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唐卡是华锐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华锐藏族地区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华锐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华锐唐卡在内容上突出了华锐藏族宗教、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文化艺术,凝聚着华锐藏族地区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华锐藏地区的文明历史和时代发展,寄托着华锐藏族人民对佛祖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华锐藏区唐卡的绘画也源于藏传佛教艺术,是佛教艺术中的一枝奇葩,经过历代华锐画师几百年来的不断摸索和锐意进取,对华锐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使华锐地藏地区的艺术从绘画、雕塑、堆绣等多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天祝县藏医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11世纪藏医药随藏传佛教传入天祝藏族地区,15世纪开始兴盛,著名的石门寺等寺院设有教授藏医药的“曼巴扎仓”。藏医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民间名老藏医不断涌现。公元19世纪中叶,著名藏医丹正加以手抄本的形式编著《临床经验》一书,对天祝地区藏医成就和他本人的藏医临床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影响广泛。1949年前,天祝有名气的藏医药人员有16人,是安多藏族地区藏医药发展较快的地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才成本人继承了热贡派的绘画手法,同时也借鉴了西藏的画派和工笔及油画等各种画法,但主要以传统手法为主,特点是手法精致,在颜色搭配上比较鲜艳,比如画牡丹要有立体感觉,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手法。(www.xing528.com)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大幅的长1.10米,条宽约3.5米。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作“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唯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印在棉布做成的画布上。
马才成所画的华锐唐卡以“止唐”(绘画唐卡)为主。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止唐”也有好多种。它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1)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2)金唐。一种用金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3)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4)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最小的“止唐”仅长30厘米,宽20厘米。
从2002年开始,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根据唐卡绘画艺术在当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在学校开设了唐卡绘画班,使一些从小受唐卡艺术熏陶的学生,可以在学校里系统学习藏民族的传统艺术,确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学校、带入课堂。这在全国来说创造了第一个把“非遗”带入课堂,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先例,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表扬和肯定。2014年,天祝县民族中学开办两个学生传习画室和一个学生唐卡展室。至今,这所学校的“唐卡绘画班”已培育了百余名“文化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甘肃、青海等地的建筑、广告、演艺部门工作,继承和发扬唐卡艺术,培养唐卡艺人,促进唐卡推介等。
目前,培养的画师有近百名,他们均为社会的艺术业务骨干,为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唐卡艺术上不仅发扬光大了其传统唐卡艺术画派,吸收了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绘画艺术手法和风格,而且也学习融合了敦煌石窟和汉族传统工笔绘画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方式,同时将藏汉佛教绘画艺术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经验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唐卡艺术画派。作品风格在近2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吸取各家所长,在继承唐卡艺术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与汉族工笔画的特色相互结合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作品色彩绚丽大方、画面构图精细复杂、线条绘画严谨细腻、画面人物神态突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唐卡艺术作品,在设色上充分利用固有色和夸张色的配合,画佛像时,多用高纯度夸张的色彩,配合佛像优美的造型,在现实与幻影般的环境中,展现神佛的魅力,创作出奇丽的艺术境界。在描绘现实景物时,则使用固有色,色彩明亮艳丽,具有自然景物动人的本色。在唐卡绘制中浓重饱和的用金技术与淡雅柔和的面部设色又是它的绝活之一,金箔磨粉及调配的工序繁多而复杂、要求甚高,用金箔勾画出的唐卡,熠熠闪亮,气韵十足。根据画中人物面部表情的要求,配制淡雅柔和的颜料设色,既体现了“佛菩萨”的庄严魅力,又表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2011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和新华网对华锐藏族地区的唐卡进行了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