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和美国的对比之中,中国变得更有定力、更有信心、更有优势。这也引发了我们对2020年整体策略的重新思考:在过去的3—5年里,我们是不是经历了比较多的改革阵痛?但是在未来的一两年里,我们是不是即将迎来改革红利周期的开始?中国的改革启动早、效率高,比较明显的改革是从2014年开始,特别经过“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改革已经持续了5年。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海外国家的结构性改革还没有开始。所以我们看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改革红利释放周期有可能更早启动,2019—2020年可能是这个周期启动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改革驱动下的转型。我们认为可以用三个数字来概括过去10年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这三个数字分别是15,8,6。15%是M2的增速,8%是经济增速的平均值,而6%是信贷的利率。未来10年,我们认为中国新的增长模式可以概括为新的三个数字,分别是7,5,3。M2的增速逐渐匹配经济增速7%,GDP增速中枢回归到5%,企业融资利率持续下降到3%。
转型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体现为降利率、增业绩和扩估值三方面。这三个变动都是大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是资本市场巨大的空间的开始,而改革创造的红利可能超过过去10年。未来我们大概有5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汇率的贬值空间逐渐缩小,甚至在2020年改革红利周期开始之时,有可能会出现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升至6.8~7.0;第二个判断是改革红利周期之下,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调,我们估计在未来,企业融资成本还会有进一步下调的机会;第三个判断是地产行业有明显的去周期化的特征,房价可能不再持续上涨,和利率的敏感性正在脱钩;第四个判断是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超级企业的浪潮将会到来,目前中国超级企业还不是太多;第五个判断是股票的机会正在逐渐出现。
短期看经济数据确实让人有所担忧:工业增加值落入5~10年以来的最低值,最新的数据已经滑落到6.0~5.0的水平,增速确实在放缓。而在变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关注更大的背景。在朝着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这条路上,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可能在走同样的道路。图5-3反映了美国和日本的发展道路,横轴是人均GDP的水平,纵轴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国家在人均GDP低于1万美元的情况下都经历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也就是中国现在的水平),我们看到各国的经济增速都在下降,但增长质量在提高。
图5-3 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中国、美国、日本
资料来源:万得。
质量提高反映在哪儿?反映在人均GDP的提高上。日本经过20年的发展,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高到现在的接近5万美元;美国经过50年的发展,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高到现在的6万美元。我们认为,中国接下来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朝着高质量发展虽然不一定是原创的道路,但一定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不同省份的数据也显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把30多个省份放在一起来看,图5-4是2010年的情况,图5-5是2018年的情况,一个特点是经济增速越来越低,但人均GDP越来越高,大家都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走。这种变化在未来10年会体现出来:M2增速匹配经济增速,从15%降到7%,GDP增速从8%降到5%,融资成本从6%降到3%。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政策所倡导的方向,我们觉得这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图5-4 2010年中国各省份人均GDP与增速
资料来源:万得。
图5-5 2018年中国各省份人均GDP与增速
资料来源:万得。
表5-1 中国经济增长中枢调整
资料来源:万得。
2019年上半年出现了个别银行的风险事件等等,这让我们发现去杠杆的风险正在形成,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减小,尽管后来逐渐改善,但整体上它对实业端的影响也在慢慢体现。
相关风险事件从好的方面来看,确实打破了刚性兑付,出现了利率市场化和风险市场化的特点。但是从不好的方向来看,我们确实看到首次违约主体数量在2018下半年和2019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这种变化使得整个社会融资更加困难,结构性变化越来越突出。
那么往后看,我们为什么觉得改革红利周期正在开始,改革阵痛正在告一段落呢?从整个供给侧改革来看,起点是产业端的供给侧改革,2016年开始过渡到金融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再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开启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从这个角度来看,好像供给侧改革走在前面的领域已经画上逗号或者句号,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很多已经实现了目标。
金融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推行最快的阶段也即将告一段落。改革的阵痛很多,包括对地产的改革、基建的改革、扩张型货币政策的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的不力。但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红利也体现了更多,基建和房地产的改革使得大家不再追求泡沫,开始变得更有活力,经济的高速增长变成了产业的快速升级。在资本市场领域,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回归主业,开始推崇产业升级。我们的未来来自产业的主动性,而不再来自资产价格泡沫,这个方向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逆转。
表5-2 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改革红利
资料来源:万得。
在全球负利率时代,在很多方面,我们有巨大的空间。中美的短端利率水平是接近的,但长端利率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超过180基点的利差。我们认为中国一定会实现巨大的政策空间红利,而这一点是美国所没有的。
中国的贷款利率,从图5-7中可以看到,在美联储加了很多次息之后,中国贷款利率仍然高于美国企业贷款利率接近50基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利率的下调在长端是有空间的,在短端空间不大,但在金融市场的调节下,贷款利率有持续下调的空间。这可能是改革红利周期开始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即降利率。
