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划经济时代的资产管理之发展空间

计划经济时代的资产管理之发展空间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中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占比在90%以上。这一时期,居民基本没有财富积累,资管更无从谈起。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为人口红利释放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在价格双轨制下,计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数倍于计划内,拥有一定资源的“倒爷”赚得了第一桶金。这一阶段社会通胀水平比较高,老百姓资管主要是靠存款储蓄和实物积累,少部分人会持有国库券。

计划经济时代的资产管理之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占比在90%以上。除了公私合营的原私营企业主、居民储蓄存款获取定息之外,工业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度确定收入,农村公社则按出工情况厘定工分,居民收入差距不大。由于从1953年起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人均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这一时期,居民基本没有财富积累,资管更无从谈起。

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为人口红利释放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条件。1981年,国有企业改革在山东省试行,贯彻以税代利、盈亏包干、按劳分配的原则,划分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同职工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之后迅速在全国推广。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从1985年开始,以放为主、调放结合的全面性价格改革在全国推进,主要包括放开绝大多数农产品购销价格、放开轻工业品消费价格、放开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一时期,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工资收入持续改善;国家发展重心转至轻工业,居民消费持续释放,各地纷纷上马或转型消费品制造业,造成投资过热和生产资料缺口加大。(www.xing528.com)

在价格双轨制下,计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数倍于计划内,拥有一定资源的“倒爷”赚得了第一桶金。这一阶段社会通胀水平比较高,老百姓资管主要是靠存款储蓄和实物积累,少部分人会持有国库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