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入门课教学革新的一个障碍就是班级人数太多,在同一个时间教很多学生是很难的。教师在面对100名学生时,他该怎样做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学习的体验、才能给学生做出反馈、使教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搭建支架、调整教学以满足具体学生的需要?教室(班级)的沟通系统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其中有一个沟通系统是“班级谈话”,由硬件和软件组成,4个学生共享一个输入设备(如,一个相当便宜的书写图形计算器)登录到课堂通讯网络。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们发出问题,学生将答案通过输入设备传给老师。学生的答案以直方图的形式不记名向全班公布,每个学生的答案都有记录,用来评价学生个体的进步和教学的效果。
马萨诸塞大学已成功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大班学生物理,有非理科专业的学生,也有工科和理科专业的学生(Dufresne et al.,1996;Wenk et al.,1997;Mestre et al.,1997)。这项技术为讲座式的大课创造了互动学习的环境:学生们合作解决概念问题,当学生为自己用以得出答案的推理过程辩护时,由学生答案而画出的直方图就被作为全班讨论的可视化的出发点。这项技术把学生的思维形象化,也促进批判性的倾听、评价以及参与班级争论。老师是一位教练,需要时搭建脚手架、为特定内容做小型讲座、澄清混乱不清的观点。如果学习进行得顺利,教师只需主持讨论的进行并允许学生自己找出差异,达成共识。这项技术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支持形成性评价的一种自然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做形成性评价,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随时知道,他们对所学概念掌握的程度如何。这种方法比讲座更能适合多种不同风格的学习,也有助于造就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