资料来源:万得。
图5-7 LPR调降开启利率并轨进程
资料来源:万得。
第二个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增业绩。供给侧改革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从我们跟踪的行业来看,A股上市公司2/3的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之后出现了集中度全面提升,只有1/3的行业仍然处于分散化状态。供给侧改革使得行业集中,利润提升。从我们跟踪的创业板和主板数据来看,20%的头部企业获得了全行业60%的利润,剩下的80%的企业分到的只不过是剩下的40%,所以改革的红利也极有可能反映在利润上,包括带动一些行业的快速扩张。图5-8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案例,从2009年到现在,只有三家企业出现了100倍的上涨,50倍的上涨有10家,10~50倍的上涨有116家,但大多数公司,无论是盈利还是估值,都没有扩张。
图5-8 2009年至今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市值增长倍数分布
资料来源:万得。
注:统计样本为纳斯达克全部上市公司,计算值为2009年(含2009年后上市公司)至2019年8月2日各公司的市值增长率。(www.xing528.com)
所以,盈利的头部效应极有可能在改革红利释放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盈利的空间来自哪里?来自新技术、新内容。新技术上,5G打开了想象的空间,连接的设备数从4G时代的10亿台上升到千亿台。在不同的时代下,我们看到4G、3G、2G,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都创造了巨大、伟大的企业。根据华为的估计,5G创造的空间大约是4G时代的5倍左右,它改变的一定不仅仅是大家手中的手机形态,同时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需求,增长空间也是巨大的。根据波音公司发布的2019—2039年中国航空业的发展空间:中国市场国际航线市场在一线城市每年只会增长6.4%,而在二线城市每年将增长35%;国内航线市场一线城市每年增长7.4%,主流市场、其他市场每年增长13.5%。所以在GDP增速由6%变到5%的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没有增长,而是很多市场不仅没有降速,相反在加速增长。所以据波音公司的估计,中国可能会用美国一半的时间实现人均里程数翻倍式的增长。我觉得这也是值得大家注意的一些变化。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基建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了,这种认识存在误区。上海作为中国地铁里程最长的城市,有700千米的地铁;而东京作为日本地铁里程最长的城市,有2000千米的地铁,更不要提日本处于地震活跃带。我们对很多事情的想象不能限制于当前的条件,而应该借助资本市场赋予我们的翅膀。
图5-9 2019—2039年中国航空业发展空间展望
资料来源:波音公司。
图5-10 中国可能用美国一半的时间实现人均里程数翻倍式的增长
资料来源:波音公司。
第三个就是扩估值。在过去的高经济增速下,房地产的回报最高,2010年到现在年复合增长率17.9%;而资本市场波动率高达24%,但回报率只有2.4%,这是不合理的。我们觉得未来周期驱动的资产回报率可能大幅下降,高波动资产回报率将上升。这方面我们比美国慢了太多,美国的经济增速是2.5%,龙头公司的盈利增速是10%。中国龙头公司的估值目前来看也是低于海外龙头公司的。
图5-11 2010年至今大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
资料来源:万得、彭博。
注:利率债,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信用债,中证企业债;A股,中证800全收益;港股,HSCEI全收益,调整为人民币计价;黄金,沪金指数;商品,南华商品指数;房地产,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海外资产,MSCI DMTR。
总体来看,对于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开启是极其值得期待的。A股牛市的最长周期是23个月,最大的幅度是6倍。目前比2008—2009年的幅度要小、周期要短,比2014—2015年的周期也要短,更不和2005—2007年相比。所以,红利的释放不仅仅来自业绩,不仅仅来自估值,也来自改革周期红利的开始。
最后简要地汇报一下我们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展望。第一,汇率贬值空间缩小。之前可能是7.2左右,现在可能会逐渐缩小,未来在改革红利周期下也有可能升值到6.8~7.0的水平。第二,利率在未来仍有降息空间,以对应经济增速的逐渐下行。第三,房地产的去周期化。图5-15展示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房价的波动。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一轮周期里面,在2014年前后,一、二、三线城市所处的波峰是一样的,同涨同跌。什么东西对全国的影响是一致的呢?利率。利率的上升和下降,货币政策的上升和下降,对全国都一样。但是在2016—2017年,一线城市对利率依然极其敏感,该上升的时候上升、该下降的时候下降;而二线和三线城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周期性不再同步。周期性不再同步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交易市场,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抵押品市场。未来房地产交易会进一步快速回落,成为一个纯粹的抵押品市场。
第四是超级企业浪潮。千亿市值以上的企业,中国只有78家,美国有565家,差异是非常大的,未来的空间极有可能孕育在科技和泛消费领域。股票市场极有可能出现长周期的股票,这些股票极有可能出现在消费、技术等领域。
图5-12 历史牛市沪深300涨幅和持续时间(月)
资料来源:万得。
图5-13 2011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平稳
资料来源:万得。
表5-3 中美不同市值区间上市公司估值对比
资料来源:万得。
注:PE为利润收益率,PB为平均市净率。
最后是可能出现长周期牛市起点。从海外经验来看,资管业,包括银行的资管,未来应该持续增加对权益市场的投入,从2%~3%上升至20%~30%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改革红利周期的开始是新一轮资本市场周期的开始。我们可能站在新一轮起跑线上,不能缺乏对更广阔市场的想象。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图5-16的左下角,相反,我们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
图5-14 历史牛市涨幅和持续时间(月)
资料来源:万得。
【注释】
[1]National Strategic Overview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2]National Strategic Plan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3]National Quantum Initiative Act.
[4]转载自桑德拉·希普《全球金融中的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5]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就是消除利率管制。信贷控制工具目前已很少使用。
[6]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18da/2012-08/29/content_1571515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