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类文化符号均能进入幼儿的知觉范围
眼动实验发现,无论是对于背景、人物还是图画细节幼儿均存在注视和回视现象,说明这些信息都能够进入幼儿的知觉范围,从而产生传播效力。
幼儿对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人物的注视点数、访问时间说明,他们对图画中人物身上所携带的文化信息更为敏感,幼儿对人物类象征性符号的访问时间和次数明显更多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而对于背景和细节则刚好相反,幼儿对有明显文化特征的背景和细节关注程度反而较低。结合幼儿对能推动情节发展的背景区更为关注这一现象来分析,这可能反映出幼儿需要通过在背景和细节中搜寻与自身经验相对一致的图画信息以用于理解画面内容和情节发展,因而对背景和细节中的文化符号关注度较低。但无论如何,客观证据表明,图画书图画中各类文化符号均能进入幼儿的知觉范围,发挥大小不同的文化传播效力。
(二)人物所携带的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
虽然幼儿对非主角人物总体关注不多,但这些人物身上所携带的文化符号却更能够被幼儿觉察,人物类的象征性符号访问时间和次数明显更多,无论是人物所代表的象征性符号,还是非主角人物身上所携带的服饰文化等各类文化符号都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幼儿的上述眼动特征说明人物所负有的文化信息更容易受到儿童读者的关注,相对于幼儿往往通过背景和细节来寻找叙事线索,幼儿对人物本身的注视更多,视觉和认知加工也更为活跃,因此通过人物形象来传递的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
(三)文化生活符号对幼儿读者更具传播效力
虽然文化生活符号和象征性符号中均包含了较易引发幼儿关注的“人”这一因素,例如文化生活符号中的棒球手,象征性符号中的总统,但幼儿眼动结果显示,他们对文化生活符号区注视时间、总访问次数显著高于象征性符号区的注视时间及访问次数。这就说明相对于象征性符号来说,日常文化生活符号对幼儿来说更具传播效力。产生这一结果可能与幼儿这一读者群体的认知特殊性有关,由于象征性符号往往是成人所约定俗成的能够代表一个族群或国家形象的符号,对这类符号的识别往往需要读者具有相关的知识背景,而幼儿群体对社会性知识的认知有限,因此对象征性符号的识别往往具有难度,而同时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生活符号更为了解,因此造成了图画书中的文化生活符号传播效力明显好于象征性符号这一传播现象。(www.xing528.com)
图4-1 《好大一个喷嚏》插图
图4-2 《好大一个喷嚏》幼儿眼动热点图
(四)在日常文化生活符号中节日、运动的传播效力更好
幼儿对节日、运动、服饰、食品的关注程度依次减弱,且节日与运动的眼动指标明显高于服饰和食品,这一结果说明幼儿可能并非单纯地关注自己更熟悉和在真实生活中更感兴趣的内容,如汉堡、热狗等食物,而是可能存在某种偏好。本书中发现,某些特定类型的文化生活符号,如节日和运动类文化生活符号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传播效力相对更好,服饰的文化传播效力略弱,而图画书中食物的文化传播力最弱。
虽然研究发现节日、运动两类特定的文化生活符号具有更好的传播效力,但这一结果是否与圣诞节这一特殊节日有关,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因为圣诞节这一节日的符号系统中通常包含着“人物”因素,即圣诞老人,而运动中也同样包含棒球手这一人物因素。因此这一结果是节日、运动两类文化生活符号本身所具有的传播优势,还是与“人物”因素所产生的交互作用结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检验。但无论如何,研究结果都证实:包含着文化信息的圣诞节、棒球运动对幼儿具有显著的传播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