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选择《冰血暴》(Fargo)里的这个场景呢?因为此时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所饰演的警官正在拉迪森饭店和一个老朋友会面——这正是她的“黑暗拐点”。
对于“推理调查”型的故事,我想把它比作一场逐渐深入鹦鹉螺壳般的旅途。随着我们不断层层深入这类电影中的佼佼者,探寻它们成功的秘密,我们会感到恐惧、幽闭和黑暗。在最后的密室里,我们会发现隐藏在那里的不是邪恶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人的内心深处到底潜藏着什么样的疯狂?如果你打算写一个世人公认的“悬疑”故事,那么你就必须到黑暗中去寻找这个答案。虽然我们不确定自己到底在找的是什么东西,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最终的结果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而且,无论我们怀抱着多大程度的善意或正义感,也一定会被最终的发现所动摇。
标准的“推理调查”故事一般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一间昏暗的办公室里透过雾蒙蒙的玻璃打量着一个女人。玻璃上反打着他的名字——“EDAPS MAS”或是“EWOLRAM PILIHP”。但是等到她——叫劳伦也好菲伊也罢——走进来时,我们会有这样一种预感:不仅这位女士深陷困境,需要向侦探先生求助,侦探自己也会因为这桩从一开始就不该介入的案子吃尽苦头,最终必须替她解决才能完成自己的救赎。这就是我们脑海里对“推理调查”的想象,而实际上,这也正是这类故事的基础!无论主角是单枪匹马的私人侦探,还是猎杀机器人的赏金猎人,或者是一对追踪惊天秘闻的记者,结尾总是无一例外:
没有什么秘密,有的只是给予我们的启示。
“推理调查”的故事中有一类属于“黑色电影”(film noir),讲述的是一个侦探与他所处的黑暗世界。例如经典电影《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的《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的《唐人街》(Chinatown),以及后现代风格的高中生故事《追凶》(Brick)。之所以称它们“黑色”,在于影片的基调——在那样一个幽暗的世界,只有我们的主人公能够与那些邪恶和黑暗斡旋。我们还会看到“政治权谋”(political whydunit)的故事,讲述的是政府或者集团的惊天阴谋,例如《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刺杀肯尼迪》(JFK)和《大失踪》(Missing)。以及“异世奇谭”(fantasy whydunit)类故事,讲述发生在另一个世界里的“案件”,比如《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和《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除了以上分类之外,我们还有循规蹈矩(或者离经叛道)的“警察办案”(cop whydunit)类故事:一个侦破罪案的执法者最终发现自己和他人一样难逃罪责,这类影片有《黑色手铐》(Tightrope)、《本能》(Basic Instinct)和《冰血暴》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个人探秘”(personal whyunit)的故事类型,通常讲述一个“普通人”,或出于好奇心,或出于解救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而以身犯险,最终却发现自己身上也有着令人震惊的“秘密”,比如《神秘河》(Mystic River)、《后窗》(Rear Window)和《剃刀边缘》(Dressed to Kill)。
尽管这类故事题材各异,主角千奇百怪,案件也光怪陆离,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我们进行对比的话,会发现“屋里有怪物”类故事更关注如何阻止那个超自然的邪恶化身,而非尝试去理解其作恶的原因;而“金羊毛”类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追寻一个已知的目标,但在追寻过程中发生种种意外,最终是他的目标发生改变。“推理调查”类故事则完全不同,它只关注牌桌上的牌是如何被“翻开”的。编剧一路安排好了定时炸弹,逐个引爆,最终使谜底大白于我们眼前。
所有“推理调查”类故事都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一位“侦探”,登场时自以为已经看穿了一切,其实完全预料不到最后的结果;(2)一个“秘密”,整个事件存在的基础;(3)一个“黑暗拐点”,主角在这一刻为了追寻秘密而打破了原则——无论这原则是社会定下的还是他自己定下的——自此开始,他也成了罪恶的一部分。
这三个要素可以任意组合,而且几乎适用于任何“案件”。
“推理调查”故事里的这个“侦探”非常特别。这个主角是最接近叙事者的存在。他就是“我们”,他在代替我们发现线索,并探寻背后的意义。最后的真相也许不会对他有所影响,但我们很可能会因之改变。
《唐人街》里的杰克·吉蒂斯[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饰演],在影片结束时所抱持的观念,与他刚刚登场时根本没有区别。我们无从得知这起案件会对他有何影响,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在处理下一个案子时会有什么改变。唯一的变化是,如果你在他临死前问他,是哪个案子让他变成了一个更加玩世不恭的人,我们预感到他的答案应该就是这桩莫瑞一家和水务局的案子。同样地,“政治权谋”类故事里的侦探们也不会经历“改变”,比如《总统班底》里的两名记者、《刺杀肯尼迪》里的检察官——做出改变的其实是目睹这一切的我们。
秘密,以及探知秘密的渴望,构成了故事的悬念。影片中的谜团通常都是那些乍一看很不起眼或毫不相干的事情。“推理调查”类故事会包含五个“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以及何故,而且每一个“何”都对主角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总统班底》里,罗伯特·雷德福和达斯汀·霍夫曼扮演了两个一心只想写出好故事的记者。杰克·瓦尔登(Jack Warden)对扮演上司的杰森·罗巴兹(Jason Robards)说:“他们很饥渴!你还记得你饥渴时是什么样的感受吗?”很快,在这种饥渴的驱使下,两人从看似无伤大雅的盗窃案开始,一路查到了总统的办公室。
