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教育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表现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即是美英教育改革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评价方式。作品取样系统(Work sampling system)就是表现评价中的一种。它以教师在日常情境中观察儿童积极从事与创作作品的经验为基础,提供一套方法来认识及监督孩子在社会、情绪、体能及认知方面的进步与成长。作品取样系统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的麦索尔斯(Meisels.S.J.)与其同事研发而成,是专门为幼儿园和小学设计的儿童学习发展评价系统,在美国已有相当多学区的学校与幼教机构使用这套评价系统。
(一)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和实质——表现评价
表现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和实质。表现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评价方式。近几年来,表现评价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现评价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的评价情境
真实指的是评价背景与生活背景的接近程度,即对儿童的评价或者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或者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评价从与儿童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取材,这样可自然引发儿童的兴趣,能促使儿童尽其所能地表现,达到了解儿童实际发展水平的目的。真实的评价关心的是评价的表面效度,即该测验从表面看能否达到测验目的,儿童对内容是否有兴趣,是否能激发儿童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等,而这些正是标准化测验无法解决的问题。
2.反映儿童的综合智能
表现评价鼓励儿童自己主动建构答案,在评价过程中运用高层次的思考智能,表现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建构合乎自己认识的、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答案。与传统的评价不同,表现评价很注重儿童活动的过程和作品,活动过程能展现儿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高层次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创造力等),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3.评价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表现评价往往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例如,采用教室观察的评价方法,其评价过程就与教学过程具有统一性。不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主要与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相关。
(二)作品取样系统的基本内容
在作品取样系统中,教师对收集的评价资料及对幼儿整体表现的评价,一年要整理三次(学期开始、学期结束、学年结束)。作品取样系统的评价包括3个基本部分:发展指引与发展检核表、作品集、综合报告表。
1.对儿童的观察:发展指引与发展检核表
发展指引与发展检核表是一个系统的观察架构,它们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既全面又符合儿童发展的“图像”——告诉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期待儿童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而且还提供了观察的“镜头”——让教师透过这个镜头仔细地观察儿童,判断他们的发展与成长。
发展指引提供了儿童在各发展领域的评价指标,指标呈现出对各年龄段儿童适宜的期望。发展指引将每一特定的技能、行为或成就以一句“表现指标”来呈现,在每一个“表现指标”后,针对该指标对幼儿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列出几个表现或行为的例子(举一些儿童可能会展现的技能、知识、成就的方式,但这些例子不代表儿童的全部,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更适合自己课程的例子)。
以下是某小班“个人社会性发展”领域的一项发展指标的具体内容:第一行为“表现指标”,其下是对“表现指标”的分析、举例。
对自己正在发展的技能有信心
3岁的幼儿通常觉得自己很能干,有能力做熟悉的事情,也带着这样的感觉到幼儿园。但是,学校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场所,幼儿可能对进入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到犹豫。3岁幼儿展现出对幼儿园感到熟悉的例子包括:
•加入娃娃家游戏(通常进行平行游戏)。(www.xing528.com)
•坐下来吃点心,并与其他人交谈。
•选择个人的活动,如拼图、帮忙喂教室里的小动物。
•逐渐增加参与活动的种类与层次。
