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一定要紧跟国家或地区确定的健康和疾病的研究重点,为实现总体的目标作贡献。这里必须要结合自己和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出抉择。
自己在考虑研究课题时,应该对以下问题要有清晰地回答:研究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前人做的怎样?有什么成果或问题?打算怎样开展研究?创新性与可行性如何?能够达到预期假设的目的吗?研究结果的价值有多大?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和程度如何?当这些问题能得到合理的回答,选择的课题将会是有意义的。
对确定的重点疾病开展研究时,一定要抓住某种(些)关键、尚未解决的难题作为切入点,要创造性地去开展前人未曾完成的创新工作;同时这种创新工作,还要有临床价值,所以不能耗费时间去做无意义的重复。为此,要在广泛收集文献和评价,特别是在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基础上,掌握研究的科学背景和进展动态,严谨地采取筛选办法找寻自己拟研究的课题。选题与立题的步骤简述如下。
第一步:对拟研究的重点疾病,分析其病因与发病危险因素是否清楚?
当经过分析,如果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已经或基本清楚,则不必去做过多的工作,因为即使做了,也不会有多大的突破。例如,像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为HIV,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也颇为清楚(如性乱、同性恋、吸毒、血源性感染等)。只有当拟研究疾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不清楚时,方有研究价值。这里还要考虑自己的条件和可行性,倘若条件不具备,就要另做打算。
第二步:对拟研究的疾病,其早期正确诊断是否满意?
对拟研究的重点疾病是否有早期正确诊断试验,其敏感性、特异性水平如何?这需加以研究和分析。如果缺乏或者有新的诊断仪器或诊断试剂、可能提高正确诊断水平者,则可立题研究;否则,不宜做过多的投入。如当前艾滋病已有的特异性诊断试验。然而,当对现有特异性诊断试验尚不尽满意时,则可开发研究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的诊断试剂,如乙型肝炎的诊断试剂研究,这无疑对临床更有价值。
第三步:对拟研究的疾病,是否已有有效的防治手段?(www.xing528.com)
对疾病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科研中十分活跃的选题领域。因为任何治疗都不能尽善尽美,要研究出疗效好而药物不良反应少的安全药物,往往是很难的,所以药物研制不断推陈出新,开展的临床科研也十分活跃。特别是对尚乏特效性防治手段的疾病更为突出。如AIDS特异性的预防与治疗。又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在人群特别是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中得到有效遏制,但疫苗无应答率仍有30%左右,这些疫苗无应答者是否具备免疫力?这就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在治疗性研究中,特别是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同一疾病的试验,对其效果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和评价,正日益受到重视,如何选择安全、有效、低成本的药物,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
第四步:对拟研究的疾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是否清楚?
重点防治疾病,特别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后研究,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总之,在申请国家或地区性的医学研究课题时,应根据相应的投标申请指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重点并从逐步筛选中去选择适当的领域立题研究(图2-1)。
图2-1 选题与立题的筛选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