无论是《神秘河》里残忍的凶案,还是《银翼杀手》中的幻想世界,或是《大失踪》里的政治阴谋,打开最后那间密室的冲动总是无比地强烈。这不只是因为解开谜题的快感,还因为我们无法说服自己停止追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秘密”的诱惑力都在不断加强,吸引我们继续深入。
当我们的主角越陷越深,最终要靠打破自己或是他所在组织的准则才能接近真相,这个时候他就不可避免地迎来了“黑暗拐点”。主角会在某一刻意识到,自己要么是自作自受,要么就是曾经犯下过类似的罪行。比如《本能》里的迈克尔·道格拉斯,就是在追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的过程中,一步步沦为她的下一个受害者。然而谜底的诱惑实在太大,他不顾性命也要一查到底。
在某些时刻,主角们也会自愿成为黑暗的一部分,就好比杰克在《唐人街》里所说的:“当然,他必须和我们一样蹚这潭浑水。”这话在我们身上也同样适用。
到了故事结尾,线索最终会指向开头,指向那些调查案件的人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侦探故事的开头会讲述一个看似已经结案的案件——哪怕了结得十分草率,比如《漫长的告别》——而在新角色加入之后,旧案子会变成一个新案子,将主角重新拉回到最初的起点,而这一次我们知道他将面对真正的麻烦。这一特色我们可以称为“案中案”(case within a case),而这一设计通常会揭示影片的主题。通过返回起点,揭示出这起案件对侦探本人的意义,而我们也了解了贯穿全篇的事件真相。
如果你想要走进“推理调查”的黑暗世界,最好是从案件和案犯入手。虽然你在一路抽丝剥茧“翻牌”(turning over cards)的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样子,但实际上你必须早就对来龙去脉了然于心。你要站在犯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是出于什么动机才会犯下这桩罪行,以及打算如何误导别人,从而掩盖自己的作案痕迹。作为编剧,你的任务是把掩人耳目的过程设计得天衣无缝,然后抽丝剥茧一般层层剥开——而且要快,别让坏人溜之大吉!这两部分要是做得巧妙,那么你的黑暗故事就一定会有一个既令人惊惧又发人深省的结局。
如果你构思出了一个悬念,而且极其渴望知道那间最后的密室里藏着什么东西,那么以下是一些提供给你的线索:
1.“侦探”本身不会发生变化,改变的是我们。不过,这个侦探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的类型,职业的、业余的、假想的……不一而足。
2.“秘密”的吸引力非常强大,超过了金钱、性、权力和名声这类世俗诱惑。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探究竟!“推理调查”故事中的主角也是如此。
3.最后就是“黑暗拐点”。在追查秘密的过程中,侦探会打破准则,甚至包括自己多年来赖以保证自身安全的准则,因为秘密的诱惑力实在难以抵挡。
你构思好这一切了吗?还是说我必须再给你来点压力?那么,好好看看我给你准备的这几个故事吧。相信我,这些故事全是最顶尖的。
编剧:威廉姆·高德曼(William Goldman)
原著: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
“我觉得我不像你们一样,喜欢扼住别人的喉咙。”
这是影片中一位《华盛顿邮报》的女记者对罗伯特·雷德福和达斯汀·霍夫曼所说的一句话,它也代表了这两个记者已经走过了自己的“黑暗拐点”。在影片一开始,罗伯特只是被派去水门大厦调查一起“三流盗窃案”,而现在,调查行动已经成了他的“强迫症”。两人也在调查过程中暂时失去过方向,而他们所经历的困惑恰恰是这部“政治权谋”类电影成为经典的原因。导演艾伦·帕库拉(Alan Pakula)深谙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悬疑故事,尤其是和权力有关的,本质在于和黑暗面若即若离的游戏。虽然大家都知道最后一扇门背后藏着尼克松的面孔,我们还是要问问自己,我们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去打开这扇门。
如果我们并不比自己的敌人更加正直,那我们又算什么?
本片编剧威廉姆·高德曼在他所著的好莱坞秘籍《银幕春秋》(Adventures in the Screen Trade)中提到,这部剧本几乎把他逼疯了,因为帕库拉总是念叨着:“不要给我漏掉任何细节。”(意思是:“我们要把真实事件中每一个戏剧性故事都榨出来!”)——后来这句话也成了我在工作时的座右铭。最终的结果证明,我们这些编剧并不总是能够判断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故事。也许这并不是传奇人物高德曼先生最喜欢的剧本,但绝对是我的最爱之一。
子类型:政治权谋
同类影片:《焦点新闻》(Z)、《视差》、《大失踪》、《中国综合症》(The China Syndrome)、《刺杀肯尼迪》、《惊曝内幕》(The Insider)、《沉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不朽的园丁》(The Constant Gardener)、《翻译风波》(The Interpreter)
·节拍表·
开场画面:打字机如枪声般震耳欲聋地敲出“1972年6月17日”。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直升机意气风发地降落下来——这显示他正身处权力的顶峰。
阐明主题:水门饭店抓住了几个窃贼。为了报道此事,《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罗伯特·雷德福饰演)来到法庭。当鲍勃问窃贼的律师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律师回答:“我并不在这儿。”这部电影所要讲的主题,正是藏于幕后的操控者所设计的阴谋。
布局铺垫:鲍勃开始追查这个案件的同时,另一个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达斯汀·霍夫曼饰演)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非常想要参与。鲍勃发现,被捕的几人中有一个曾经为中情局工作过。这起案件仅仅是简单的入室盗窃吗?鲍勃被指派报道这一事件,卡尔则在一旁嗅探各种消息,想尽办法要加入进来。两个记者的工作风格截然不同。鲍勃得知其中一个窃贼的通信录里有白宫的电话号码,进而发现了总统的一个手下——霍华德·亨特,同样也是中情局的人。
触发事件:第23分钟,两人被告知,他们将一起负责这个新闻。两名记者鼓起了十足的干劲,一同撰写这篇两人首次共同署名的报道。
展开讨论:两人能不能胜任这项任务呢?随着气氛越来越紧张,我们的脑海中会不断地冒出这个问题。
进入第二幕:第33分钟,他们完成了报道的初版,主编本·布拉德利(杰森·罗巴兹饰演)却毙掉了稿子。他不满地说:“这篇文章最多只能塞在其他版面里。”现在两人必须做出抉择:放弃,还是付出加倍的努力?他们最终决定继续工作,把报道写好。