发展检核表是收集、组织及记录教师观察结果的工具。发展检核表采用等级的方式进行评价,所用的评定等级分为三级(尚未发展、发展中、熟练),分别代表儿童在各项“表现指标”上的发展程度。
2.儿童作品的收集:作品集
作品集是作品取样系统评价儿童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有关儿童思考和学习的质性资料,通过有计划地收集可以展现儿童努力、进步与成就的作品,来呈现每位儿童的特点以及进步情况。发展检核表广泛地记录了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学习发展情况,而作品集则对儿童的作品及作品的特性与品质进行更深入的“描绘”。
作品取样系统按照儿童发展的不同领域(如社会、语言、艺术等),以结构性的方法来收集各个领域的两种不同特点的作品:核心项目与个人项目。
核心项目用来展现儿童纵向的成长以及儿童在各个课程领域的一般发展水平(即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水平)。核心项目中作品的收集要根据每个发展领域中事先拟定的学习指标来挑选,教师要事先决定这些学习指标,且一整年都不能随意更改。一般每一领域选择反映两个学习指标的核心项目,虽然这两个学习指标无法覆盖一个完整的领域,但如果选择两个以上的学习指标,作品集就会因为作品过多而无法整理。学习指标指导作品的收集工作,它的选择应根据每一个幼儿园的课程与儿童的特性来决定。
有效的学习指标应符合以下5个准则:它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具有代表性,足以呈现儿童随时间推移而取得的进步;与所有儿童都有关系;能反映概念或过程,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内容;用作品集来呈现比检核表更有效。例如,一个幼儿园老师在语言领域确定了“用口语表达意思并让他人了解”和“使用符号(如符号、绘画、字)来沟通想法”两个学习指标,而在艺术领域确定了“运用艺术(美术、舞蹈、音乐)表达想法”和“参与戏剧活动”两项指标。
个人项目呈现每个儿童的特性、学习风格、优点,以及对各领域智能的统整程度。每一领域的个人作品一般为5个。收录的这些个人项目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能反映个人特殊的兴趣和才能;能展现儿童个人的学习方式;能记录个人重要的成就;能显示统整的技能。个人项目不一定限于单一领域。例如,一个大班正在开展“我家附近”主题活动,班上的儿童建构了一个房子、学校、商店和游戏场的模型,他们的模型反映出儿童的数学能力、社会文化知识、艺术技巧、计划及合作的技能。在此活动中,模型制作过程的照片与模型完成时的照片,加上儿童对这个方案的反省,即可成为该班幼儿的一份个人项目。
3.儿童发展的总整理:综合报告表
综合报告表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儿童在每一个领域的表现与进步,一年填3次,每次有3张,一张给家庭,一张给学校,一张由教师保存。在填写综合报告表时,教师要运用发展检核表及作品集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做出有关儿童表现与进步情况的评定。综合报告表在纵向上表现了教师想要评价的幼儿发展情况的具体维度(如在个人与社会发展领域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控制、学习方式、与他人的互动及冲突解决几个方面),其横向的填写内容有四部分。前两个内容是简要展现发展检核表和作品集对儿童的评价,以“达到期望”“需要发展”两个等级来判定;第三个内容是展现儿童的进步,有“达到期望”“异于期望”两个等级;最后,备注栏提供空间让教师用文字具体说明儿童“需要发展”的理由、注明儿童在每一领域的特殊长处,若儿童的进步是“异于期望”,还要进行说明,并描述帮助儿童发展的计划。
(三)对作品取样系统的评论
首先,与现有的幼儿评价体系比较起来,作品取样系统的评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注重评价儿童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评价与教学的有机联系,而不是脱离或中断教学过程;能注意到儿童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评价幼儿的知识技能;它促使教师了解与认识儿童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并加以鼓励,而不以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区分成就高低;它促使儿童与家庭都积极地参与评价的过程。
其次,作品取样系统的评价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评价框架,使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既全面又深入。它所提供的结构性评价框架,以多样化的方式记录了儿童在不同时间里多个学习领域的技能、知识与综合能力。在作品取样系统中,发展检核表以儿童的发展知识与国家课程标准为评价准则,观察记录儿童在各个方面的成长;作品集以视觉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儿童各类作品的品质以及儿童的进步;综合报告表则将上述资料统整于一张精确的报告表,报告儿童在不同发展领域的发展水平、进步情况、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此外,作品取样系统还是一个弹性的评价架构,不仅可以协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评价,还鼓励教师设计一套能适合自己风格的评价系统。这个评价体系可根据各地、各园、每个教师、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地改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