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报表分析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内容。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等。在分析过程中,结合成本费用特性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应注意相比指标的可比性。相比指标可比的共同基础包括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期和影响指标形成的客观条件等方面。若指标不可比,应先按可比的口径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对比。在用比较分析法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时,有以下几种对比形式:
①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或定额指标对比,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②将本期实际成本指标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成本指标对比,观察企业成本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③以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成本指标对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找出成本工作的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分为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动态比率分析法三种。
(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是先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再用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前期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运用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分析成本报表时,可以利用成本指标与反映生产、销售的生产经营成果指标进行比率分析,计算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从而可以分析企业的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100%
(2)构成比率分析法(又称比重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来分析其构成内容的变化,以便进一步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变化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如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率相比,计算其占总成本的比重,确定成本的构成比率,然后再将不同时期的成本构成比率相比较,掌握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动情况。
直接材料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比率=直接材料费用÷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比率=直接人工费用÷产品成本×100%
管理费用与期间费用的比率=管理费用÷期间费用×100%
(3)动态比率分析法(又称趋势比率分析法)
动态比率分析法是将不同时期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求出比率,据以分析指标的增减速度和变动趋势,从而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不足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计算时采用的不同基数,动态比率又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两个指标。在进行不同时期的同类指标动态比较时,本期的实际指标与固定不变的某期的基数指标进行对比,称为定比,求得的指标是定期比率,也称定基指数;本期实际指标与上一期的指标进行对比,称为环比,求得的指标是环比比率,也称环比指数。
定基比率=分析期指标数额÷固定期指标数额
环比比率=分析期指标数额÷前一期指标数额
3.因素分析法
企业的各项成本指标中有些是综合指标,其结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具体测定各个因素对综合指标的不同影响。
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的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1)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
①指标分解,列出关系式。将综合经济指标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各个因素,并按一定顺序排列,确定综合经济指标与各个因素的数量关系式,确定综合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总体变动程度和变动方向。
②依次替代,比较替代结果。以计划数为基础,依次、逐个将每个因素的计划数替代为实际数,一直替代到指标全部为实际数;将每次替代的结果与替代前的指标数据相比较,差额即为该因素变动对综合经济指标影响的数值,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计算每个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数值,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计算每个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时应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③综合影响数值。将各个因素变动对综合经济指标影响的数值进行累计,与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进行核对,验证分析的结果。
(2)因素分析法关系式
假定某一综合经济指标Y受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其关系式为
Y=A×B×C
计划指标:Y0=A0×B0×C0
实际指标:Y3=A1×B1×C1
Y3-Y0即为分析的对象;那么,A、B、C三个因素对指标Y变动的影响的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次以A1替代A0,B0、C0不变,则Y1=A1×B0×C0;
第二次以B1替代B0,A1、C0不变,则Y2=A1×B1×C0;
第三次以C1替代C0,A1、B1不变,则Y3=A1×B1×C1;
则Y3-Y2为C因素变动对整体指标Y的影响;
Y2-Y1为B因素变动对整体指标Y的影响;
Y1-Y0为A因素变动对整体指标Y的影响;
最后得到(Y3-Y2)+(Y2-Y1)+(Y1-Y0)=Y3-Y0。(www.xing528.com)
(3)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现在举例说明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例13-1根据甲产品的下列资料,分析该产品1990年销售利润的完成情况,计算影响销售利润的各因素单独变动对销售利润指标的影响数,如表13-1所示。
表13-1 成本分析资料表
销售利润=销量×[单价×(1-税率)-单位成本]
影响销售利润的因素的替换顺序是首先换销量,其次换成本,再次换单价,最后换税率。这也是按照企业对各因素的可控制性来排列的。
一般来说,企业要扩大利润,首先要扩大销量,其次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价,而税率则是不可控的。
计划期销售利润=100×[2000×(1-10%)-1500]=30000元=N;
实际期销售利润=80×[2200×(1-15%)-1450]=33600元=N';
N'与N差额=33600-30000=3600元。
①首先换销量:N1=80×[2000×(1-10%)-1500]=24000元。注意销量为实际期数据,其他三者为基期数据。
N销量=N1-N=24000-30000=-6000元。
②其次换成本:注意销量和成本均为实际期数据,其他二者为基期数据。
N2=80×[2000×(1-10%)-1450]=28000元;
N成本=N2-N1=28000-24000=4000元。
③再次换单价:注意销量成本和单价均为实际期数据,税率为基期数据。
N3=80×[2200×(1-10%)-1450]=42400元;
N单价=N3-N2=42400-28000=14400元。
④最后换税率:N4=80×[2200×(1-15%)-1450]=33600元;
N税率=33600-42400=-8800元。
差额=N'-N=N销量+N成本+N单价+N税率=-6000+4000+14400-8800=3600元。
知识点拨
不管经济指标的表达式是一个什么样的代数式,只要给出了替代的顺序,就能够应用连环替代法去进行财务分析。注意,所有替换的因素前面的因素都要保持实际水平,而排在它后面的因素都要保持基期水平。一些财务管理学教材在介绍连环替代法时,用的表达式是N=ABC。这会使有些读者误以为只有乘积关系才能用连环替代法,加减关系或者是括号套括号关系就不会用连环替代法了。
4.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是从因素分析法简化而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额,直接计算各个因素对综合指标差异的影响的数值的一种技术方法,用以确定各个因素变动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前面因素的实际数×该因素的变动程度
=(实际数-基数)×后面因素的变动基数
例13-2某企业201×年9月份某种材料费用的实际值是9240元,而其计划值是8000元。实际值比计划值增加1240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可以先将影响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的因素分解为三个,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现假定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13-2所示。
表13-2 材料费用的影响因素及数值情况表
根据上表,材料费用总额实际值较计划值增加了1240元。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影响材料费用各因素的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计划值100×8×10=8000(元); (1)
第一次替代(产品产量因素)110×8×10=8800(元); (2)
第二次替代(单位材料消耗量因素)110×7×10=7700(元); (3)
第三次替代(材料单价因素)110×7×12=9240(元)。 (4)
由于产品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2)-(1)=8800-8000=800(元);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节约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3)-(2)=7700-8800=-1100(元)。
材料单价提高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4)-(3)=9240-7700=1540(元)。
综合这三个因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800-1100+1540=1240(元)。
由于差额分析法计算简便,因而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影响因素只有两个时更为适用。差额分析法是因素分析法计算方式的简化,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独立的方法。
拓展阅读
成本报表分析方法还可以采用整体分析方法,整体分析方法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种。①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成本情况的信息(特别指成本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种成本状况的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对比,研究企业经营业绩或成本状况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②垂直分析法。垂直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成本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某一项目与总体之间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③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成本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