副线故事:此处有两个并行的副线故事,有两个引路人在引导鲍勃和卡尔深入这桩诡秘的事件。一个就是布拉德利,他很照顾新人记者,会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继续前进。另一个是“深喉”。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神秘人[他的身份直到2005年才被公开,名为马克·菲特(Mark Felt)],他为鲍勃提供了很多内幕消息。之后我们在地下停车场里见到了他[哈尔·霍尔布鲁克(Hal Holbrook)饰演],这也是整部电影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戏。
玩闹和游戏:深喉告诉他们“跟着钱走”(这句著名的对白是编剧高德曼自己杜撰的),两人由此找到了新的调查方向。卡尔飞到佛罗里达,骗过秘书,见到了一个当地的官员。根据卡尔发掘到的信息,鲍勃查到了总统连任委员会的中西部财团主席——一个窃贼的银行账户里出现了那名官员所签署的支票。这就兑现了“对前提的承诺”。所有精彩的侦探故事,只要案件出现了眉目,线索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这种感觉就很是令人兴奋。由此开始,这个故事,还有这个案子,都有了方向。
中点:“伍德斯坦”双人组合力撰写的一系列报道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关于“水门”的报道让两个记者名声大噪,甚至让尼克松的财团被迫接受审计。但是在第56分钟,布拉德利告诉两人,他想要发掘出更多内幕。同时,布拉德利也知道了“深喉”的存在,并对他的消息不屑一顾。这里是主线和副线故事的交会。第70分钟,两位记者把尼克松选举团队里的所有雇员都查了一遍,却一无所获。这是“虚假的失败”,看似所有的线索都断了。鲍勃说:“我们得重头再来一遍。”他们又拿出了名单,从第一个名字开始查起。
反派逼近:两人千方百计地挖掘信息。他们开始和证人玩起了心理游戏,骗取他们做出公开声明,利用证人自己的谎言来套出准确的证词和消息来源。“秘密”的强大引力诱惑着两人一查到底,完全不再顾及程序正义。与此同时,“反派们”也在施加压力。其中一篇报道涉及了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后者便威胁了卡尔和《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格拉汉姆。尽管有了很多进展,但鲍勃第二次与“深喉”会面时却被告知:“你完全错过了重点。”鲍勃感到非常沮丧,而更可怕的是,他感觉自己被人跟踪了。卡尔这边,他找到了自己的“深喉”——律师唐纳德·赛格雷迪[罗伯特·沃尔登(Robert Walden)饰演]。他向卡尔承认,自己曾经干过的肮脏伎俩不仅会让他丢掉律师执照,甚至还可能进监狱。他的话暗示了两人调查失败后可能面临的惩罚。
失去一切:由于影片的中点是“抑”,所以到了这里就是“扬”,或者说是“虚假的胜利”。鲍勃和卡尔把水门饭店的盗窃案与总统办公室联系在一起之后,布拉德利终于同意发表他们的报道。然而,两人其实被人骗了。白宫立刻对报道进行了否认,尼克松的团队要求他们撤回这篇报道。两名新人记者面临着被解雇的风险,甚至更糟——他们的老板可能会被起诉,名誉扫地。看起来他们搞砸了整件事。
灵魂黑夜:卡尔问:“我们到底哪里搞错了?”
进入第三幕:布拉德利决定“继续跟进报道”,他选择和自己的下属站在一起。因此,鲍勃再次约“深喉”会面,想要搞清楚自己哪里失手了。
结局:在车库里,鲍勃对着“深喉”大发雷霆:“我受够了你们的狗屎把戏,我要你把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我。”最终,“深喉”将整件事和盘托出,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尼克松总统。接着鲍勃冲到了卡尔的公寓,两人因为担心被窃听,便使用打字机交谈。鲍勃写道:“我们有性命危险。”随后,两人赶到布拉德利的住处通报消息,主编先生体贴地说:“回家去,休息15分钟。”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调查的正轨上。两人开始奋笔疾书。
终场画面:电传打字机上吐出一行行头条标题,讲述了之后几年里发生的种种后续,而这些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下台。新闻媒体获得了胜利。
编剧:汉普顿·范彻(Hampton Fancher)、大卫·皮普尔斯(David Peoples)
原著:菲利普·K.迪克《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导演剪辑版比电影原版更好的情况你见过几回?没错,几乎没有。虽然雷德利·斯科特这部“异世奇谭”类作品的所有版本我都很欣赏,但是拿掉画外音,并且让结尾显得更加开放——正如他本人在最终版里的选择一样,才是我的最爱。然而,不管我们看的是哪个版本,这部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的电影的核心都在于“看见”(seeing)。我所说的不只是里程碑式的视觉感受、想象力和美术,还有贯穿全片的意象——眼睛、眼球、眼珠被摁进脑袋里死掉的人,这些都构成了影片的有力主题。
按我们的分析原则来说,这部科幻侦探电影在剧情上与其他同类作品相差无几。哈里森饰演一名“银翼杀手”,也就是负责追踪和消灭“复制人”的赏金猎人。这些复制人看起来与人类毫无二致,只能通过特定的测试加以甄别。不难想到,一部出色的“推理调查”类电影自然少不了“黑暗拐点”的存在,而在这部电影中,主角所面对的“黑暗拐点”关系到一个女人……姑且称之为“女人”吧!当哈里森爱上了肖恩·杨(Sean Young)并发现她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时,他开始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和爱情。作为反派的复制人领袖鲁特格尔·哈尔(Rutger Hauer)则教会了哈里森活着的意义。
子类型:异世奇谭
同类影片:《全面回忆》(Total Recall)、《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美女闯通关》(Cool World)、《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第六感》、《歌唱神探》(The Singing Detective)、《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Sky Captain and the World of Tomorrow)、《我,机器人》(I, Robot)
·节拍表·
开场画面:2019年的洛杉矶,一个雾气腾腾的大粪坑,道德沦丧,善恶莫辨。掠过的飞行车表明我们是在未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新意?
