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41部获奖图画书的分析发现,当前原创图画书存在一个典型的优点,即善于发挥题材特长,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改变或再创造,以及童年回忆主题和通过特定地理场景的知识介绍等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了内容丰富的立体空间,在画面中呈现大众文化生活符号、艺术符号、地理符号等多元内容。同时,一些作品中努力运用中华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思想符号,也取得了很好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效果。经过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原创图画书在中华文化符号的应用方面存在几条比较清晰的路径,并体现出一些共同的创作特点。
(一)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再加工呈现中华文学艺术符号
在获奖作品中,不少作者善于发挥题材特长,通过对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的故事情节及人物等加以改变或再创造,形成了新的充分呈现文学艺术符号的图画书文本。一些获奖作品利用了图画书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进行了再创作,主要包括对经典读物的重新解读和对民间故事、童谣等文学形式的重新诠释。对经典读物的重新解读,力求在经典作品与儿童间建立联系,使儿童亲近经典,如《北冥有鱼》就是对《庄子·逍遥游》的图画书处理;对民间故事、童谣等文学形式的重新诠释,对民间文学进行了进一步的艺术创作,一方面使其更易于儿童理解,另一方面则使这些作品承载了更多的中华文化要素。例如《月亮粑粑》和《一园青菜成了精》就在传统童谣的基础上进行了图画加工,以生动、幽默、富有童趣的画面再现出童谣的意境。《进城》则是对民间父子骑驴故事的重新加工,虽然以父子骑驴故事为蓝本,但是却超越了原有的故事,匠心独具地在中国四大名著中选取了四个典型的人物,孙悟空、林黛玉、张飞、武松,还有《老鼠娶亲》里的媒婆和《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巧妙而自然地向儿童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图3-3 《进城》插图
《中秋节快乐》《青蛙与男孩》《葡萄》虽然并没有直接指向中国传统文学,但其故事背后隐藏着《大灰狼与小白兔》《青蛙王子》和《狐狸与葡萄》三个经典寓言的影子,以无声的方式向经典致敬。这些方式都无疑有利于儿童读者接近并亲近这些文学符号,逐步建立对文学的认同和理解。
(二)在童年回忆式主题中展现传统的中华大众文化生活符号
童年回忆式主题在获奖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些作品以童年回忆的方式构造故事文本,从而捡拾并呈现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怀旧式”大众文化生活和艺术符号。这类作品往往以作者自身童年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将之叠加到特定历史背景中以展开相对宏大的叙事,作品中大多印刻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特殊历史时期的生活印记,通过图画展现出了传统的大众文化生活符号。无论是台湾作家的作品《我和我的脚踏车》《喀哒喀哒喀哒》,还是大陆作家的作品《躲猫猫大王》《荷花镇的早市》《辫子》《迷戏》均具有这样的特点。
而《团圆》和《牙齿,牙齿,扔屋顶》的切入点则并非单纯的回忆,而是以民俗或城市的发展变迁为记述对象,间接地投射出作者童年生活的影子。在这类作品的图画背景环境中,较多地展现了市井生活、节气习俗、建筑家具、服饰装扮以及传统饮食文化符号,如菜市场、早点摊、各色中式点心、节日宴请习俗、中式传统婚礼、遛鸟、剃头、扦裤边、路边爆米花等文化符号,并且在画面背景中通过中式建筑和家居装饰自然地呈现了中国山水画和传统对联、“福”字、“囍”字等,透过巧妙的渗透,隐性地唤起儿童读者对文化的关注。
《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和《青蛙与男孩》与前两类作品略有不同,这两部作品虽然也与童年回忆有关,但其表现的主体是儿童,因此也更贴近现今儿童的真实生活,除了上述文化符号以外,这两部作品中含有较多的儿童游戏元素,例如折纸船、寻宝游戏、石头剪子布、捉蚱蜢等。
(三)通过文字或者图画点染体现象征性和思想性中华文化符号(www.xing528.com)
通过对获奖图画书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少量作品在文本中使用了象征性符号、思想符号,但是由于这些文化符号比较抽象,所以往往在图画书的文字及图画中一带而过,表达含蓄,起到点染式的应用效果。在获奖作品中,仅有三部作品中含有象征性符号。《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塑造了喷火龙的形象投射出一个爱生气的儿童,《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在图画中模拟甲骨文的形式创造了一种“鱼语”,《奇怪的团子》则以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熊猫为主人公,而《迷戏》中虽然存在书法画面,《西西》画面的风筝上也巧妙地画出了阴阳图,但这些细节部分在画面所处的位置和所占的比例太过微小,难以形成读者对上述信息的知觉。在思想符号方面,大部分作品都表达和传递了亲情、友情、关爱、勤劳、诚实、勇敢、对生命的敬畏、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既具有普适性也适合幼儿理解的思想观念,仅有《安的种子》明确地表达了东方智慧和佛教思想。
