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信息化提升田野考古工作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提升田野考古工作管理效率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田野考古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这一系统至今运行稳定,在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强项目运作的监督管理方面成效显著。当下我国的田野考古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个层面,即业务管理层面。除此之外,项目负责人还可通过系统全程监管资料的录入、上传情况,从而对田野工作进行扁平化的流程管理。

通过信息化提升田野考古工作管理效率

田野考古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来实现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27〕所以,针对田野考古工作的特点开发相应的“田野考古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文物考古管理部门的需求,也是田野考古工作具体实施者(考古发掘单位或项目负责人)的需求。

田野考古管理信息系统从其应用层面来看,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文物考古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层面;二是具体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的业务管理层面。

就行政管理层面来说,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http://kgsp.sach.gov.cn)早在2004年9月即上线试运行,2005年11月得到全面推行,在2007年年底又对部分功能进行了优化完善。其功能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考古发掘报批业务功能和考古发掘进度汇报业务功能。报批管理,主要是考古发掘单位按照法定程序申报发掘计划,请上级部门的批准,取得考古发掘资格;进度汇报管理,主要是考古发掘单位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定期汇报工作情况和工作进度,便于主管部门进行管理〔28〕。这一系统至今运行稳定,在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强项目运作的监督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当下我国的田野考古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个层面,即业务管理层面。前文提到的“平粮台遗址田野考古钻探数字化记录系统”“考古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运行支撑技术系统”即为这一层面的实践性成果。业务管理层面的管理信息系统,除了承担信息储存和管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信息采集、录入的种类、标准、次序来实现工作流程的管理,以及通过用户分级形成的监管、审核机制来保证考古信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例如,一个灰坑遗迹被发现以后,考古队员和项目负责人将会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如下步骤的工作:

(1)发掘队员通过系统向项目负责人提出要号申请。

(2)项目负责人经过现场查验之后批准给号,于是在系统中就会生成一系列有关该灰坑的空白表单。

(3)随着灰坑清理工作的进展,考古队员依据各自职责和系统要求,采集相关信息并录入系统:(www.xing528.com)

a)发掘队员录入:发掘经过、层位关系、形状、尺寸、堆积分层、土质土色、包含物情况、采集标本情况等;

b)测绘队员录入测绘坐标数据、上传线图文件;

c)摄影摄像人员上传照片、视频文件;

d)库房管理人员对实物标本的入库情况进行记录。

(4)当队员完成资料的录入工作并提交之后,项目负责人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如无问题则做归档处理,关闭队员的修改权限;如发现问题则退回队员进行补充或修正。

简言之,就是考古队员须根据系统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清理、采集、记录等工作,并由项目负责人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审核。除此之外,项目负责人还可通过系统全程监管资料的录入、上传情况,从而对田野工作进行扁平化的流程管理。而且在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考古人员还可通过数字移动终端在野外工作现场实时采集信息、实时录入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起高度流转的信息流,推动发掘工作、研究任务的实施。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最终也会以一种逻辑有序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为以后在专业人员甚至社会公众之间共享和利用奠定基础,从而促进考古学研究的发展和成果的传播,实现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