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学数字4及其教学方法

小班学数字4及其教学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小班学数字“4”。兔妈妈拿起一张写有“4”的卡片,说:“教你认‘4’,1、2、3、4 的4。”小白兔钻到桌下数起来:“1、2、3、4,你有4 条腿,对,你是4 的朋友。”讲到这里,教师开始问:谁还是4 的朋友?4 条腿,都是4 的朋友。

小班学数字4及其教学方法

1.借助实物的操作,提高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在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比较多、少和一样多,认识几何图形,区别物体大小、长短、粗细、宽窄等时,摆出一些色彩、形象美观大方,富有情趣的实物,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个过程就可以使幼儿学会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

2.采用直观式教学,借助数学教具的演示让幼儿理解数概念。

数是抽象、概括的。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差,他们只有在摆弄物体时,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教具外,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学5 的分成时,我们准备了红、绿、蓝小圆片、火柴棒、纽扣等多种材料,每人分给他们5 个,再让他们分两份,看有几种分法。然后,我们让小朋友分别回答他是怎样分的,根据回答按递增关系列出,根据互换列出。随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表扬,其他幼儿的兴趣也提高了,争着回答问题。

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以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幼儿生活社会和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的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形状大小,也有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因此,幼儿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积累着数、形、时、空的表象,这些都为发展数学奠定了基础。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客观现实的大环境,创设适当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与其积极地发生作用,从而建构他们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形成数的概念。

幼儿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激发儿童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内容的要求,我们讲了一些既有趣味性又符合知识要求的小故事。如:小班学数字“4”。教师利用《4 的故事》:小白兔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认什么字呢?”兔妈妈拿起一张写有“4”的卡片,说:“教你认‘4’,1、2、3、4 的4。”小白兔看了看卡片,说:“妈妈,我会认4 了。”兔妈妈说:“你去找一找4 的朋友吧!”小白兔走呀走,遇到一张桌子。桌子问:“小白兔,到哪儿去?”“我去找4 的朋友。”“我就是呀,你数一数我的腿吧!”小白兔钻到桌下数起来:“1、2、3、4,你有4 条腿,对,你是4 的朋友。”讲到这里,教师开始问:谁还是4 的朋友?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回答出:椅子、床、小狗、小兔……4 条腿,都是4 的朋友。这样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创设可操作的数学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培养幼儿抽象思维能力。

幼儿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观的交互作用获得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积极、主动、自由自在从事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从环境中发现许多问题,同时环境可以激发幼儿探索各种事物奥秘及对科学爱好。他们的爱好和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不同的个性就会得以表现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如:数学区域的数棒,由于数棒过长可变性差知识含量无法延伸,这时如果我们为幼儿设计一套类似数棒又能替代数棒的活动——数“量绳”,把一根绳分成几等份,以几厘米为一等份数,一根绳有几份就可以将知识点拓展。开始我们的初衷是让幼儿感受绳的可变性,但随着活动的进展幼儿了解了等分常识后发现数“量绳”折的次数越多份数越多,从而引发了“一变多”的活动,此时孩子的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如果在活动中有的孩子还发现了继续等分可以变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孩子们通过反复的摆弄和探索把外部的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幼儿的智力得到了锻炼,也发展了幼儿数学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www.xing528.com)

5.营造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在实际运用中发展幼儿的分析理解能力。

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点,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发展幼儿的智力上,特别是放在发展初步的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上,这样才能使幼儿终身受益。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思”的环境,如在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汽车超市”环境,为他们准备2 个盒子和8 辆小汽车,幼儿将3 辆小汽车放在1 个盒子里面,另外的5 辆小汽车放在另外1个盒子里面,或者是将2 辆和6 辆小汽车分别放在2 个盒子里面。待幼儿操作完成后提出“将这8 辆小汽车装在2 个盒子里怎么分?”的问题,经过一番操作和摆弄后会得出了几种答案,在这里既让幼儿思考了8 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也让幼儿思考几和几合起来是8。随着幼儿数能力的发展,问题的设计可加大难度,另外在练习方法上也应该灵活多样,使幼儿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并做出相应的回答,如让幼儿口述应用题,待幼儿说出正确得数后再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要用加法(减法)?题目最后问的是什么?剩在外面的小汽车比放在盒子里面的少了还是多了?等等。这些启发性发问引导幼儿分析活动逐步深入,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幼儿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灵活性,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又引发了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自主性、积极性。

6.通过建构游戏,发展幼儿以空间方位为主的逻辑思维能力。

著名的早期学前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令孩子感到数学抽象并不是数学本身的问题,而是大人所提供的方法错误所导致。教师可以从形象思维入手,用直观、形象、具体的实物教具将抽象、复杂、逻辑性强的数学,通过直观的形象呈现给了幼儿,将数学活动变成了直观、简单、可操作、可感知的操作游戏。让孩子在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和实际操作中,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发现、探索问题,构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让幼儿坐在一堆积木的正前方,计数这堆积木一共有多少块。由于幼儿正面面向积木,所以他们只能看到面前的几块积木及上面的几块积木,而看不到压在下面的两块积木。幼儿如果要正确计数这堆积木,便要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这堆积木堆放的规律,再由看得见的六块积木想象和推断出看不见的、压在下面的积木的数量。在计数积木数量的过程中幼儿要进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复杂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再如数数活动,传统学前数学教学是注重训练数数或计数的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数数中的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功能,现代学前数学教学课堂由于重视操作法在数数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幼儿通过摆弄学具或操作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领会学习简单的计数技能,也通过他们对操作材料数量的观察、比较,对数与数关系的判断和推理培养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7.通过整合多领域教学游戏,发展幼儿的推理判断能力。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受游戏兴致的驱使,开展智力游戏可以发展学前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或用游戏情节,贯穿幼儿数学活动的始终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加强活动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它使幼儿可以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唤起对已有的经验印象,促使大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例如“摆春天”“摆秋天”图片上哪些是动物,哪些是交通工具,把多余的那个拿掉。看图编故事,都可以锻炼幼儿判断、推理能力。再如“看图改错”怎样才能拿到苹果,怎样三刀把蛋糕切成八小块,等等,通过这些智力化的数学游戏能有效地锻炼和发展幼儿的思考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自然条件、简单实物、工具等组织幼儿亲自进行一些简易的小型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动手时动脑,在动手中发现,在动手中询问,在动手中提高。比如给每一个小朋友一个塑料口袋打开兜一圈,然后扎上口。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塑料口袋鼓起来了:“咦,塑料口袋怎么变成圆鼓鼓的?它里面装着什么?怎么看不见?放开口塑料袋变扁了什么东西跑掉了,怎么用手抓不住?”通过幼儿的亲手实验使他们感觉到了空气的存在,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动脑对感性经验进行分析、综合就可以概括出空气的性质。可见让幼儿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思考力,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