(四)通过对地域特征的描述直接展示特定的中华地理文化符号
地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资源,例如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获奖图画书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呈现了我国丰富的地理文化符号,第一种是通过怀旧式作品中对特定地域特征的描述,如《迷戏》《荷花镇的早市》两部作品均以秦淮河岸为原型,展示了独特的江南风情。第二种则是通过知识性图画书直接对特定地域动植物资源和地貌进行描绘,展现了特定地区的人文、自然风情,例如《盘中餐》以云南元阳为特定的地理背景展开叙事,生动地向儿童读者介绍了梯田文化景观和哈尼族人民劳作的场面,而《我看见一只鸟》《池上池下》两部科普作品,则以细腻的笔触和准确的描绘向小读者展示了台湾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物资源。
(五)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文化符号呈现集大成式的中国味道
实际上,获奖图画书的卓越之处便在于其文化自觉,绝大多数图画书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文化符号,立体地构筑并向儿童读者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盘中餐》是其中一部非常典型的作品。该作品虽然是知识性图画书,但却以“节气”这一大众文化符号线索展示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生命历程,其开篇以儿童耳熟能详的《悯农》作为开始,反映出作者对大自然和养育我们的土地的热爱,殷切地希望儿童能够真正理解这首经典的古诗背后的故事。全书融合了文学、艺术、地理、农耕、民族、服饰、节日、饮食等多种文化符号类型。原中国版协副主席、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海飞在评价这部作品时就表示作品“饱含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底蕴和诗性,深染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底蕴和智慧,凸显着中华大好河山的底蕴和风采”。
图3-4 《盘中餐》插图
总而言之,主题、时空背景、地域描述是我国原创图画书中应用中华文化符号的三条主要路径,对于各种文化符号的综合运用,是作者们的共同追求和大胆尝试的目标。但是如果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取得国际声誉的优秀经典图画书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原创图画书在两方面表现欠缺,其一,以描绘童心、童趣为主题的作品中中华文化符号表现相对较弱;其二,对传统的中华文化符号运用得比较多,而充分展示和运用现代中华文化符号的作品比较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发展中对现代中华文化符号的利用与展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画书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大量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到如今本土原创和引进版平分天下,创作图画书、出版图画书、推广阅读图画书已经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社会潮流。而更加可喜的是,以曹文轩的《羽毛》为代表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荣获了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小猪波波波》《我的日记》《比利的工厂》等原创图画书版权成功输出到西方国家。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版权输出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原创图画书承载着向中国儿童及全世界的儿童播种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种子的历史使命,把握中华文化符号的类别,把握儿童图画书经常运用的能够为孩子们所喜爱的文化符号,遵循儿童图画书中华文化符号应用路径规律,大胆创新、规避不足、突破常规从而创造性地在儿童图画书创作中运用中华文化符号,应该成为我国儿童图画书创作者、出版工作者深入学习思考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