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课程模式教育活动设计的优化方案

学科课程模式教育活动设计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1.教育活动设计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学科课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必须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着眼于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而整体的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也应当是全面而综合的,既包括幼儿在身体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幼儿在智能、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它们应当是以一个合理而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之中的。

学科课程模式教育活动设计的优化方案

学科课程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性,共同构成了学科课程区别于幼儿园其他课程的特点。因此,以学科课程模式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科课程的长处,避免其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有意义。

(一)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

1.教育活动设计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

在学科课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必须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着眼于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而整体的发展。具体而言,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活动设计应当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应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成熟程度及可接受水平为基础,既不任意拔高,也不盲目滞后。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和已有的“内部结构”出发,既要照顾到幼儿现实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长远发展的需要和价值,以促进幼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使之保持在维果茨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指教育活动的设计也应以促进幼儿发展为落脚点,应当始终贯彻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无论是在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等各个层面,都要以如何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依据和准则。当然,这种发展也应当是全面而综合的,既包括幼儿在身体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幼儿在智能、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它们应当是以一个合理而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之中的。

2.教育活动应面向全体幼儿兼顾个体差异

在学科课程中,教育活动可以以全体、小组和个体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虽然,教师预设的教育计划不可能完全与幼儿个体需要相符合,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任务分析和悉心准备,努力使教育活动与群体幼儿的需要相符合,并兼顾个体幼儿的需要。比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小鸡、小鸭的比较观察活动中,“介绍各自所带的食物”“小鸡、小鸭的比较观察”“观看小鸡出壳的录像”采用集体大组活动,而“给小鸡、小鸭喂食”“观察小鸭游泳”“分享小鸡、小鸭的趣事”则采取小组活动进行。这样的安排较好地兼顾了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和需要。

3.教育活动应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在学科课程中,教育活动既可被视为一种认识活动,也可被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是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主体。对于教师来说,在教育活动中应坚持遵循和体现以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规律,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形式的安排方面注重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为幼儿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探索的、可供幼儿自由交流和操作的环境与材料,来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作用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并在幼儿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能力。在突出幼儿主体性的同时,教师应适时、适地、适宜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对教师介入角色的定位和把握。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师幼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可以是“指导性的互动”,也可以是“引导性的互动”和“中介性的互动”,在与幼儿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及支持者。(www.xing528.com)

(二)教育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好发挥学科教学的教育作用,运用这种课程模式时应注意:

(1)加强各科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高幼儿整体教育的效益。

(2)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两者之间关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真正把幼儿置于学习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

(3)改变“重智轻德”“重课轻娱”的倾向。明确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方式。教学应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确立学科教学目标、计划、任务。由于学科课程模式采用学科教学,所以运用这种课型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各学科自身规律和幼儿认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落实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