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库房湿度与文物病害相关,修复方式及材质选择分析

库房湿度与文物病害相关,修复方式及材质选择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认为这类霉菌主要与库房的高湿度相关。裂隙主要采用控制相对湿度的方式。图7出现活虫的器物台湾原住民文物中,在木船、木雕上仍发现一些虫蛀痕迹,与传统建筑木构件相比较不活跃。图8出现虫蛀的器物图9残缺器物总的来看,病害类型分布与文物质地有关:藤竹器主要病害为霉菌、断裂;木质器为开裂、虫蛀;匏器材质密度低,也易遭受虫蛀、断裂、霉菌的损伤。

库房湿度与文物病害相关,修复方式及材质选择分析

1.霉菌

图3 受调查文物的类型分布

微生物霉菌侵害的主要为藤竹器、匏器,表现为大面积聚集器表的白色霉斑(见图4)。表面髹漆或质地致密的木器文物较少出现。博物馆曾多次清洁霉菌,但不久再次出现。调查认为这类霉菌主要与库房的高湿度相关。霉菌在相对湿度65%—70%时开始出现,空气不流通和高温还会加剧生长。当相对湿度超过正常标准,尤其是江南梅雨季节,加之库房内部空气缺乏流通,就会导致霉菌爆发。

图4 发现霉菌的器物

(A.藤匾 B.藤篓 C.箭筒 D.匏器)

2.裂隙

木、竹、匏器上均有出现(见图5)。木雕制品上出现较多,有的木质较好,裂隙处于较稳定状态。但有些木雕杯、葫芦瓶、竹手杖、竹杯盖上的裂隙较大,需要注意观察,避免或延缓裂隙延展,导致更严重的开裂或断裂。

裂隙主要采用控制相对湿度的方式。对于各向异性的材料,如木材,横纹比顺纹干缩幅度大,导致出现弯曲开裂。而反复的剧烈湿度变化会令竹木匏器已有裂隙更为严重。一般认为,相对湿度应避免在24小时内上下浮动超过10%。

出现严重裂隙的竹藤或匏器,可能与采用不同材质制作相关,例如:金属刀身插入木质刀柄、葫芦器外采用藤编箍扎、竹筒盖外用竹篾箍扎,不同的材质在湿度变化下,吸收水分、蒸发水分的速度不一致,也容易发生变形和开裂。

图5 出现裂隙的器物

(A.木雕局部 B.三足木杯 C.葫芦小瓶 D.手杖E.竹筒盖 F.匕首局部)

对于裂隙一般采取控制环境湿度的方式,无须进行粘结固定。但建议定期观察,记录裂隙的变化情况。

3.断裂

主要集中在少数匏器、腰刀、木构件、窗板、烟斗,比如:匏器因虫蛀或裂隙导致断裂破碎;刀柄与刀体脱离;原榫卯结构或金属钉的固定处破坏导致各部件分离等(见图6)。为避免碎片散失,可采用适合粘结剂进行修复。

图6 出现断裂的器物(www.xing528.com)

(A.烟斗 B.匕首 C.匏器 D.葫芦瓶)

4.虫蛀

受虫蛀的主要为木器、匏器,木器中表面有髹漆的保存状况更好。从安徽、四川等地征集的传统建筑雕花木构件,除了破损断裂等病害外,虫蛀状况严重,并且一部分处于较活跃状态(见图7),已经及时发现并进行隔离,避免引发库房内生物侵害。

图7 出现活虫的器物

(A.雕花建筑木构件 B.木雕花板 C.葫芦器盖D.葫芦器盖局部)

台湾原住民文物中,在木船、木雕上仍发现一些虫蛀痕迹,与传统建筑木构件相比较不活跃。这些虫蛀附近没有发现木屑排出,也没有出现虫体(见图8)。

对已出现虫体的文物进行隔离并及时开展除虫处理。处理过的器物、无活虫但有蛀洞的器物应定期观察记录,防止复发;对于新入库的有机质文物必须进行审查或者除虫处理方能入库;改善库房内的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除尘清洁,检查库房内外是否有害虫活动的迹象并及时记录。

5.残缺

藤竹、木、匏器均有发生,其中匏器残缺程度最为严重(见图9)。残缺部分一般无须进行修复,但是对某些木质建筑构件,可以进行适当的补缺,便于博物馆的展览使用。

图8 出现虫蛀的器物

(A.木船 B.葫芦水瓶 C.手杖)

图9 残缺器物

(A.葫芦残件 B.葫芦小瓶 C.藤匾)

总的来看,病害类型分布与文物质地有关:藤竹器主要病害为霉菌、断裂;木质器为开裂、虫蛀;匏器材质密度低,也易遭受虫蛀、断裂、霉菌的损伤。其他还有少量水渍、变形、变色、糟朽、漆膜裂隙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