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教师来讲,我们认为教学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其实就是对主题的把握与拓展。很多新教师,对于作品的背景、作品的内蕴、作品的情感,都能做到细致的分析。但是一到作品的高潮、作品的关键处,往往显得锤炼不够,所以我们在评课时总觉得不过瘾,差一口气。真正的问题,正是由于对主题的把握与拓展不够,导致整个课堂境界上要略逊一筹,不能给人以感动与哲思。
具体来说,对主题的把握与拓展,新教师的问题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浅表化、简单化和片面化。
第一个方面:浅表化。对于文本主题的把握与拓展,教师的理解流于浅表化,就是说文本的主题本来比较深刻,但是教师的认识较为表面化。我们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尾联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按照常规的解释,是说任凭春天过去,山居秋天也很美,这么美好的地方,王孙啊还是值得留下来。这种解释,就字面意思来讲,也未必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总觉得欠一口气,似乎没有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王维写的是《山居秋暝》,按理应该是沿着秋天的路数一路写下去啊,怎么写着写着,突然跳到春天了,这也太穿越了,违和感也太强烈了。
王维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画家,他的作品常常体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同时,王维晚年还是一个信佛的居士,号称“摩诘居士”。所以我们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能忽略他是诗人、画家、居士这样一个复合体。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有这样一段话: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
这段话,颇有助于理解王维的思想。张彦远认为,王维画画,大多不问四季,画花时常常将春天的桃花、杏花与夏日的芙蓉、莲花画在一幅画面上。别人觉得违和的地方,对于佛教徒王维来说,一点也不违和。
在《山居秋暝》中,王维说“随意春芳歇”,并不是写真正的春天,他是在写“秋天里的春天”。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一种悖论与张力,就好像“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告别的聚会”“早春秋色”一样。《山居秋暝》既写了终南山的静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写了终南山的动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的意思是,终南山太美了啊,你能看到美好的静景,也能看到鲜活的动景,就好比春天的芳华一样,它开一阵,歇一阵,想怎样就怎样,是那么率性。这么美好的地方,王孙啊难道不值得留下吗?也就是说,王维这里其实是用“春芳歇”来打比方,而不是写实。秋天的终南山,就是这么随意率性,它想怎样就怎样。我们认为,王维在《山居秋暝》的结尾,是写意,而不是写形。
第二个方面:简单化。对于文本主题的把握与拓展,教师的处理较为简单化,就是说本来内涵很丰富的文本,教师容易处理得相对简单。比如新教师在教《枫桥夜泊》时,常常会问学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很多学生因为上文出现了“对愁眠”,都会回答满怀愁绪或者恐惧。教师面对这样的回答,很多一般带过了事,缺乏一种纵深的开掘。当钟声传到客船的时候,诗人心中的情感以愁绪为主,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这里仅仅是愁绪吗?有没有诗人对家人的思念,有没有诗人对前途的忧虑,有没有诗人对国事的考虑,有没有诗人对往事美好的回忆,有没有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有没有诗人对远方敲钟人的想象和欣慰?诗人是不是也想到了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换句话说,诗人张继用钟声结束全篇,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结尾,这种开放性结尾,我们处理起来一定不要简单化,而要将其丰富的内涵与诗意挖掘出来。
第三个方面:片面化。对于文本主题的把握与拓展,教师的解读易于片面化,就是说容易割裂文本,只抓住文本的局部信息做文章。我们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新教师在解读时,一般谈到主旨都容易将它归为思乡之作,因为文本中出现了“故园”二字。那么,这首词就只有思乡之情吗?那上阕说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又怎么解释?它其实表现了一个人的果敢与担当,那仿佛是他的宿命,需要他去边塞,无论是戍守,还是后人解说的康熙祭祖,这种宿命不正是古往今来征夫将士的宿命吗?所以我们认为,《长相思》这首词,既有悲壮的担当与宿命,又有温柔的思乡与回忆,它是壮美与静美的统一。如果只有思乡,如果只有悲壮,纳兰性德这首词是无法超越前人的。纳兰的长处在于,他将二者统一了,这就是《长相思》成为名作的原因。(www.xing528.com)
我们认为,新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够避免浅表化、简单化和片面化,一般就能准确把握与拓展主题了。
【注释】
[1]本诗文字从统编教材,分段与统编教材不同。统编教材分为四节,本文依据杜甫诗歌的韵部,将原诗第四节拆分为两节,现全诗共分为五小节。
[2]冯至:《杜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108-109页。
[3]辛晓娟:《杜甫歌行艺术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第66-69页。
[4]吴小如:《吴小如讲杜诗》,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第258-259页。
[5]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第832页。
[6]程千帆:《论唐代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载程千帆著《古诗考索: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第66-67页。
[7]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48-149页。
[8]岳国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Z2期。
[9]选自北京教育学院2015年新教师培训项目学员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