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标的变化
高中生物课程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各国中学生物课程目标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有相同的发展过程和趋势。20世纪50年代,我国全面向前苏联学习,提倡加强“双基”,主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另外,由于中国和前苏联均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明确提出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60年代,因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培养能力的需要,曾突出地提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严重问题,促使人们认识到中学生物学教学还必须体现其社会价值,即帮助人们认识上述问题并知道如何利用科学知识防止环境恶化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由此,80年代以来,又提出生物教育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结合的教育,即要求把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既有科学知识又能够正确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社会成员。到90年代,由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化社会逐步到来,使人们逐渐思考教育应如何更好地为人的发展服务,于是提出素质教育问题。在学习化社会中,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应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更加主动,更加全面。进入2000年新世纪之交,面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为培养创新人才,我国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为贯彻这一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程目标中,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提得具体可行而又具有时代性。
(二)生物课程目标的剖析
1.知识目标的要求
关于课程的知识目标,在我国生物课程教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情况:建国初期曾“以知识为中心”强调严密的科学体系,扎实的“双基”。在“双基”的要求上,要求掌握的是书本上的基本技能。“文革”期间生物课程“以实用为中心”,强调为生产实践服务,因此用农业基础知识替代生物课,甚至以生产劳动替代生物课,使高中生物课遭到了“灭顶之灾”。“文革”以后,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突出了为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要求使学生获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需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明确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关于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学制的变化以及文、理分科的需要,1981年又制订了《全日制六年制、五年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基本上继承了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直到1986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加大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了对教学的要求,国家教委正式公布了《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理卫生教学大纲》。1990年对此大纲进行了修订。在这两本《大纲》中提高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由于高中教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各个学科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学生负担过重。为此,从1996年开始,各学科都适当降低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生物学科也不例外,1996年公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将“教学目的”中的知识要求改为“要使学生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虽然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生物课程的知识目标有不少改革,但基本上仍是“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历史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选择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三者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合理平衡,使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协调,真正做到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为了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2000年进一步修订了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并于2002年由教育部颁布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这份《教学大纲》比以往制订的大纲有许多进步,新大纲尽可能充分地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思想,努力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多了实验和实习,新设置了研究性课题和综合实践活动,扩大了选修课的空间,为逐步过渡到新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积极准备。但在新大纲中目标、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必须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2.能力目标的要求
我国生物课程提出培养能力的目标较晚,在1978年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上生物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和新趋势都突出地提出了对学生加强能力培养和提高科学素质问题。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我国从1981年开始,在《全日制六年制、五年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观察生物的初步能力。直到1986年,在《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才提出多元化的能力培养目标,除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到1996年,历经了10年,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并在《大纲》中首次提出具体“教学目标”。例如,在观察方面,除要求学会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等特征外,还要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在实验方面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思维训练方面,逐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自学方面,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总的要求是使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六种能力的提出无疑是生物学教育上的重大进步。为了加强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大幅度地增加实验类型和数量。如1978年高中生物课程只有1个实验,1985年增至2个实验,1992年增为5个实验,1996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安排了实验和实习25个,可分为五种实验类型:观察实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模拟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基本技术实验。高中生物课程实验和实习数量的增加,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在学习化的社会中,应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使每个学生具有进入学习化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培养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敬业精神。从全面贯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来看,我国在能力培养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没有完全具体地落实在课程上。对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开展自主学习缺乏明确的要求。
(2)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大纲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不足,缺乏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安排的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缺少探究内容,而且局限在课堂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www.xing528.com)
(3)在实验中科学方法的训练不够,影响科学素质的培养。
鉴于以上问题,2000年在修订高中大纲时,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求学好一些生物学实验技能,而且要求学会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由上可以看出,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和目标,在能力培养上更体现了国家利益,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反映了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并为制定新的《标准》奠定了基础。
3.思想教育目标的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各个学科把政治思想教育摆在重要地位。过去在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对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要求不具体,未能充分体现生物教育的特点。在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只提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要求;1986年和1990年颁布的两本《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进一步提出“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直到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除要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又进一步提出要“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教育家认为基础教育应进行人格教育、人本位的教育,由此提出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问题。教育目标的改革总趋势是“全人化”的教育趋势。为此,在2000年修订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时,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情感和态度教育的要求。例如,在“态度观念方面”,除了要求“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学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以外,在情感教育上要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另外,要求教育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态度教育上要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在2002年正式发布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又提出“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有创新意识……”新大纲贯彻了21世纪人类所追求的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理念,这既是新的伦理观、价值观,也是新的文明的追求、文化的追求。
根据21世纪高中教育改革的需要,面对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形势,在课程目标上还应树立全球意识,促进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批判能力;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对一些事物能独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的能力。所有这些新时代的要求为制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