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公墓志铭: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故甘肃凉州府知府

陈公墓志铭: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故甘肃凉州府知府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甘肃凉州府知府春亭陈公墓志铭。乙酉,简放[3]甘肃凉州府知府。武威县李姓毒毙嗣子一案,事涉暧昧,县令不究。光绪十一年,陈春亭任职甘肃凉州知府。凉州地区自从遭受兵祸后,元气大伤。

陈公墓志铭: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故甘肃凉州府知府

【题解】

陈春亭墓志铭的题盖,为正方形。规格为60 厘米×60 厘米×10厘米,有21 字,一列4 字,共6 列,最后一列一个字。依次为: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故甘肃凉州府知府陈公墓志名(铭)。字体为流畅的篆体,很有艺术价值

故甘肃凉州府知府春亭陈公墓志铭。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高71 厘米,宽69 厘米,厚12 厘米。由钱塘戴兆春撰文,贵州冯嗣元篆盖,常熟杨崇伊书丹。碑文记载了陈春亭的籍贯、祖上的迁徙,太平天国西征军到汉中后陈春亭一家的际遇,他在甘肃凉州府知府任上的作为,以及告老还乡后在汉中民间所做的贡献,并以自己所亲历的太平天国攻占汉中的经历著成《思痛录》,为汉中乃至全国研究太平天国西征军的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甘肃凉州府知府春亭陈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诰授通仪大夫、花翎、陕西分巡陕安兵备道、前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功臣馆总纂、戊子科陕西乡试正考官年侍生钱塘戴兆春撰文

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知府用陕西候补直隶州知州、前户部江南司主事乡年愚弟贵州冯嗣元篆盖

赐进士出身、诰授通奉大夫、花翎二品、升衔在任候补道军法便宜行事、总理兴汉防练水陆各军警务处三品衔、汉中府知府、前翰林院编修掌广西道监御史、巡视西城御史、全权王大臣随员襄理陕西、分巡陕安兵备道馆、年侍生常熟杨崇伊书丹

余履陕安道任之三年,岁壬寅,前辈陈春亭太守卒,余闻耗,不怿者久之。君讳才芳,字春亭,陕西汉中府宁羌州人也。先世以厚德称,自鄂迁陕,遂籍焉。曾祖孟麟、祖公智、父汝惠以君贵,赠如例。兄弟三人,君居长,幼惠敏至孝。同治初,粤匪窜扰汉中,土匪乘之。郡城陷,君以诸生被虏,逸,贼追刺之,创甚。尚未知母耗[1],乃以窑金绐贼,得入城见母。时父已故,设法脱母于难,后亦故。事平,君自贼归,改葬父母如礼,乡里佥称为诚孝。癸酉以选拔登贤书,甲戌联捷[2]成进士,改官翰林散馆,授职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纂修、总纂,庚辰、癸未会试磨勘官,京察一等记名。

乙酉,简放[3]甘肃凉州府知府。五凉自遭兵燹,元气凋残。君清厘赋额,减差徭,均水利,裕仓储,民遂复业。以凉郡士风壮毅,虑乱后失学为风俗,人心患,乃饬各属教官,宣谕圣谕广训暨御训饬士子文。平时训士,尤以敦品励行、通经致用为先。凉无蚕桑之利,君设局种桑,逾岁皆成,给百姓分植之。凉地荒瘠苦寒,严冬穷窭多冻毙者,君捐廉制棉衣周给之,复剂公款赢余垂久远,全活颇多。他如举节孝、正婚姻、禁赌博、惩刁猾,凡利于民者,行之不遗余力。武威县李姓毒毙嗣子一案,事涉暧昧,县令不究。君讯得实,论如律,西凉至今称之。署西偏葺屋五楹,颜曰“退思”,书“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一联悬座右,其中之所存可知矣。

壬辰冬,因劳致疾,几不起,以宗祠未立为恨。盖君原籍鄂之兴国州,宗祠在焉。自君祖添福公徙武昌,祖德谋公旋客宁羌,于州之梨坪置别业。君有志建祠,绌于力,至是计乃决,明年遂告修墓。去官,百姓攀辕留之,不可得。及归,寄居郡城,先于华庙坊建宗祠,筑室其旁,以便祭埽。俸余无多,皆购祀产、恤宗族。时当事创立同善堂,施种牛痘及医药、棺木。延君主其事,君首倡,乡人士踊跃乐输,共得千余金,乃设分局以便民。观察高羲亭前辈复于堂增敬节会,君益孜孜不倦,其急公好义,盖出于天性。自顷世变日,非老成凋谢,求一难进易退、知木本水源之谊者,殊不多觏。

志君之墓,不能无慨于中也。君生于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卒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元配郑氏壬戌殉难。继配颜氏生子三:思霖,监生;思承,廪膳生;思朴,业儒。张氏。女二:长适城固卢景植,颜出;次适城固史扬芬,张出。孙二。将以癸卯四月朔日葬君于黄家河之大湾岭,壬首丙□(向)。先期,思霖等持行状来征铭,铭曰:

俪松柏之节操兮,历霜雪而弥坚;比兰熏之芬郁兮,承雨露而弥鲜。矢至性以磨浩劫兮,既孝行之充传。以词臣为循吏兮,复政绩之可镌。矧知止之不殆兮,早解组以归田。寄高风于林下兮,方娱乐于天年。胡为乎神鹤一去不复还兮,使我不禁徘徊企望而益慕幽人贞履之纯全。(www.xing528.com)

