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称赞,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对别人的赞美反倒会加剧对方的防备心理,会让对方感到不快呢?
Leon解疑:赞美要发自一个人的内心,要体现真诚,要实事求是,而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赞美的尺度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赞美的效果。因此,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赞美才是真正的赞美。
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赞美,赞美带给人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它能够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们产生沟通的愿望。渴望被赏识是人的天性。既然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那工作中就应当学习和掌握好赞美的技巧,这将有助于自己在职场的发展。
不过,想让自己的赞美产生效果,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一个气球吹得太小,会不好看;吹得太大,很可能会吹破。同理,我们对他人的赞美也要真诚且恰到好处。否则,不但起不到赞美的效果,还会加剧对方的防备心理,会引起对方的厌恶与反感。
陈辉是一名刚刚被调入公司核心部门中的普通员工,由于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一直都很努力地通过加班来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希望能得到领导的信任。这一切都被他的部门主管看在眼里。
一天,部门主管加完班准备离开单位时,发现陈辉还在那里认真地工作,便走到陈辉旁边准备打个招呼,表示一下上级对下级的关心。他对陈辉说:“小陈啊,我听说你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要注意休息啊!能进我们部门的都是公司精英中的精英,你也不例外,以你的技术水平,不用每天都这么辛苦,早点回家吧!”
陈辉听到这话,战战兢兢地关了电脑,和主管一起下班了。但是回到家里却一直琢磨着主管这几句话的意思,整个晚上都没有休息好。一周之后,他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不适合现在的岗位为由主动向领导提出要求调到普通部门。私下里,他对朋友宣称,在核心组工作压力太大了,领导说核心部门只留精英,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技术水平算不上是精英,与精英相比,还差很多。
试想,如果你的直接领导夸奖你“你是公司里能力最强的人,将来一定能够独当一面”,如果自己不是充满自信或者真的实力超强,听到这些话,心中不免产生怀疑:我真有他说的那么好吗?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假如领导单独找你谈话,谈话的内容为以下四种方式:
一直都在表扬你;
一直都在批评你;(www.xing528.com)
开始是批评而后转为夸奖;
开始是表扬而后转为批评。
在上述四种方式中,哪种谈话方式是你比较容易接受的呢?一定是第三种“先批评后夸奖”。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也是领导与下属谈话用得最多的方法。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逐个进行分析,如果领导从头到尾都在表扬你,你可能会怀疑他“别有用心”,甚至你会觉得“是不是领导不想让我在这干了”;如果领导从头到尾都在批评你,那是对你的否定,一定会严重打击你的自信心;开始表扬而后转为批评,领导先表扬一番下属,用“但是”作为转折,收敛赞美,这种方式更像是一种委婉的警告,所以你也不会觉得开心,由此看来,赞美的方式是很有讲究的。
赞美要发自一个人的内心,要体现真诚,要实事求是,而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假如在聚会上发现朋友唱歌唱得不错,你对他说:“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这样赞美的结果只能使双方都难堪,但若换个说法:“你的歌儿唱得真不错,挺有韵味的。”朋友一定会为你的夸奖感到高兴。
在职场中,主动与同事打招呼、适当地赞美同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将赞美的“度”把握好,过度的赞美会让人不知所措,也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另外,不适当的赞美、不合时宜的赞美、没来由的赞美都会让人心生疑虑,反而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说,赞美的话也是有学问的,赞美的尺度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赞美的效果。因此,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赞美才是真正的赞美。一定要切忌过度地恭维或空洞地吹捧,这样只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温馨提示
尽管人人都喜欢赞美,却没有人喜欢被过分夸大的赞美。如果赞美过度,不但不会给人良好的感觉,还会加剧对方的防备心理。因此,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赞美的“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