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支持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当代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死”的,而是具有动态性的。因此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换句话说,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吸收者而是主动构建者。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现成知识的过程,而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和自身潜能,并促进学生的知识经验重组、转换和改造的过程。这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以及专业援助,以促进知识的建构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建构主义教育观还衍生出情境教学、实践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或学习模式。这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后来也被称为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的理想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罗杰斯〔1〕称之为“全人”(whole person)或“功能完善者”(fully function person)〔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并支持学校去寻找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弥补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沟壑。
从现实意义上讲,学校利用博物馆等校外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是符合未来教育趋势的。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教育实践中可以了解到,博物馆已经成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是博物馆实现青少年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以学校为代表的正规教育遵循的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日本等许多重视基础教育的国家纷纷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希望为以学校为代表的正规教育能探索新的践行模式,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从各国教育改革的内容来看,“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是各国的共识。事实上对学校而言,博物馆资源是十分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其丰富、直观的实物资料以及注重体验和实践的教育活动都能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同时,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也决定了博物馆必须承担起青少年教育的责任。美国博物馆联盟(AAM)于2014年出版的一份名为《构建教育的未来——博物馆和学习生态系统》的报告中提道:“下一个时代的教育将是以自主、体验、社会化和分散化为特征的,这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考、综合分析、创造革新、团队合作等新时代所必需的技能。未来教育的趋势是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网络。”〔3〕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只有身心健全、具有综合生存力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需求。在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出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1世纪人们所需的技能可以概括为四个C:创造能力(creativity)、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显然,传统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这样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学习者拓展学校之外的优质学习资源,并将这些学习资源融入学校教育中才是当务之急。(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依据还是现实意义上讲,将博物馆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都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也是未来博物馆的努力目标之一。尽管在今天,我国的博物馆、学校和相关部门都逐渐认识到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与美国、日本等重视博物馆教育的国家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事实上,我国的中小学生远未达到将“博物馆视作学习场所”的地步,而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领域的实践也往往停留在浅层,尚未真正地承担起青少年教育的重责。从我国文化行政的特点上讲,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影响巨大。从根本上讲,我国博物馆未能真正地融入青少年教育体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尚未能从制度层面形成推力,以促进和保障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