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报告的含义
调研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或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材料加以系统的整理、分析,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或分清是非后形成的书面报告,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
调查报告是反映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形式,它通过文字、图表等形式将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读者,调查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等。调查报告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对调查数据的说明,包括对调查抽样、问卷、资料搜集过程、数据编码的说明,以及对数据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结果、调查局限性的分析;二是向调查委托方提交的有关调查问题的分析报告,包括对研究问题的界定、相关文献的讨论、对概念和变量的定义说明,以及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等内容。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需要,还可以有其他划分方法,本书将重点介绍比较常见的分类。
(二)调查报告的分类
1.描述性报告和解释性报告
根据社会调查报告在性质和功能上的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和解释性调查报告。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能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预测需要建立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之上。如果一项调查研究从选题开始,主要是为了弄清现状、归纳特点,则其最终的调查报告形式就是描述性报告。描述性调查报告的特点是描述和概括,主要任务是对所调查主题、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综合性的描述。因此,如果一项调查研究的选题主要是为了弄清现状、归纳特点,重点是要说明“是什么”,则最终的调查形式就是描述性报告。
解释性报告从选题开始,主要是为了弄清现状、找出原因,即说明“为什么”。解释性调查报告的特点是解释、说明,揭示关系和原因,主要任务是用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解释某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分析并揭示某些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一般而言,解释性报告中少不了描述性的内容,但描述只是基础,目的是引出接下来的分析和解释。
就报告撰写的要求看,描述性调查报告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料,注重细节,强调调查内容的详尽性和广泛性,目的是使人们在看完报告后对调查主题和调查对象形成整体认识。解释性调查报告力求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集中在某些要点上重点突破,强调解释的实证性和针对性,人们在看完报告后能够明白其中的要理。(www.xing528.com)
2.学术性报告和应用性报告
调查报告根据研究目的、目标读者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术性调查报告和应用性调查报告。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科学严谨,主要阅读对象是专业人员。学术性调查报告往往通过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者形成专著的方式公布,格式严格、用词专业、行文严谨、结构紧凑。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实际工作需要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具有实效性、通俗性,往往直接针对某一具体现象或者问题,阅读对象是普通公众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管理者。各种媒体、党政机关和企业的调研咨询部门、高校和社会组织都常常会进行应用性调查研究。应用性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是调查结论,对理论假设、研究过程和调查方法的介绍十分简单。报告的言语通俗易懂,比较多地采用统计图、统计表等直观形式进行说明,格式结构不太严格,侧重对调查的描述和说明。报告最后还需要明确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即不仅要让人们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进一步知道应该“怎么做”。
3.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根据主题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当一项调查涉及某一现象方方面面的内容单报告无法全面涵盖时,会使用综合性报告这种形式。综合性报告指调查涉及面广泛,反映内容较为丰富的一种调查报告类型,多用于反映某一总体各方面情况或者某一现象各方面内容。综合性报告涉及的方面较多、问题广泛、内容丰富。因此,一般会用较大的篇幅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客观性的说明,力求全方位地反映调查主题,表明各方面的意见。
专题性报告往往是解释性的,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围绕其调查过程,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说明的调查报告形式。专题性调查报告一般主题鲜明、内容突出、问题集中,资料深入具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篇幅一般较为简短。专题性报告主要是针对亟须得到解决的实际具体问题,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公众意见。因此,报告的结论往往比较明确,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也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