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甲骨收藏著述中,指出了金祖同所藏甲骨与现在复旦博物馆藏品之间的关联。其中,有一片“大骨”,在《殷契拾掇三编》中记载为孙叔仁所藏,其实应为金祖同藏品〔8〕。
虽然对于金祖同本人是否曾大量收购甲骨还有讨论,但仍是希望能找到更多他与复旦甲骨藏品之间的联系。
1939年11月,“中国语文教育学会”举办了一次旨在普及语文教育的“语文展览会”,由陈望道、周越然、丁福保和胡朴安等主持。据当时报道,征集到的展品如:“金祖同之巨块甲骨、圣经公会之各国方言圣经、佛学书局之贝叶经、钱化佛之班禅手书及乾雍康三代册封汉蒙满三种文字之诰文、张宗麟之真金书写藏文、周越然之宋元版本各种民族自有之文字、丁福保之秦朝以前古泉”〔9〕等。此次展览会上,以“甲骨文和古泉两项为最多”,对每块甲骨还以拓片方式便于识读文字,用连史纸“墨油影印下来”〔10〕。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展品图像资料,此处的“巨块甲骨”只是让人猜测与复旦藏品之“大骨”是否有关联。(www.xing528.com)
将金祖同的收藏与复旦相联系的另一线索是台湾原住民文物。金祖同曾于抗战胜利后赴台湾,在台湾大学任教。后在文物收藏家丁惠康支持下,收集和研究台湾原住民民俗物品;并于1948年辑译出版《台湾的高山族》一书。1948年《申报》曾有一则短讯记载了他的这一段学术历程:“金祖同辞去台湾大学教席后来沪,从事金石学考古著作,下学期不再赴台。”〔11〕1948年,他与丁惠康在上海举办“台湾高山族风俗艺术展览会”,还曾向暨南大学人类学系借展〔12〕,并有记载,展览会将百余帧台湾原住民风俗照片,以及一些论著赠予暨大人类学系民俗标本陈列室〔13〕。1952—1953年间,胡厚宣还曾邀请金祖同到复旦大学讲座,内容为台湾原住民风俗〔14〕。
金祖同的甲骨收藏是否会与其台湾原住民文物标本一同经暨南大学到复旦呢?然而,据现有记载,金祖同收集的原住民民俗物品去向比较明确,如在1948年至1949年间,先后捐赠给浙江大学人类学系、西湖博物馆、清华大学等〔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