阐明主题:在泰勒集团,里昂·科尔瓦斯基[布里翁·詹姆斯(Brion James)饰演]正在接受一个奇怪的眼睛测试,同时还要回答问题。什么叫活着?这就是我们的主题。你能通过眼睛来判断谁是人类谁是复制人吗?第7分钟,里昂杀死了测试员。
布局铺垫:来认识一下瑞克·戴克(哈里森·福特饰演),为数不多仍生活在地球上的倒霉蛋之一。尽管广告牌向人们许诺着“外星殖民地让你重获新生”,可是出于某些原因他还留在这里。戴克不算是真正地活着,或者说他现在处于“静止=死亡”的状态,正等待新的任务。接着,神秘的折纸爱好者加夫[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Edward James Olmos)饰演]现身,将任务交给了他。
触发事件:第12分钟,戴克接下任务。警察布莱恩[M. 埃梅特·沃尔什(M. Emmet Walsh)饰演]告诉他:“有四个复制人逃跑了,你要追捕他们,当场处决。”但是戴克却犹豫了。
展开讨论:戴克重新看了一遍里昂的审讯录像,惊叹于他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最大的悬念在于,为什么复制人要从外星殖民地冒死回到地球,他们希望从泰勒集团那里得到什么呢?除里昂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其他几个复制人,包括首脑罗伊(鲁特格尔·哈尔饰演)和普丽丝[达丽尔·汉纳(Daryl Hannah)饰演]。复制人的寿命只有四年,他们的时限就快到了。
进入第二幕:戴克受命来到泰勒集团,一间带有香港风情装饰风格的办公室。
副线故事:戴克遇到了瑞秋(肖恩·杨饰演)。她是戴克的“爱”,也是电影主题的核心。我们还看到了艾尔登·泰勒,他让戴克给瑞秋做测试——和里昂一样的测试,随后我们发现原来瑞秋也是个复制人。第22分钟,戴克说出了关键:“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泰勒告诉戴克,公司的口号是:超越人类。其实瑞秋的记忆都是伪造的。
玩闹和游戏:为了调查案件,戴克来到了他的第一站:里昂的公寓。他开始在公寓中寻找线索,这也是影片“对前提的承诺”。他发现了一件似乎是鱼鳞的东西。与此同时,罗伊和里昂来到了一间冷冻实验室,寻找眼球工匠汉尼拔·周[吴汉章(James Hong)饰演]。罗伊从汉尼拔那里拿到了设计师塞巴斯蒂安[威廉·桑德森(William Sanderson)饰演]的住址,于是派普丽丝去找他。我们还看到瑞秋与戴克开始有了更深入的接触。戴克回到家里,发现瑞秋在等他(就像真实生活里会发生的事一样)。她说:“你觉得我是个复制人。”稍后,戴克通过仔细分析一张照片(同时也是对“看见”这一主题的挖掘)发现了更多的线索。顺藤摸瓜,戴克来到一个市场,找到一个专家,她有一台类似显微镜的仪器(影片里有太多太多的眼睛和镜头)。在专家的帮助下,戴克得知,那片“鱼鳞”实际上是一种人造蛇的鳞片。
中点:戴克来到一家时髦酒吧。在一个出色的侦探故事里,我们的主角在调查过程中会接触到整个社会的三教九流,包括底层、上层和夹在中间的人们。戴克假扮成艺人协会的工作人员[与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在《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里从书店套取信息时的身份一样],来到了后台。佐拉[乔安娜·卡西迪(Joanna Cassidy)饰演]正在用一条人造蛇表演(这解释了蛇鳞的来历)。她见势就逃,戴克追上去杀掉了她。之后戴克得知,还有一个复制人需要他进行“强制退役”:瑞秋。主线和副线故事交会,“危机加剧”。
反派逼近:坏人们步步进逼。里昂在街上抓住了戴克,一顿痛打之后,他对这位银翼杀手说:“醒醒,死期到了。”这时瑞秋出现,杀掉里昂,救下了戴克。被一个复制人救下性命,他怎么可能不走进“黑暗拐点”呢?在家里,瑞秋看着戴克吐出鲜血的样子,被迷住了。她问戴克:“如果我往北走,就此消失,你会来追杀我吗?”与她独处一室的戴克开始思考和复制人相爱的可能(毕竟这里是洛杉矶)。第72分钟,两人接吻了。与此同时,在设计师塞巴斯蒂安的家中,普丽丝正在给自己画上战妆,并且练习侧手翻的动作。我们还可以听到时钟的鸣响(“倒计时”的警报)。讽刺的是,塞巴斯蒂安患有一种基因疾病,让他比正常的人类衰老得更快。
失去一切:罗伊见到了泰勒,可是泰勒拒绝为复制人延长寿命。罗伊把泰勒的眼珠摁进脑袋,杀死了他。塞巴斯蒂安也死了。现在,复制人知道自己将迎来死亡的命运。
进入第三幕:戴克离开瑞秋,前往塞巴斯蒂安的住处去消灭复制人。普丽丝的后空翻杀人术非常了得,但是戴克还是略胜一筹。
结局:戴克与罗伊的最终对决十分残酷,也极其动人。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俩是同类,因为他们都爱上了一个复制人。最终,罗伊还是选择救下了身为人类的戴克,而在他的遗言中再次显现出“眼睛”的意象:“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所有这些时刻,终将随时间消逝,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这段台词是鲁特格尔·哈尔自己即兴创作的!)罗伊死去时,放飞了一只白鸽。戴克也终于看到了最后一扇门背后的秘密:他自己也会死去。
终场画面:戴克回到家里,发现瑞秋并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他带着瑞秋走出去,准备“去往北方”。我们看到加夫留下的一只独角兽折纸,暗示他放过了戴克,决定让他和瑞秋“活”得更久一点。
编剧:伊桑·科恩、乔尔·科恩(Ethan & Joel Cohen)(www.xing528.com)
在科恩兄弟打造的这部优秀的“推理调查”类影片中,藏在最后一间密室里的东西令人不寒而栗。当身怀六甲的玛格警官(弗兰西丝·麦克多蒙德饰演)转动把手,打开最后那扇门时,她目睹的是最可怕的恶意:一个毫无良知的男人正把一个死人的手脚塞进一台碎木机里,而他脸上的表情却好像是洗衣服时被人打搅了一样。在这趟旅程开始时,玛格正和她的丈夫诺姆躺在温暖的床上——他是个画鸭子的画家。在明尼苏达那个寒冷的下午,她终于发现了自己一直在求证的事实:就算她在睡梦中,坏人也仍在不眠不休地作恶。
