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择业和择业观的概念
择业就是将要踏入职场的人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各种职业中选择一种来作为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过程。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者要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个人需要及社会发展等因素。
择业观是人们在择业过程中最根本的观点。择业观属于择业过程的心理层面,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社会的需要程度、地域、收入、职位、工作条件等都是择业者要考虑的因素。它是择业者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人们的社会行为直接受思想观念的支配、引导,择业者的择业行为主要受择业观支配。
2.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选择所从事的职业,以获取稳定的收入。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对于择业目的和意义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它与大学毕业生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是大学毕业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实际上是大学生群体在其择业过程中的思想意识的折射。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并成熟的。
大学生择业观有以下特点。
(1)时代性。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有不同的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观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www.xing528.com)
(2)主体性。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择业群体有鲜明的特征,如积极、富有生气、敢说、敢想、敢干,但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
(3)差异性。大学生择业观因大学生的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需求重点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学科专业来看,大学生学习有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经济、管理、艺术等众多领域。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本地与外地等差异,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升学与职业选择上。
3.择业观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择业观中的择业动机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目标选择。只有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自身的理想、特长,确立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个人的择业目标。
择业观是大学生知识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深入,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此时,他们明确了选择某一职业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形成了自己的择业动机,并从这种动机出发选择职业。同时在自我与职业目标之间架起了桥梁,找到了职业选择的基本途径,这标志着大学生择业观的全面性与深刻性。择业观的日渐成熟,对大学生的择业活动起指导作用。所以,要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择业目标,科学地认识各种职业,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在任何职业领域里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时代的严峻挑战和压力,大学生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在入学时就逐步确定今后的择业和就业方向,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择业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创业与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