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主体。公众文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文保活动参与性的提高对于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减轻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都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随着“公众考古”概念的引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已经意识到,面向公众进行考古资料的阐释以及与公众沟通是重要且迫切的,是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的方法之一。目前,公众考古活动所依托的主要媒介有考古现场、博物馆、期刊图书、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等。在实践中,各类不同的媒介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征(见表1)。其中,数字媒体中的微博平台正在改变公众考古的传播方式。
表1 各类公众考古传播媒介的传播特征和潜在不足
根据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约为5.91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其中,微博用户为33 077万人次,占总额的56.0%〔3〕。这组数据足以表明,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多种传播媒介博弈的背景下,微博是无可厚非的新锐媒介。我国的微博时代以2009年8月新浪微博的上线试运营为开端,期间经历2010年的“微博元年”以及2012年的“认证实名制”。目前,微博已经成为现阶段最为迅捷的信息传播平台,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其作为新锐的姿态也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伴随着微博平台的高速发展,受众人群的不断增多,公众考古传播者们也将在微博媒介上对公众进行考古知识普及看做是先行性的公众考古实践,纷纷入驻微博平台。
从媒介融合的视域角度分析,入驻微博的公众考古传播者账号正是各方传统媒介与微博的有效融合。传统媒介借助微博延续或者扩张其在受众中的影响力,而微博则依傍传统媒介的实体性、消息性夯实自身的信息平台,形成双赢的局面。作为虚拟性的网络传播平台,在考古消息传播的过程中,微博媒介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本身的自媒体性、消息碎片性、互动性以及便捷性等特征能够充分拓展传统传播媒介的影响范围,有效弥补传统传播渠道中的不足。相较传统渠道而言,微博媒介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渠道与方式来获得考古信息、参与公众考古实践活动。
随意性。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用移动终端来登录微博平台关注考古信息,并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参与互动。(www.xing528.com)
自主性。受众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来关注不同的公众考古传播账号,形成自己的“信息交互圈”,进而在其微博主页进行“一站式”的信息“预览”,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全面性。不同类型的受众可以跨越地理、时间、行业等等方面的限制来获得自己感兴趣的考古消息,第一时间获得考古现场的图文消息,各方评论等等的考古消息。
互动性。普通受众能够有更广泛的机会与业界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互动,获取知识;同时不同受众间也能够互相交流,形成话题讨论。
这些特征是微博平台成为公众考古传播媒介的基础。原有公众考古传播媒介与微博平台的媒介融合无疑扩大了公众考古传播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微博平台也吸引了更多的公众考古传播者入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