有了伊桑·科恩和乔尔·科恩的精彩剧本,加上威廉姆·H. 梅西(William H. Macy)、史蒂夫·布西密以及麦克多蒙德(她靠本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演出,乔尔·科恩导演的这部《冰血暴》已然成为“警察办案”类型中的经典。观众一早就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只等循规蹈矩的主角一点一点地接近真相。尽管玛格行事老土,喜欢吃大杂烩,还在拉迪森饭店与情人密会,但她比我们更聪明,知道的东西远比外表看上去更多。她会自己走向她的“黑暗拐点”,并且完全清楚这一选择的诱惑有多大。
子类型:警察办案
同类影片:《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肮脏的哈里》(Dirty Harry)、《黑色手铐》、《威猛奇兵》(To Live and Die in L.A.)、《本能》、《疑云重重》(City by the Sea)、《洛城机密》(L.A. Confidential)、《失眠症》(Insomnia)、《熄灯追缉令》(Twisted)、《缉毒特警》(Narc)
·节拍表·
开场画面:风雪交加中,一辆拖车驶入了北达科他州的法戈市。这里将会上演令人悲戚的犯罪。
阐明主题:好脾气的汽车销售员杰瑞(威廉姆·H. 梅西饰演)给卡尔(史蒂夫·布西密饰演)和盖尔[彼得·斯特曼(Peter Stormare)饰演]这两个罪犯送来了一辆全新的棕色丰田车。他想要两人绑架自己的妻子,可是两个绑匪却搞不懂其中原因,谁会这么干呢?懂得珍惜你所拥有的,这就是本片的主题。
布局铺垫:杰瑞需要钱,他绑架自己的妻子是为了让富有的岳父支付赎金。他之前从公司弄了几辆车,作为抵押换来了32万美元的贷款,可我们并不知道这笔钱是如何亏空的。等他回到家里,妻子[克里斯汀·路德鲁(Kristin Rudrüd)饰演]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我们很快就会理解他为什么要策划这起绑架。妻子告诉杰瑞:“爸爸来了。”杰瑞的岳父韦德[哈威·普雷斯内尔(Harve Presnell)饰演]是个恶霸,在两人家里颐指气使,蛮不讲理。杰瑞就是典型的“小男人”,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我们希望他能硬气一些,但似乎为时已晚,杰瑞的锐气早已消磨殆尽。
触发事件:第13分钟,杰瑞接到了一个电话,得知韦德打算接受他提出的一个商业计划,而这个计划或许可以救他一命。这样一来,绑架也就没有必要了。
展开讨论:他能够阻止两名罪犯的行动吗?杰瑞在公司的车间里找到了介绍绑匪的中间人——修理工舍普[史蒂夫·里维斯(Steve Reevis)饰演]。他与舍普协商取消计划,然而实际上绑匪已经动手了。同时,韦德也在商业计划这件事上摆了杰瑞一道。
进入第二幕:两个绑匪闯进杰瑞的家想要绑走他妻子。杰瑞回家时发现妻子不见了,这才惊讶地意识到绑匪并没有中止他的计划。他排演了一下台词,然后打电话给岳父,惊慌失措地说他的女儿被人绑架了。绑匪在逃跑途中杀掉了一名警察以及两名目击者——真正的麻烦事来了。
副线故事:第32分钟,我们看到了玛格正和自己的丈夫诺姆[约翰·卡罗尔·林奇(John Carroll Lynch)饰演]躺在床上,此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她接到了任务,但她对案件情况了解得并不多,所以她会从我们已经看到的那些线索着手,展开调查。她说话的口气更像一个家庭主妇,而不是冷峻果敢的警察。她说:“这就来,好的。”而且她现在已经有孕在身。正是通过玛格这个角色,影片对主题进行了讨论:她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然而即便如此,她仍会受到“秘密”的诱惑。
玩闹和游戏:玛格开始办案了。她重新演绎了一遍犯案经过,展现出出色的探案素养。“从脚印来看他是个大块头。”她在犯罪现场得出结论。玛格还在死去的巡警身旁发现了不同的踪迹,意识到杀手不止一个人。她纠正同僚时的口气也非常亲切:“我不觉得我百分之百地同意你的看法,洛。”与此同时,杰瑞还在继续执行他的计划。虽说他现在还掌控着局势,但是这并不会长久,毕竟要出钱的可是韦德。绑匪藏在一间小屋里等待收取赎金,而盖尔已经近乎丧失理智了。晚上,玛格正在看电视,老朋友迈克[史蒂夫·帕克(Steve Park)饰演]打来了电话,说他想请玛格吃午饭。她犹豫着要不要答应——她的“黑暗拐点”正向她遥遥招手。
中点:卡尔打电话给杰瑞,告诉了他杀警的事情——“危机加剧”。卡尔说:“现在情况有变。”紧接着,“倒计时”开始了:杰瑞接到了金融公司的电话,要求他在24小时之内补齐贷款的证明文件。这部电影里有大量吃东西的镜头,包括角色自己和电视里的节目。玛格在吃自助餐的时候,收到去双子城进行调查的命令。她知道迈克就住在那里,于是她也开始“紧张”起来。
反派逼近:玛格来到了双子城,而另一方面韦德却不让杰瑞去交赎金。玛格前往杰瑞的公司,希望和舍普见个面。第60分钟,玛格第一次与杰瑞接触。然后,她便经历了自己的“黑暗拐点”——这是一条明尼苏达家庭主妇的不归路。她装扮一番,赴了迈克的约。迈克在午餐时痛哭起来,令玛格感到十分尴尬。这一场戏又回到了主题的讨论上:如果玛格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为什么她没有告诉丈夫自己的行踪?这天夜里,舍普找到卡尔,把他痛打了一顿。绑架计划开始失控,即将土崩瓦解。
失去一切:在交接赎金的时候,卡尔被韦德强硬的作风吓得惊慌失措,于是就开枪把他打死了,但自己也受了枪伤。杰瑞现在没了钱也没了老婆,“比电影开头时还要糟糕”。之后,卡尔打开了箱子,发现里面装着100万美元,那是杰瑞骗韦德要交出去的赎金数目。卡尔把钱箱埋在雪里,计划独吞这笔巨款。
灵魂黑夜:玛格了解到迈克患有精神疾病,接着她收拾东西离开了双子城。孤身一人的她只能坐在路边的快餐店里,靠吃东西来安慰自己。她决定最后一搏,解决这个案子。
进入第三幕:玛格回到汽车公司,再次对杰瑞进行询问。她看着杰瑞桌上摆着的妻子照片,女人满面春风的样子诠释着电影的主题:知足常乐。可是玛格能懂吗?然后她就看见杰瑞逃出了公司,这下她知道杰瑞肯定和绑架案脱不了干系了。与此同时,卡尔回到小屋,发现杰瑞的妻子已经遇害,是盖尔下的手。卡尔想要逃跑,却被杀红了眼的盖尔用斧子劈死了。
结局:玛格找到了那辆棕色汽车,目睹盖尔正在把卡尔的尸体碎块塞进碎木机里。她举枪射击,将盖尔抓捕归案。在回去的路上,她甚至还对盖尔进行说教,总结了电影的主题:“生活中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你不知道吗?可你现在坐在这里,而外面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唉……我真是搞不明白。”这同样也是对她自己的警示。
