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痴人与西湖的永恒记忆

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痴人与西湖的永恒记忆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张岱来说,他之写西湖正在于记梦。他实际上是要为西湖立传,给后人留下一幅《清明上河图》,供后人追忆与凭吊。痴趣、痴情与痴梦,这是痴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以上是笔者所撰《湖心亭看雪》的文本细读,在进行文本细读时,笔者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张岱为什么赏的是“夜雪”?

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痴人与西湖的永恒记忆

结尾张岱写道:“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个结尾,看似闲笔,却含义隽永,历来被看作神来之笔。假如没有这个结尾,文章的味道要少很多,只是一篇纯粹的山水小品。有了这个结尾,文章就成了神品,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物中”。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痴”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在《陶庵梦忆》卷七《西湖七月半》中,张岱说:“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西湖七月半,杭人风俗要赏月游湖。平时游湖,杭州人巳出酉归,避月如仇。巳时为9——11点,酉时为17——19点,不待斜月东升,杭州人就要回城,躲避月亮仿佛躲避仇人一般。然而,西湖七月半是不可不赏月的,于是催促舟子速速放船断桥,断桥于是人声鼎沸,一片狼藉,不久又呼啦啦作鸟兽散。等杭人退却,“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根据《西湖七月半》的描述,我们发现张岱的审美趣味,绝非普通杭州人能够消受,因为杭州人要赶着回城,第二天还要忙着讨生活。这种审美趣味,到底是什么呢?张岱在《西湖梦寻》卷一《西湖总记》中这样写道:

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清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馀’,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馀’。董遇曰:‘冬者,岁之馀也;夜者,日之馀也;雨者,月之馀也。’雪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空濛,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5]

这种审美趣味,不求热闹,不求喧哄,相反,张岱喜欢的是秋冬时候的西湖,月夕时候的西湖,雨雪时候的西湖。他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空灵、寂寞的审美趣味。能够领略其中深情的,才是真正的解人。我们因此认为,《湖心亭看雪》其实反映了张岱的“痴趣”,这种“痴趣”,不是一般俗人可以理解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痴情”。张岱在《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中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余友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6]张岱自己呢,“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7]与祁止祥一样,张岱的癖好也甚多。人如果没有癖好,张岱认为是不值得交往的,因为其人没有深情,没有真气。人有了趣味还不够,还要沉迷其中,一往情深,成为独特的癖好。就好比赏雪,现代人大抵满足于在朋友圈中赏个雪、点个赞,要不就是站在窗前或阳台上看雪,能够下楼走到雪地里的人已经少多了,能够带着相机跋涉到风景名胜的就更少了,此无他,因为现代人太忙碌了。崇祯五年的那场雪,想来昔日杭州人都看到了,但是唯有张岱在一个大雪三日的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份痴情,是普通杭州人所无法消受的。出乎张岱的意料,还有两个人和他一样,也满怀痴情地来到湖心亭赏雪。他们不但赏雪,还带来了美酒和酒炉,对美的癖好与痴情,更在张岱之上,怎不让他喜出望外?三人一见如故,会心处不必在远:有酒,有雪,有情,足矣。张岱兴尽而返,曾不吝情去留。若非痴情,怎能结下如此神交?(www.xing528.com)

第三是“痴梦”。对于张岱来说,他之写西湖正在于记梦。张岱在《西湖梦寻》自序中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傒,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于徐,唯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他实际上是要为西湖立传,给后人留下一幅《清明上河图》,供后人追忆与凭吊。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原来天壤之间,自有像张岱一样的痴人。痴趣、痴情与痴梦,这是痴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正是因为这份“痴”,才留下了《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

以上是笔者所撰《湖心亭看雪》的文本细读,在进行文本细读时,笔者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张岱为什么赏的是“夜雪”?(知人论世)

第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里面的“与”字,“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里面的量词。(课文重点)

第三,张岱的五重喜悦。(以意逆志)

第四,文眼“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阐释。(课文难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