境法展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6.

[112]贡塔·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张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5.

[113]贡塔·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张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5.

[114]卢建军.警察权软实力的建构[J].法律科学,2011(5):53;葛修路,李爱国.论行政管理与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服务[J].济宁学院学报,2010,31(2):45-49.

[115]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99.

[116]葛修路,李爱国.论行政管理与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服务[J].济宁学院学报,2010,31(2):45-49.

[117]崔卓兰,赵静波.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关系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66-74.

[118]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6,69.

[119][7]黄学贤,陈峰.试论实现给付行政任务的公私协力行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Z1):52-63.

[120]詹镇荣.民营化后国家影响与管制义务之理论与实践[J].东吴大学法律学报,2003,15(1):28.

[121]理查德·B.斯图尔特.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M].苏苗罕,译,毕小青,校,《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夏季号.

[122]李喜英.制度祛魅与德性复兴——关于公民培育理论的一个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0.

[123]威尔·吉姆利卡,威尼·诺曼.公民的回归[M]//毛兴贵,译,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47-248.

[124]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92.

[125]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

[126]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89.

[127]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20;吕忠梅,等.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8.

[128]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77.

[129]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79-80.

[130]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20-421.

[13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34.

[132]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00.

[133]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92.

[134]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18.

[135]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M].毕洪海,陈标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6-127.

[136]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5-116.

[137]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M].毕洪海,陈标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2.

[138]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3.

[139]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

[140]吴向阳.北京城市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J].国家图书馆皮书数据库,2015-10-4.

[141]环境污染案原告诉求多被驳 宁夏高院:维权面临三大障碍[N].法制日报,2011-12-1.

[142]戴烽.公共参与——场域视野下的观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1.

[14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台北:三联书店,2000:4.

[144]戴烽.公共参与——场域视野下的观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

[145]周海晏.新社会运动视域下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76-100.

[146]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J].外国文学评论,2000(1):32.

[147]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