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敦煌壁画修复试验及保护方法的介绍

中国敦煌壁画修复试验及保护方法的介绍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年代中期,当时的文化部邀请捷克壁画修复专家约瑟夫·格拉尔到敦煌莫高窟对壁画作修复试验,据陕西历史博物馆李西兴先生的介绍,他所使用的卡赛因(酪素胶)〔14〕,在后来墓室壁画的揭取和保护中也被应用过〔15〕,但不清楚具体是在什么墓葬。迁移之前,用胶矾水、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醇加丙酮分三次对壁画表面进行了封护加固。

中国敦煌壁画修复试验及保护方法的介绍

自20世纪初发现墓室壁画,直到50年代,对墓室壁画的保护和修复基本上没有开展什么工作。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1952年陕西省咸阳底张湾工地发现唐墓壁画后,所进行的壁画揭取工作,可以说是墓室壁画保护的开端。揭取壁画的方法以及加固技术,都是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发掘现场,摸索出来的〔13〕。50年代中期,当时的文化部邀请捷克壁画修复专家约瑟夫·格拉尔到敦煌莫高窟对壁画作修复试验,据陕西历史博物馆李西兴先生的介绍,他所使用的卡赛因(酪素胶)〔14〕,在后来墓室壁画的揭取和保护中也被应用过〔15〕,但不清楚具体是在什么墓葬。关于壁画背面的加固方法,1957年王世襄先生曾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于1948年在加拿大托朗多博物馆学习壁画背面加固技术的详细情况,并对加固材料作了介绍〔16〕。但他的文章当时大概并没有得到注意,因为直到60年代初,壁画的背面加固处理依然使用石膏,在一些壁画揭取及修复的研究报告中,也没有看到被引用。

壁画墓的整体搬迁、复原大概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洛阳市将发现的汉代壁画墓集中搬迁至王城公园,后来建立了古墓博物馆〔17〕。东北地区发现的高句丽墓室壁画及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砖墓,由于揭取和搬迁比较困难,故基本上是在现地保护。

到目前为止,墓室壁画的保护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揭取·修复壁画

这一方法经过近50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保护墓室壁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墓室壁画的揭取工作以陕西省为中心,在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以及北京市等地都有开展。各地区由于墓葬年代、壁画制作方法以及壁画保存条件不同,在揭取技术,加固材料的选择上也多少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则以及揭取的程序还是相同的。

桃胶水和团粉糨糊是揭取壁画时比较常用的粘结材料,但因为都属于有机物质,壁画揭取后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的话,一旦受潮壁画表面很容易出现霉变,所以有必要加入适量的防腐防霉剂〔18〕。在宁夏地区,继徐毓民先生于1984年成功揭取了北周李贤墓壁画后〔19〕乙烯醇成为揭取没有地仗层,或地仗层比较普遍使用的粘结剂〔20〕。198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揭取北票莲花山辽墓壁画时,使用了三甲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21〕作为画面的粘结加固剂〔22〕。2001年1月,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展览馆举办了“熬汉旗博物馆藏辽墓壁画展”,展出的全部壁画作品,都是以三甲树脂作为粘结剂揭取下来的〔23〕

由于有些壁画的表面颜料有脱胶现象,所以在揭取前还需要对画面进行加固。传统的方法是用喷雾器将胶液或胶矾水喷在壁面上进行加固〔24〕。宁夏地区的墓室壁画,由于大多没有地仗层,所以加固壁画画面便十分重要,一般使用的是聚乙烯醇缩丁醛〔25〕。在利用三甲树脂作为粘结剂的时候,表面的封护也多使用三甲树脂。

揭取之后的壁画,在背面处理时,一般来说都只保留白灰层,所以首先要选择加固背面的材料。20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石膏和木骨架,其弊端已经得到普遍的认识,现在,基本上不再被使用了。60年代还使用生漆贴布,发现永泰公主墓之后,开始使用环氧树脂〔26〕。70年代以来,环氧树脂和铝合金龙骨架成为加固材料的主流,但由于环氧树脂的不可逆性,壁画的再修理成为难以解决的课题,同时环氧树脂不透水,而且有变形张力。在使用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布加固之前,先要采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熟石灰膏及麻刀等混合材料的对白灰层进行补缺和修整〔27〕。陕西历史博物馆罗黎等先生还利用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坚硬的碳酸钙这一机理,对壁画的白灰层做过渗透性加固试验〔28〕

1993年,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在对彬县出土五代冯晖墓壁画表面进行加固时,第一次使用了非水溶性加固剂Paraloid B72,并对其性能作了简单的介绍〔29〕。(www.xing528.com)

2.搬迁·复原墓葬

汉代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在砖上直接刷白灰后绘制的墓室壁画。这类壁画不宜揭取,而大多数的墓葬环境又不适合壁画的保护和管理,墓葬整体迁移技术便应运而生。墓葬整体的搬迁以河南省洛阳所做的工作最多,但关于搬迁技术及方法的文字报告几乎没有发表,对其得失还难以评价。不过,墓室的搬迁多是为了地点的安全和管理的便利,从文物保护科学的角度考虑很少。根据文物保护原则,在通常情况下不主张壁画墓的搬迁复原,因为壁画墓在迁移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

