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孩子的童心是很柔软的,稍不注意就会被岁月磨得粗糙而坚硬。家长要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小事上不失时机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爱心。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养老院里住着一位老奶奶。据说,她一共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子女从来没有看望过她。
有一个和她关系比较近的老婆婆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老人便断断续续地说了出来:
我娘家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因此,结婚之后,我便很瞧不起婆家这边的人,对待老人经常出言不逊!我还对孩子们说,这么穷的人不配当奶奶!后来,我老公和公公有一次出去办事的时候出了车祸,两人撒手人寰,公公去世后,婆婆得了半身不遂,没过多长时间,婆婆就去世了。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发现,他们似乎继承了我的这个特点——厌恶老人!尤其是我女儿,更是如此。人们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可是,我女儿不仅对我不闻不问,还挑唆几个姐弟不管我。(www.xing528.com)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是我自己造成了今天的这个局面。后来,在最小的女儿结婚之后,我便让自己住进了养老院。我知道,他们不孝顺,可是也不能全怪他们,都是我自己种下的恶果,当然得自己承受!
在我们身边,有些孩子没有爱心,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会。为什么?因为,他们看多了家长对老人的虐待。如果像故事中的这位老妇人一样,如何来要求自己的子女?如果家长对老人都不管不顾,孩子怎么会有爱心?
爱心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爱心,没有人与人之间发自肺腑的关爱,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进步。拥有爱心不仅会使世界变得美好,而且也更有助于人自身的身心健康。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家长是最直接的爱心传播者。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