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是指为了教学的需要,将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种依据教学理论组织完整体系的科学知识,称之为学科。学科体系不同于科学本身的体系,它既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能达到学校教学的目标。总之,学校所选教的内容应是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这些内容是比较稳定的。
(一)学科课程的含义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即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是幼儿园以某一学科知识为基础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课型。它充分体现了学科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各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幼儿园通常将课程分为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美术6门学科。通过对幼儿实行这6门学科教育,来完成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一律实行分科教学。1952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各班的教育要点以及6科的教学纲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颁布了《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分为:计算、音乐、美术、体育、常识和语言6科。1981年,我国对沿用的苏联分科课程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把幼儿园教育内容调整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8个方面,并编写了7种教材。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园学科课程按5大领域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
(二)学科课程的特点
学科课程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它的特点是以各科知识内容为纲,科学知识编排比较全面系统,这样根据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幼儿可获得某一阶段上相对较全面、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在接受各科教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在某一方面获得长足发展,进而获得更高水平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1.学科课程的优点
(1)学科课程充分体现了各学科本身的规律特点及各学科的教学规律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2)学科课程注重传授给幼儿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对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要求。
(3)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并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www.xing528.com)
(4)学科课程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智力因素。
(5)学科课程教育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评价简易,学习内容强调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
(6)学科教学的教材统一,便于教师的组织和控制;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中心。
2.学科课程的不足与局限
(1)学科课程把幼儿园上课作为主要的教育活动,单纯变成知识、技能教育,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小学化的倾向。
(2)学科课程主要根据学科本身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忽视了幼儿本身的需求、兴趣、经验等心理特点;过分注重幼儿学习的结果,忽视幼儿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
(3)学科课程过于重视学科内部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割裂了知识的整体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幼儿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造成幼儿缺乏对世界的整体认识以及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4)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讲授,只重视研究教学方法,不重视研究幼儿的认识能力和学习特点。
(5)强调整齐划一,不重视个别差异,不能因人施教,不能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