1972年,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乡和酒泉市果园乡,发现了一个分布长达20公里的魏晋时期的古墓葬群,八座墓葬经过了清理和发掘,六座墓中出现壁画,共有壁画600余幅〔30〕。因该墓群位于戈壁滩上,气候虽干燥,但昼夜温差大,墓门一经打开,温湿度很难保持,画面容易返碱,出现白色斑点。如果封闭墓门,则因湿度过大,霉菌又易生长。加之墓群距居民点较远,无人看管,不安全也难以管理。为此,选择了内容丰富,技法严谨的5号墓,搬迁到了兰州市甘肃省博物馆内。拆除下来的约9 000块墓砖,经过整理和登记,首先对破碎和断裂的壁画砖利用环氧树脂进行粘结,而后选择乙基纤维素对画面进行渗注加固。建筑形式方面,在考虑了兰州的气候条件,以及观众开放等问题后,选择了半地下复原的形式。经过20多年的开放和观察,墓室壁画没有发现霉迹,墓室本身也没有出现变形等情况〔31〕

1985年,山东省济南市发现一座元代壁画墓,壁画内容丰富,保存比较完整,当时在应急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分期实施了封闭式就地保护工程。1993年3月,为配合山东省一项重点工程建设,济南市博物馆再次承担该墓的保护工程。迁移之前,用胶矾水(桃胶、明矾)、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醇加丙酮分三次对壁画表面进行了封护加固。墓室的搬迁采取了整体吊运的方式〔32〕。这种整体迁移的方法,避免了拆迁和复原时对壁画砖的损伤,但其应用的范围应该限于规模比较小的墓葬。

今后,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全面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搬迁和复原来保护墓室壁画的方法,其应用的可能性应该是愈来愈少。搬迁之后墓室壁画的保护和修理,也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原地保护

以上介绍过的嘉峪关魏晋壁画墓群,除一座搬迁至兰州并复原外,包括有名的酒泉市丁家闸十六国壁画墓〔33〕依旧在原地保存。这些壁画墓距离地表8—14 m之间,发掘之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画面清晰、色泽鲜艳。发掘清理之后,由于环境突然改变,内外空气交换,使得墓室的温湿度发生着显著变化。同时,常年对外开放,又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一些常见的壁画病害,如盐析、起甲脱落、霉菌侵蚀等时有发生。1987年,甘肃省博物馆承担了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潮湿环境下壁画加固保护与霉菌防治研究”,选定酒泉、嘉峪关壁画墓为研究对象。据他们考察的结果,酒泉十六国壁画墓在发掘后即进行了修缮保护,虽有人参观,但基本上是封闭的,加之墓室较深,与外边的空气对流小,霉菌及污染等病害较少。而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发掘后一段时间暴露在大气中,墓室敞开,空气对流自由,霉菌的种类也自然增多〔34〕。1961年11月,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汉墓发掘出来之后,由于长期对外开放,墓走廊,大厅和四个小室的墙壁和天井上,凡是有壁画的地方均有霉斑着生,各部分霉斑数量和颜色大致相同〔35〕。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北省宣化地区发现了大量的辽代壁画墓,多数也是在原地保护。

高句丽古墓在历史上大多被盗,早在高句丽统治时期,与辽东军队作战失利时,常常使得一些古墓被盗,有壁画的也一并被破坏。直至近代,盗墓情况依然存在。可以说人为的破坏是造成高句丽墓室壁画毁坏的主要因素。高句丽壁画墓以公元5世纪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封土石室墓为主,墓室多建在地上或半地下,后期墓葬结构趋于工整,墓室多建在地下。高句丽壁画墓主要分布于我国吉林省的集安和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的平壤一带。集安地区气候温和,降水量大,而高句丽古墓的结构又造成雨水和地下水渗透等问题。集安全年中除了12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8.6%以外,其他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最潮湿的七月平均相对湿度竟高达96.5%。月平均相对湿度超过90%的有七个月(4—11月),占全年的58.3%。另外,年均气温也相对较高,霉菌亟宜生长。为了解决霉菌的问题,吉林省文化厅科技研究所和吉林省博物馆曾采用氯化汞做过清除霉菌的实验〔36〕。由于高句丽文化的研究受到朝鲜、韩国以及日本等国的重视,高句丽壁画墓的保护工作也相对做得比较多,除了对壁画表面的进行封护加固(主要使用三甲树脂)外,还加强了墓室本身的加固、墓葬周围环境的整备,以及对参观人数的控制等。但是,墓葬周围环境的管理以及墓室内部温湿度的控制,依然是难以解决的课题〔37〕。同时,对一些化学制品的使用,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

朝鲜有名的高句丽壁画墓德兴里古坟和江西大墓等,由于当时受到金日成总书记的重视,在墓葬周围环境的整备方面非常用力,并对内部的壁画也做了一定的保护措施〔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