终场画面:警察在一家汽车旅馆里抓到了杰瑞。玛格与丈夫又躺回到床上。她与黑暗面的交锋最终让她回到了家庭和日常生活中,这才是她得到的最大奖赏。
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Brian Helgeland)
原著: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
本片改编自丹尼斯·勒翰的畅销小说。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用这部绝佳的“案中案”电影探讨了“过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这一主题。整部电影围着一桩尘封已久的事件展开:30年前,三个男孩当中的一个人被恋童癖掳走,自此三人的人生轨迹都被彻底改变。男孩们长大后,其中一人的女儿突然惨遭谋杀。久远的鬼魂被唤醒,迫使他们直面曾经的罪愆。
本片中的“侦探”实际上由多个角色组成,尽管片中有凯文·贝肯所饰演的警探,但真正解决案件的其实是那些“普通人”。也正因如此,这部电影成了“个人探秘”分类的典范。
西恩·潘(Sean Penn)扮演的是被害女孩的父亲。他必须重新翻开自己罪恶的过往,才能为她复仇。同样,当年被人掳走的男孩[由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饰演]现在已经长大。因为一起与谋杀案恰好同时发生的事件,迫使他必须战胜自己内心的恶魔,将自己的罪过袒露于众人面前。我们会在影片的结尾看到,人类的社群林林总总,但各有各的行事规则。为了找出真凶,西恩走过了“黑暗拐点”,但这座小镇面对“黑暗”的态度却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的改编赋予了影片沉郁的叙事风格,并且集中诠释了一个主题:即便是最无辜的人,也必须面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罪恶。
子类型:个人探秘
同类影片:《第三人》(The Third Man)、《后窗》、《迷魂记》(Vertigo)、《窃听大阴谋》(The Conversation)、《粉红色杀人夜》(Body Double)、《辣手美人心》(Final Analysis)、《血网边缘》(Jagged Edge)、《桃色追捕令》(Kiss the Girls)、《一级重罪》(High Crimes)、《后窗惊魂》(Disturbia)
·节拍表·
开场画面:1975年,马萨诸塞州。三个男孩在一片工人阶级的社区里玩球。他们找到一块未干的水泥地,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还没刻完,两个警察模样的男人便叫住了其中一个男孩,把他带上了车。
阐明主题:几天后,饱受囚禁和凌辱的男孩逃了出来。回到家后,附近的邻居议论纷纷,说他是“脏货”。过往的“污秽”是否会跟随我们一生?这是电影将要探讨的主题。
布局铺垫:时间来到现在,三个男孩都已经长大,然而每个人都被那件往事深刻地影响了。被掳走的男孩戴夫(蒂姆·罗宾斯饰演)现在已经是一个父亲,寡言少语的他总是担心儿子受到伤害。吉米(西恩·潘饰演)有了一个19岁的女儿凯蒂[埃米·罗森(Emmy Rossum)饰演]、新过门的妻子安娜贝丝[劳拉·林妮(Laura Linney)饰演],还有一段犯罪前科。他也是个保护欲过剩的父亲,不喜欢正在跟凯蒂交往的男孩布兰登[汤姆·盖里(Tom Guiry)饰演]。布兰登是“正义老雷”的儿子,吉米曾经和老雷一起犯过案子。此外还有第三个男人,也就是已经当上警察的西恩(凯文·贝肯饰演)。这天晚上,戴夫在酒吧里看到了喝醉的凯蒂。
触发事件:戴夫很晚才回到家里。浑身血迹的他含糊地告诉妻子塞莱斯特[马西娅·盖伊·哈登(Marcia Gay Harden)饰演]自己遇上了打劫的,然后他狠狠地还击,可能把对方杀死了。第二天,凯蒂的车被人发现,车里却不见人影——她失踪了。
展开讨论:发生了什么事?凯蒂是遇害了,还是离家出走了?布兰登和自己的哑巴弟弟一起来到了吉米的杂货店。我们发现吉米很讨厌这兄弟俩。碰巧的是,凯蒂的案子是西恩接下的,他因此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社区。吉米从教堂出来,看到警车鸣着警笛呼啸而过。
进入第二幕:第23分钟,西恩正在现场勘查,吉米则叫上了他以前的几个哥们——野兽兄弟,大喊着要闯进警察的隔离带。戴夫的妻子现在也被牵涉进来了,她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自己丈夫所说的话。影片中的每一个“侦探”都会因为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而将各种线索汇拢到一起,从而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第31分钟,凯蒂的尸体被发现了,她是被枪杀的。
副线故事:电影中有三个副线故事,每一个都与主题有关。吉米的副线故事是他的犯罪经历,通过他和当地帮派野兽兄弟的交往来展现。戴夫的副线故事则是他极力想要摆脱曾经所受到的伤痛,这足以构成他杀死凯蒂的动机吗?西恩的副线故事是他的妻子离他而去,而他仍在耐心地等她回来。可是,每次他的妻子打来电话,她都只是默不作声。
玩闹和游戏:就像大多数“推理调查”类电影一样,线索一一浮现。布兰登原本打算带着凯蒂去拉斯维加斯结婚。他很爱她。同时,戴夫和妻子前来安慰吉米夫妇。奇怪的是,报纸上并没有报道大卫被打劫的事情。西恩的调查好像走进了死胡同,还和自己的搭档鲍沃斯警官发生了冲突。看上去鲍沃斯并不清楚当地的规矩。
中点:西恩的妻子又打来了电话,但是仍然什么也不说。人和人之间无法交流,被种种原因困在原地不能动弹,这进一步诠释了影片的主题。戴夫被指认为杀害凯蒂的嫌犯,“危机加剧”。戴夫的妻子继续盘问他,而戴夫古怪的反应让她开始怀疑他之前的说辞。第60分钟,布兰登通过了测谎。第65分钟,戴夫以嫌犯身份被拘留。
反派逼近:吉米一直沉溺在对凯蒂之死的揣度中,野兽兄弟们则在一一审问各种嫌疑人,警察总是慢他们一步。吉米怒火中烧:“我要找到那人,杀了他!”西恩调查到,杀死凯蒂的那把枪多年前曾被用来打劫过一家酒铺,而嫌疑人正是吉米的哥儿们“正义老雷”。又是一段尘封的往事,这是否和凯蒂的死有关系呢?
