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说,战争能激发音乐家的艺术灵感,许多音乐作品都是受到了战争的启示而诞生的,从瓦格纳、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到布里顿、肖斯塔科维奇,众多古典音乐大师都把战争中的英雄、暴力、牺牲和恐惧表现在音乐中。悼念战争中逝去的亡魂,同时也向世人传达战争的恐怖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相反,瓦格纳、贝多芬一辈更乐于歌颂战争,其代表作有《尼伯龙根指环》、《英雄》交响曲、《1812序曲》等。
在战争题材上,我认为电影比舞台戏剧更具表现力。屏幕上再现了烽火连连的战争场面。战争片的音乐也在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二战期间,形成了全球性战争电影的抢拍热潮,而片中许多雄壮的军歌进行曲以及气势磅礴的电影音乐也成了不朽经典。
有人认为战争根源于人口增长快于生产的增长,把战争视为人口的“调节器”。在战争中最容易失去的是什么?不是弹药,而是人类的生命。可这世界上又有什么会比人的生命更宝贵呢?
以二战为例,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约占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伤亡人数达5500万以上,其中苏联损失2700至2800万,中国都超过2000万,德国800万,波兰600万,日本300万,直接物质损失价值4万亿美元以上。
1.《拯救大兵瑞恩》(战争与人性)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拯救大兵瑞恩》,以类似史诗的方式来呈现战争的庞大场面,他不美化任何画面,反而直接、赤裸地将二次大战中诺曼底登陆战的惨烈情况让已经远离那个时代的我们清楚地看到,当你从银幕上看到各种怵目惊心的镜头而感到战争的残酷的时候,你会对战争的行为感到不耻;当看到约翰米勒上尉与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而流泪时,你将会对人类心中的善感到骄傲,这正体现出了这部电影的价值,亚里士多德所说戏剧的净化作用就在于此。
这些低缓、沉重的音符,是埋藏在底下的却是对所有阵亡将士的礼赞。铜管与定音鼓,营造出送葬进行曲般的感觉,10首曲子都围绕着《阵亡将士礼赞》的主旋律作变化,庞大的管弦乐团,更衬托出了史诗般的感觉。心中深深的感动与音乐形成了共鸣。
这是一首经典老歌,创作于六十年代末,当时的背景是越南战争。歌曲以一位在战火中亡故的普通士兵的口吻唱出,意境深邃。歌中,“Parsley、sage|、rosemary and thyme”—“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反复加入,像远处的钟声。山野的芳香飘过庄稼和村庄。而成千上万的士兵却战死沙场,再也无法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
其他相关音乐作品:《啊朋友,再见》
种族、博爱—《辛德勒名单》
海报:
从暗红色的衣袖中伸出一只柔弱的小手,上方有一只显然是男性的大手,正在坚定、有力地挽起这只小手。凸现在这寓意深刻的背景之上的,是老式打字机透过一条仿佛浸染过鲜血的色带打出的名单……(www.xing528.com)
音乐:
这部影片的配乐也是近年来少见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之一,作者约翰.威廉姆斯在创作中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的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风格上,采取了浪漫派音乐的传统写法。演奏者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他也是犹太人。
《辛德勒名单》配乐的主题(The Main Theme)结构完整,是复三部曲式。在短短的忧伤的引子之后,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这贯穿在全片中的哀婉动人的旋律,完全游离于画面之外,从宏观的角度刻划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路历程。主题在高八度上以明亮的音色反复和扩充之后,进入中间段。小提琴在低音区继续倾诉着,听众可以想见演奏者此刻灌注在弓弦上的激情——小提琴家帕尔曼所属的整个犹太民族的那种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主题在高音区上热烈地再现,最后消失在竖琴深情的主和弦分解音型上。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小提琴)
片尾,当辛德勒的犹太人获得自由之后随着欢快的合唱,共同走向一个明朗的世界,影片渐渐变为彩色,字幕出现“辛德勒的犹太人活在今天”,紧接着旋律急转直下,小提琴奏出辛德勒的主题,画面是这些今天尚在世的犹太人轮流走过辛德勒墓碑堆砌石头表示纪念的镜头,与音乐相配,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尤其是小提琴忧郁低婉的音调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愈发地感到今日的阳光是多么的可贵……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钢琴)这一段音乐奏起时,影片出现结束字幕,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银幕的背景是无数犹太人的墓碑不断滑过,钢琴的音调与小提琴相比却增加了一分温暖的感觉,更适合放在今天人的心中,这是一缕饱经风雨后人类成熟的思绪……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将公元十三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以宏伟壮阔的气势为影片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苏格兰的山脉、森林和村庄,凄婉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贫困痛苦中发出的反抗的凄厉的呼号,人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和历史。
配乐a:
影片的音乐出自大师詹姆斯.霍纳之手,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韵味独特,给人印象深刻。这一段是华莱士主题,轻缓而不失从容,平和而不乏刚劲。
配乐b:
这段音乐取自华莱士就义一段,是一段非常有特色的配乐。当刽子手逼迫华莱士开口求饶时,背景音乐过门以低缓的旋律反复单调出现,给人们一种异常压抑的感觉,整体气氛十分沉闷。同时,又好像是华莱士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时正孕育着全身的力量。渐渐,音乐呈现爆发前的低沉,随着华莱士喊出“Freedom!”(自由),音乐也同时爆发,达到高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之后,就是荡气回肠的弦乐组合回响在空中,英雄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使人肃然。突然,旋律一转,一组温暖的女声合唱悄然出现,好似来自天堂的声音,这是美伦的主题,画面上,刽子手的斧头正在落下,华莱士侧首似乎在人群中看到了美伦妻子飘然而至,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天衣无缝,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感情。
用音乐所贯穿的是苏格兰人心中爱与自由的信念,威廉·华莱士因这个信念而拥有勇敢的心,而这也许是苏格兰人,以至整个人类的永恒信念,因而这样的音乐,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