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戏剧冲突,人们自然会想到一场吵架或打架,但是“如果两个人为一件什么事争吵起来,这里不仅没戏,也没有一点戏剧性的因素,但是当争吵双方都想占上风,力图触痛对方性格的某些方面,或者弹动对方脆弱的心弦,从而表现出了他们的性格,并终于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这才算是有戏了”[11],这样看来,戏剧冲突指的是人物之间性格冲突,人物性格是在戏剧冲突发生发展过程中展示出来的,通过戏剧冲突来解读分析人物性格冲突也是最好的方法,我们来看《雷雨》(节选)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
周朴园 萍儿!没有你的话。(低声向大海)你就这样相信你那同来的几个代表吗?
…………
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低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他们怎么会不告诉我,自己就签了字呢?他们就这样把我不理啦。
周朴园 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
…………
鲁大海 (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别说了,走吧。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
鲁大海 (对仆人)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我们看到周朴园用“复工合同”来触痛鲁大海性格上的亲信别人、天真傻气以及不妥协和有骨气,特别是周朴园对鲁大海说的“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使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一个父亲教训不谙世事的儿子,而不是对一个来讨要公平的工人代表;鲁大海则是用“你的手段”“你的来历”来触痛周朴园的为了钱不择手段、世故老练狡猾的性格。只有这样的争论,才各自都触痛了对方的性格,也才是“戏剧冲突”。以往我们把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解释为阶级矛盾,从而《雷雨》(节选)成了一部社会问题剧,钱理群对此有过纠正[12],如果不管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而是按照简单化的逻辑推理去展开冲突,冲突双方进入尖锐情境之后,当然会针锋相对、不可调和,那我们就看不到周朴园对周萍的两次过激行为的制止——“没有你的话”“不许多说话”,看不到周朴园对鲁大海揭露的置之不理,更看不到三个工人代表签字的合同,所以说仅仅是不同观点、不同主张的分歧,即使它涉及思想路线、世界观、方针政策等社会问题,还不能说是真正的戏剧冲突,真正的戏剧冲突是人物性格的冲突。
文学界、戏剧界对于“戏剧冲突”的研究止于“人物性格冲突”,擅长分析“人物性格冲突”,语文教师擅长分析“人物性格”,但怎么分析“戏剧冲突”却是语言学界做的研究,主要从话语结构来分析戏剧冲突,最典型的是对周朴园逼蘩漪喝药的话语结构分析[13],语文教师也已经有意识这样做,但缺乏理论支撑,同样我们节选上面一小段进行分析:
T1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T2鲁大海 开除了?!
T3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T4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T5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T6周朴园 你胡说!
T7鲁侍萍 (至大海前)别说了,走吧。(www.xing528.com)
T8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T9周朴园 (厉声)下去!
T表示话轮(Turn),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当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就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结束和下一个话轮的开始。“戏剧冲突”的对话结构,主要是后一话轮对前一话轮的否定、质疑、言及其他构成,这三种类型又反映了“戏剧冲突”的不同激烈程度:由重到轻。例如T2是对T1的质疑,T3是对T1的否定,那么我们可以看出鲁大海对“开除”这件事还没反应过来,所以用了质疑和愤恨的口吻,而周冲则抢断话轮率真地驳斥自己的父亲,在“冲突”程度上比T2更激烈,明显违反了一致准则和礼貌准则(尽量多地与他人一致,尽量少让他人面子受损),也更触痛周朴园的脆弱心弦。T5是对T1的言及其他,“哦,好,好,”是对T1最配合的回应,也最符合一致原则和礼貌原则,看似“冲突”暂缓,但紧接着下面的一句把“话题”一转,从“开除”到“手段”,且鲁大海由被动变为主动,从T6对T5强烈否定看,鲁大海的话题选得非常戳中周朴园的要害,也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T7是对T5的言及其他。鲁侍萍抢断话轮,她是为了缓和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既是对周朴园面子的维护,也是对鲁大海的保护。如果《雷雨》(节选)按照话轮详细地解读一篇,应该也有一些解读的收获,至少从这一小段的解读中,我们知道了周朴园的弱点,周冲的性格。
再来看“戏剧情境”,“戏剧情境”和“小说环境”是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小说环境”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戏剧情境”也一样,必须置于一个戏剧冲突之中,并且始终保持和加强与戏剧冲突的张力。剧作家要把散漫的矛盾现象典型化为性格冲突,并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充分展开,就需要为冲突的爆发提供有力的前提和条件,这个前提和条件就是戏剧情境,具体包括人物之间特定的矛盾关系(前提)、特定的环境和情况(条件)[14],这样看来“戏剧情境”的内涵大于“小说环境”。例如: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吗?
…………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侍萍停)你——你贵姓?
…………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
周朴园 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鲁侍萍 旧衬衣?
周朴园 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 要哪一件?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解读“周朴园”认出“侍萍”之前部分,就应该按照“戏剧情境”来解读:它为后面“侍萍来周公馆目的”的“戏剧冲突”提供了爆发的前提和条件:一方面,只有把三十年前的“侍萍和周公馆少爷的不清不白、最终被周家赶出去并跳河自尽”言说给读者观众,才能揭示出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不准进来、窗户必须是关着的且有侍萍照片的房间,由特定的事件——找哪一件衬衣为导火线,直接让周朴园认出侍萍,最终才引发重逢后的“戏剧冲突”。如果没有“戏剧情境”,没有三十年的恩怨关系,没有当年房间的再现,没有梅花衬衣的戳破,那么“戏剧冲突”如何爆发?同时也让周朴园在认出侍萍前后态度的反差更加突出、更加强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