【注释】

[1]耗 消息。

[2]联捷 谓科举考试中两科或三科接连及第。

[3]简放 清代谓经铨叙派任道府以上外官。

【译文】

我任陕安道三年,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辈陈春亭太守去世,我听到噩耗,伤心了很久。陈才芳,字春亭,陕西汉中府宁羌州人。其祖上以德行高尚著称,祖籍湖北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后来其祖添福公迁居武昌,不久其祖德谋公又迁至宁羌州的梨坪板仓坝居住,成了陕西汉中府宁羌州人。曾祖父陈孟麟、祖父陈公智、父亲陈汝惠都因为陈太守而显贵,按照惯例封赠了他们。陈先生兄弟三人,他是长子,自小就聪明孝顺。同治初年,陈才芳时为秀才,太平天国西征军扶王陈得才等部进围汉中府,当地土匪趁机作乱。汉中城池失陷,……(此处译文略)。当时父亲已经去世,他想方设法想使母亲脱离危险,后来母亲也去世。战乱平息以后,陈才芳从太平军那里回来,按礼节给父母办了丧事,乡里人都称赞他至孝。此后他刻苦努力、发奋读书学习,凭借勤奋和天赋,同治十二年(1873)他考中举人,十三年(1874)又考中进士,改任翰林散馆,授职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纂修、总纂,光绪六年(1880)、九年(1883)会试磨勘官,京察一等记名。

光绪十一年(1885),陈春亭任职甘肃凉州知府。凉州地区自从遭受兵祸后,元气大伤。陈公到任后,减轻赋税、差徭,均衡水利,增加粮仓储备,百姓逐渐恢复了元气。陈知府认为凉州人风俗勇壮刚毅,从人心风俗角度考虑,对属下各县宣扬圣谕,告诫他们修养品行,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以品行端正、学以致用优先。凉州没有种桑养蚕的收益,陈知府找了一块地方培植桑树,一年之后成功了,就分给百姓让他们种植。凉州土地荒凉贫瘠,冬天好多穷人被冻死,陈知府拿出自己的薪俸做成棉衣周济他们,又用公款周济羸弱之人,救活了许多人。其他方面如推举节孝之人、端正婚姻习俗、严禁赌博恶习、惩罚刁猾之人,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他都不遗余力去做。武威县李姓毒死嗣子一案,案情十分含糊,当地县令都不曾查实。陈知府查得案件实情,按律令处理,至今仍为当地所称诵。他还在官署西边修了五间房子,屋檐题名“退思”,写了一副对联“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俭以养德,静以修身”,悬挂在墙上作为座右铭,这足以看出陈知府的心性。

光绪十八年(1892)冬天,他因为积劳成疾,几乎卧床不起,因为宗祠没有建成而遗憾。陈太守的祖籍在湖北的兴国州,他家宗祠在那里。后来其祖添福公迁居武昌,不久其祖德谋公又迁至宁羌州的梨坪板仓坝建造别业居住。陈公有志建祠堂,但是力量不够,到这时下定了决心,第二年就去修先祖坟墓。光绪十九年(1893)他因病辞官,离职之日,凉州百姓拉着他的车辕留恋不舍,最终也没有将他挽留下来。等回到汉中后,他寄居在汉中城里,在华庙坊修建了宗祠,宗祠旁建起了一间房子,以方便祭祀打扫。他把自己不多的俸禄用来购买祭祀的物品,以及帮助同族人。当时汉中有人创立同善堂,为贫寒之人种牛痘,送给免费医药、棺木。陈知府做同善堂主事时,首先倡导大家踊跃捐款,共筹得一千多金,于是设立分局以方便百姓。观察高羲亭前辈又在堂里增设了敬节会,陈公更加孜孜不倦,他急公好义的心性,大概是出自天性吧。自从近代世事多变,不是老成之人都已凋零,寻找一个难以前进容易退后、知道木本水源情谊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看到陈公的墓葬,不能不在内心产生感慨。陈公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二十七日,去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二十日。原配郑氏于同治元年(1862)遇难。继室颜氏生了三个儿子:思霖,监生;思承,廪生;思朴,以儒学为业。还有一个继室张氏。陈公还有两个女儿:老大嫁给了城固的卢景植,是颜氏生的;老二嫁给了城固的史扬芬,是张氏生的。有两个孙子。将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初一日在黄家河的大湾岭埋葬陈公,壬首丙(向)。前些时候,思霖等人拿着陈公的生平事迹来让我写墓志铭文,我就写下了这样的铭文:

他的德行可以和松柏的节操相提并论,经历霜雪而更加坚定;和兰草散发香气一样浓郁,承受了雨露的滋润而更加鲜艳。他用淳厚、刚正的性情来消磨大灾难,孝敬父母的德行充分传扬。担任翰林学士时是一个好官,他的政绩可以镌刻在石头上。他行事不懈怠,早早解甲归田。在树林之下寄托高尚的风操,正在有生之年享尽乐趣。为什么神鹤一去不复返呢?让我不禁徘徊盼望,而且更加羡慕隐士遁世归真的纯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