失去一切:塞莱斯特告诉吉米,她觉得是戴夫杀死了凯蒂,这话相当于宣判了戴夫的死刑。西恩找到布兰登,问他知不知道自己父亲那把枪的事情。
灵魂黑夜:因为没有证据,西恩放走了布兰登。与塞莱斯特一样,西恩希望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进入第三幕:野兽兄弟开车接走了戴夫。汽车远去的一幕仿佛是1975年那天的重现。与此同时,布兰登找到了父亲藏枪的地方——枪被人拿走了。布兰登在家里等待着。
结局:野兽兄弟在一间酒吧里灌醉了戴夫。吉米走了进来,开始质问他。戴夫跌跌撞撞地走出酒吧,他意识到,吉米认为是自己杀死了凯蒂。布兰登在家里等来了自己的弟弟哑巴小雷。小雷不想让布兰登离开自己,而且他根本就不是哑巴,他装成聋哑人就是为了能够和布兰登一直待在一起。在河边,吉米逼迫戴夫承认自己就是杀害凯蒂的凶手。戴夫最终屈服了,希望吉米能够放过他。然而恰恰相反,吉米先是捅了他几刀,之后开枪打死了他。在神秘河边,弱者永远是弱者,只有强悍的人才能生存。戴夫死了,而西恩逮捕了真正的凶手小雷。
终场画面:原来戴夫说的是实话,他那天晚上杀掉的是一个恋童癖。“正义老雷”其实早已被吉米打死了,而且吉米多年来一直在给他家寄钱。西恩的妻子终于回来了,他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影片最后,镇上举办了一场庆典游行,只有塞莱斯特一个人失魂落魄。她供出了自己的丈夫,而现在变成了一个寡妇。西恩和吉米在人群中点头致意,他们知道正义没有缺席——算是吧。电影进入尾声,我们看到多年前那三个男孩在水泥地上刻下的名字。只有戴夫的名字是不完整的,一如他的人生。
编剧:莱恩·约翰逊(Rian Johnson)
当菲利普·马洛[1]在一所高中校园里重生,经典的黑色电影也焕发了新生。黑色电影拥有自己一贯的特色,比如语速极快的主角,失踪的天真少女,狡猾老练的妓女,一根筋地想要拉主角下马的检察官。本片也不例外,不过稍有不同。编剧兼导演莱恩·约翰逊先是套用了一个《马耳他之鹰》式的开头,再搭配以《漫长的告别》和《唐人街》的元素,最终将他的故事背景设在了加州圣克莱门特市残酷的地下世界。
有趣极了!
这部电影从前辈们那里巧妙地“偷师”,一群高中生仿佛被黑色电影里的种种经典角色附体,滑稽可笑又才气四溢的对白俯拾皆是,每每令人拍案叫绝。并且,影片在推进过程中一直遵守着“推理调查”类故事的规则,主角最终迎来了他的“黑暗拐点”。布兰登[约瑟夫·高登—莱维特(Joseph Gordon-Levitt)饰演]不仅要查出杀害他前女友的凶手,还会以跟她同样的方式,堕入她的世界。
影片的主题是我们是否能够拥有另一个人,所以电影中的每一场戏都在表现对另一个人某种形式上的控制与占有。我们的这位侦探能否放下自己的前任?是因为他未能经营好这段关系,才最终导致她遇害的吗?布兰登会发现,他所要肩负的责任也许远比他想象中更大。
这一切究竟是谁干的?从他的角度来看,就是他自己。
子类型:黑色电影
同类影片:《唐人街》、《漫长的告别》、《再见吾爱》、《夜长梦多》、《体热》(Body Heat)、《蓝衣魔鬼》(Devil in a Blue Dress)、《蓝丝绒》(Blue Velvet)、《穆赫兰跳》(Mulholland Falls)、《好莱坞庄园》(Hollywoodland)、《黑色大丽花》(The Black Dahlia)
·节拍表·
开场画面:下水道的泄洪口处躺着一个死去的少女,一个年轻人蹲在一边,仔细端详尸体上的细节——塑料手镯、金色的头发——同时思考着死亡原因。
触发事件:两天前,这个年轻人——也就是布兰登,在储物柜里发现了一张字条。他来到一个电话亭,接起了前女友艾米丽[艾米莉·德瑞文(Emilie de Ravin)饰演]打来的电话。她声称自己遇到了麻烦,而我们知道这个女孩很快就会遇害了。
布局铺垫:跟其他萨姆·斯佩德类故事或黑色电影的俗套设定一样,圣克莱门特高中就是布兰登的“黑暗世界”。家长和老师在这个世界里鲜有出现,即便出现也都是以侦探故事中那些固有形象出现的。我们发现,布兰登因为艾米丽的关系已经远离了和他人的社交关系。我们认识了艾米丽在和布兰登分手之后结交的朋友——都是些所谓的“酷小孩”,包括吸毒的运动员布拉德[布莱恩·怀特(Brian White)饰演],以及他令人捉摸不透的女朋友劳拉[诺拉·泽特纳(Nora Zehetner)饰演]。然后我们又遇见了布兰登的另一个前女友——性感的高中剧团怪咖凯拉[梅根·古德(Meagan Good)饰演],一大批高中新生在她面前卑躬屈膝。
展开讨论:艾米丽出了什么事?案件还没发生之前,布兰登曾溜进一个派对现场,看见劳拉和愣头青塔格[诺阿·弗雷斯(Noah Fleiss)饰演]有过交谈。塔格开的是一辆野马跑车,与布兰登在和艾米丽最后一次通话时看到的那辆车一模一样。第二天,在一家名叫“咖啡与派”的小吃店旁,布兰登找到了艾米丽的新男友多德[诺阿·西甘(Noah Segan)饰演]。布兰登拜托多德转告艾米丽,他想约个时间跟她见面。
阐明主题:终于,布兰登见到了艾米丽。她恳求布兰登放过自己:“我不想被隔离,被人保护起来。”之后又说,“你不是爱我,你只是想把我攥在手里。”一个人真的能够完全占有另一个人吗?
