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高校博物馆学课程结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高校博物馆学课程结构转变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战后复苏,在高校设立博物馆学科系被提上议程,1951年,教育部曾召开座谈会讨论博物馆学系设置问题〔10〕。这一时期高校博物馆学课程结构呈现了与新中国成立前不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以西方博物馆学体系为指导的课程结构,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转变为由博物馆实际工作需求主导的课程结构,强调藏品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博物馆实务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高校博物馆学课程结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战后复苏,在高校设立博物馆学科系被提上议程,1951年,教育部曾召开座谈会讨论博物馆学系设置问题〔10〕。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有部分院校开设博物馆学科系,包括:1949年北京大学博物馆开办的博物馆学专修科;1951年西南师范学院开办的图书博物馆专修科;1960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开设博物馆学专门组;河北省文化艺术专科学校开办文物、博物馆专科;1960年文化学院开办文物、博物馆系;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开设博物馆学课程〔11〕。这一时期高校博物馆学课程结构呈现了与新中国成立前不同的特点。

以北京大学博物馆学专修科为例,其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专门博物馆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体育、英文、俄文、国文等;专业必修课包括博物馆学、编目与陈列(附实习)、博物馆管理法、博物馆技术等。北大专修科的特色在于,分设历史博物馆、美术博物馆及科学博物馆三组,每一组有各自的必修课程。历史博物馆组必修中国通史、中国社会发展史等史学课程;美术博物馆组设中国古代美术、现代美术、中国近代书画、中国考古美术文选、中国雕刻史、中国建筑史等课程〔12〕;科学博物馆组则有生物保存法、普通地质学、普通矿物学、普通动物学、普通植物学自然科学课程〔13〕。北大博物馆学专修科还十分重视实践课程,“经常参观京市的博物馆和展览会,并时常举行关于博物馆方面的专题演讲”,“为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到校外服务”〔14〕。(www.xing528.com)

与北大博物馆学专修科一样,这一时期其他高校的博物馆学专业课程,也兼具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但是博物馆学课程数量比较少。从当时一些院校使用的教材,如1961年文化学院文物博物馆干部学习班编纂的《博物馆工作概论》〔15〕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博物馆学课程是以博物馆内部岗位分工为依据,侧重实际业务知识。新中国成立前以西方博物馆学体系为指导的课程结构,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转变为由博物馆实际工作需求主导的课程结构,强调藏品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博物馆实务技术。这一课程结构注重人才对藏品的科学研究能力,符合当时新建博物馆对人才的需求,但却弱化了对博物馆学学科的批判性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