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并非只是单向接受中国商船供应的瓷器,除了订购市场需求的西方器形,VOC也会衡量自身利益考虑,适时调整购买中国样式的瓷器。Volker指出,公司初期按惯例从中国器形中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器形,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干涉装饰部分〔22〕。但是当VOC观察到荷兰人对带有年号款瓷器兴趣浓厚时,便特别挑选这类器皿购买。1605年VOC记录中就提到荷兰人如同前辈葡萄牙人偏好有款式的瓷器,因此VOC的印度行政官Masulipatam提醒商人购买瓷器时“要记住,上述所有瓷器若在器底带有像是文字的蓝色记号都是最受欢迎的”〔23〕。另一个例子是,1637年公司也发现,饰有中国纹饰主题的瓷器似乎在欧洲更受欢迎,公司董事会遂发函给在东方的荷兰商人:“近来在欧洲销售瓷器的情况说明,带有荷兰图案的瓷器远不如按中国人的图案风格制造的瓷器畅销,因此……公司决定,今后只能运载带有中国图案的瓷器。”〔24〕说明VOC时刻观察市场偏好。
此外,修改、调整不适用的器皿也是VOC的另一种做法。哈彻沉船和头顿号中都出现一种青花盖罐(covered jarlets),虽然哈彻沉船的器皿无耳、盖子无钮,而头顿号的有兽形钮盖且单耳,器形上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鼓腹器身的口沿处都不约而同出现了一个不规整的人工凹槽(图2上排)〔25〕。从凹槽面观察,属于器皿烧好完工后才徒手凿出来的,以致凹孔形状不一。荷兰学者推断,这应该是作为芥末罐使用,口沿处的槽口是为了能放进汤匙,但是,对西方器形陌生的中国陶工可能没有注意到样品上的槽口设计,或者,根本视之为瑕疵品而未理睬,以致商人交货前发现不对劲而自行修改〔26〕。只是,哈彻沉船年代时这个说法还甚具可能性,但隔了快50年之后,同样的错误依然出现在头顿号中似乎有点难以让人理解(图2下排)〔27〕。
图2 “covered jarlets”与不规整口沿凹槽
上排:17世纪上半叶哈彻沉船瓷器;下排:17世纪末头顿号沉船瓷器(www.xing528.com)
除了修改,不适用的瓷器可能也会直接遭到汰换。头顿号中出水各式各样跨顶高提把的青花茶壶(图3左)〔28〕,这类是在17世纪的克拉克瓷和转变期外销瓷中经常出现的样式,但是到了18世纪,这器形完全消失在船货组合中,哥德马尔森号的茶壶全成了简单且圆粗状的侧手把(图3右)〔29〕,原因就在于VOC发现这种高提把的水壶在运送过程当中不仅容易毁损,也挺占船舱空间,利润衡量之下,最后选择汰换〔30〕。1758—1762年间VOC也要求大班别再购买有兔首形状耳把以及镂空皇冠状盖的器形〔31〕,也具同样的考虑,这类器皿可能就经由其他公司或私商继续输入欧洲〔32〕。
图3 沉船出水茶壶
左:17世纪末头顿号;右:18世纪中哥德马尔森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