进入第二幕:第24分钟,我们回到了影片开头的下水道。布兰登知道自己必须把艾米丽的尸体藏起来,才能赢得找出凶手的时间。他决定“接下案子”,无论要承担什么后果。
玩闹和游戏:布兰登找来了他的华生——“智多星”[马特·欧莱瑞(Matt O'Leary)饰演],他将协助布兰登一起解开谜团。布兰登和智多星说了四条线索,都是艾米丽在最后一次通话时提到的:“砖”“塔格”“可怜的弗里斯科”和“针头”。智多星想到,“针头”指的是“头子”,也就是当地传闻中的毒贩。布兰登在学校的停车场里和“针头”的喽啰——也就是布拉德——打了一架,他因此得到了和“针头”见面的机会。“针头”和用苹果汁招待客人的母亲住在一起,他的老窝就是自家地下室。布兰登还被助理副校长盖瑞[理查德·朗德特里(Richard Roundtree)饰演]叫到了办公室,这位老师就相当于每一部侦探电影里的检察官角色。几个月前,布兰登告发了一个学生,因此他成了老师的线人。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听命,而是对着高高在上的权威说道:“我不是你的喽啰!”
副线故事:在本片中,副线故事的核心在于劳拉到底值不值得信任,而她对布兰登的兴趣也是占有欲的一种反映。布兰登和所有硬汉侦探一样,他也需要爱。通过这段“爱情故事”,影片的主题得以诠释,也让布兰登最终获得慰藉。
中点:布兰登身陷险境时,是劳拉出面救下了他。这是“虚假的胜利”,也是主线和副线故事的交会点。更可喜的是,劳拉把整件迷案的核心(也是其中一条线索)告诉了布兰登:一块海洛因制成的“砖”不见了。在学校里,布兰登解决了一个带刀的混混,之后他又加入了“针头”麾下,假装做线人来换取他的信任,同时继续调查艾米丽的案子。这一段情节也暗示布兰登来到了“黑暗拐点”。
反派逼近:布兰登被带入了“针头”的世界,“危机加剧”。助理副校长盖瑞来到布兰登的班里,询问艾米丽的去向——现在布兰登被认为是和艾米丽失踪有关的嫌犯。了解到“可怜的弗里斯科”因为吞下了掺有毒药的海洛因而丧命后,布兰登终于明白,这起案件已经不只是毒品这么简单。在“针头”家里,他发现了一块海洛因砖。塔格告诉他,有一块砖曾失窃过,后来又自己回来了,然而被换成了一块掺有毒药的坏砖。每个人都怀疑是艾米丽干的,现在布兰登也这么觉得了。布兰登接到了多德的邀请,和“针头”、塔格一起去跟他碰面,之后从多德口中得到一个令他大吃一惊的消息:艾米丽怀孕了。
失去一切:在下水道口,多德打算告诉“针头”,他认为是布兰登杀死了艾米丽。但是塔格在多德开口之前杀掉了他。因为真凶其实是塔格,他以为多德打算告发的人是他。如此一来,布兰登反而捡回了一条命。不过,布兰登现在“比电影开头时还要糟糕”,因为他已经被卷进两起谋杀案了。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灵魂黑夜:布兰登发现,塔格以为艾米丽的孩子是自己的,所以他才杀死了艾米丽。布兰登现在全搞明白了,除了一件事:是谁告诉塔格,艾米丽怀了他的孩子?布兰登找到劳拉想要寻求安慰,但是一个小细节却让他意识到劳拉和艾米丽的死也有关系。
进入第三幕:我们重新回到了“占有”这一主题上:劳拉不想让布兰登卷入塔格和“针头”的对决之中,但是布兰登摆脱了她,前往会面的地点。
结局:会面的结果十分惨烈。塔格和“针头”同归于尽,布兰登则抢在警察赶来之前逃跑了。警察在塔格的车的后备厢里找到了艾米丽的尸体。劳拉是这群人里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还是说,并非如此?
终场画面:布兰登把所有线索都拼凑完整了: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劳拉,她操控了所有人。是她告诉了塔格有关艾米丽怀孕的事,尽管她知道塔格一定会杀了艾米丽。这一切都是为了她能掌控每一个人。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可怕的事实:孩子其实是布兰登的。布兰登把劳拉交给了警察,却完全没有胜利的感觉。为了揭开真相,他所经历的“黑暗拐点”也深深地玷污了他自己。
[1]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创造出的虚构人物,职业为私家侦探,于《长眠不醒》(Big Sleep)、《再见,吾爱》(Farewell, My Lovely)、《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等多部作品中登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