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实票据理论
真实票据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避免因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16世纪的苏格兰经济学家约翰·劳(John Law)最早提出了这一理论。该理论是论证商业票据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成为商业票据交易的理论基础。依照这一理论要求,票据签发人是以实际发生的商品交易或劳务为依据而发出要求付款的凭证,交易标的和票据转移是同时发生的,如果付款人到期不能履行票据义务,债权人有权处置交易标的来得到补偿,挽回损失。这种以真实交易为基础而形成的票据市场,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从而这样的票据在承兑、贴现、转让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可接受性。在这之后各国货币市场中以抵押、质押和担保方式签发的票据或发行的债券,实质上都是以真实票据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商品市场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货币市场是一个以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为内容的市场,着重于研究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供求关系和利率均衡机制。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存量增加,对债券的需求会增加,实业部门由此会得到更多的投资,由此导致就业增加、产出增加,商品市场的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动;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对债券的需求会下降,投资受到抑制,就业水平下降,产出下降。
(三)流动性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货币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希克斯(J.R.Hicks)所进行的资产选择分析,该理论中所谓资产是指带有利息收入的金融债券。希克斯将风险因素纳入资产收益预期的分析和计算模型之中,对风险度不同的资产赋予不同的贴现率。他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讲,其持有的各项资产都应为公司带来收益。公司持有的现金、银行账户存款、银行存单、政府债券、商业票据以及持有的外币资产都是流动性很强的生利资产,各有不同的成本费用率、利息收益率,还有不同的期限和不同的兑换条件。公司对各种金融资产要选择某种组合方式,以求得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最佳结合。同样,政府和家族也会对自己的资产结构不断地调整,使收益最大而风险最低。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托宾也认为,各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经济形势及其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对资产价格水平进行调整。货币市场作为流动性金融资产的组合场所,在促进资产流动性的加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熨平经济波动、生成竞争性资金价格、扩大交易工具使用范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四)金融市场创新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货币市场中新的交易工具种类不断涌现。例如,以货币清算为基础的远期合约、货币期货合约、货币期权、货币利率互换、货币市场基金、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这些市场的发展使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和风险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给市场管理者们带来新的挑战。面对层出不穷的货币市场工具,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创新进行了解释。
西尔柏(W.L.Silber)的约束诱导性金融创新理论主要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当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政府控制管理以及企业内部约束加强双重压制的情况下,对于前者导致的企业经营效率降低,金融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而由于内部自身约束的要求,为了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必要的偿债能力,金融企业则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等内控制度,从而促使其不断创新,这是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的逻辑结果。
在凯恩(E.J.Kane)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中,规避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是金融企业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的行为,即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为管制和自由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管制—创新—新的管制—新的创新,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制度学派的戴维斯(S.Davies)、塞拉(R.Syla)和诺斯(North)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基于这种观点,一国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因此,政府政策的调整与改变都会引起金融制度的变化。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即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着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二是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映。希克斯又把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联系起来考虑,得出了如下的逻辑关系: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的高低使经济个体对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多样化的形式演变和发展,而不断地降低交易成本会刺激金融创新。可以说,一国金融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