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具有一种随意、散漫、发散、自由表达的特征[38],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正如我们上文所说散文的“不确定性”主题,三种不同的解读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教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确定性”,而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辨”式思维。谢守成、刘丹泠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综述,把主题汇总为“批判说”“成长说”“遗憾说”“追忆说”[39],不管哪种说法更合理,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某说”,合理在什么地方,不合理在什么地方,而不是“一边倒”。分析合理和不合理时不能过分强调整体感知与混沌把握,没有文本细节分析的理解是不可靠的:要根据文本事实、情理与逻辑的一致性原则,进行论证,做出自己的综合判断;然后要对自己的分析、论证与判断进行必要的反思,比如,文本事实有无出入,人物理解是否反人性,推断是否合乎逻辑等。最后,在分析、论证、判断和评估的基础上,给自己的“观点”做出完整而清晰的传达。例如争议最多的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学生容易一边倒地要么支持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批判,要么支持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留念。那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辨地探讨:如果是“批判”,从文中哪儿能分析得出来,如果是“留念”,又从文中哪儿能分析出来,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再反思这样的理解和文本事实有无出入,最后再传达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散文的不确定性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说服学生自己进而说服他人,是为了更可靠的确证与确信。学生的理解并不见得能够超越他人,也未见得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有了这样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经典才能“嵌”在学生的生命之中,成为学生“自我”的经典。(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