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则柔”又名“阿什则”,华锐藏族的歌舞非常丰富,在民间有着“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华锐的歌舞跳不尽”的说法。华锐则柔同时又是华锐藏族民歌的一类,藏语中的“则”为跳的意思,“柔”意为形式多样的舞蹈。表演时一边对唱一边跳舞,右袖举上,左袖下拖,有男女相互对唱对舞,集体合唱合舞,动作轻柔,优美动人,风趣而通俗,特别是歌调略不同于其他藏区。这类歌舞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社会基础,因此在几千年的演变历程中形式日渐丰富。“阿什则”的演唱兼容并蓄,歌舞曲调由刚开始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20多种,作品结构和表演也日趋成熟,成为阿什则歌舞中的经典之作。淳朴善良的藏族农牧民在节日、生产生活、亲朋聚会、婚嫁仪式上身着藏族生活服饰、手持哈达和三杯青稞酒一边唱一边跳。“华锐则柔”表演不限场地,在草原、帐篷内都可以表演,表演日趋成熟。
华锐藏族则柔主要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流传,近而扩散于张掖市的肃南县,以及青海省所属的门源、大通、互助、祁连、乐都等县的部分区域。县境内“华锐则柔”主要分布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松山镇的芨芨滩、达隆、阿岗湾、黑马圈河、蕨麻、松山等村。全县藏族居住区普遍有分布。
华锐藏族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华锐藏族地区的古文化遗址松山镇松山古城,据考证天祝县藏民族迁徙最早的属松山一带,松山古城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锐则柔”源于藏族历史传统文化活动,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藏族文化,运用藏族语言、藏族的音乐曲调,在牧民的载歌载舞中演变成藏族独特的民族歌舞。根据传承人马建参(藏族)的叙述,他们只知道那时则柔在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流传已久,而且非常成熟,据说有400多年的历史,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因素,趋于更加成熟、优美、丰富的文化形态。藏民族好客、热情、豪放的特性,广泛地在藏族部落中说唱流传。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华锐的舞蹈和民歌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自治县的精神文明创造了宝贵的财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华锐则柔常到全国和各地参加演出,特别是1990年以来,多次参加甘肃省举办的大型庆典活动、大型广场演出,演员阵容达80多人,在市、县举办的大型庆典上,华锐则柔场场赢得喝彩。(www.xing528.com)
华锐则柔以歌颂正义、歌颂藏族人民欢乐的劳动场面和载歌载舞的民族风情为主要特色,也歌颂牧区牛羊肥壮的丰收景象,鞭挞邪恶,教育子女,赞扬美德等;华锐则柔一般在逢年过节、藏族婚礼、姑娘出嫁、来客、戴头等场合演唱。演出时,男女成对,少则两人,多至上百人,从两面出场,或穿插,或对舞,或排成一路圆形,场面随时变化,歌词比喻生动细腻,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气氛热烈。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影视、广播等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化吸引了大量观众。面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华锐则柔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比较熟悉历史且能唱会跳的知名老艺人部分相继去世,部分已经年老体衰,现在的艺人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已不重视这项传统的歌舞,文化环境非常脆弱,已经出现艺人和重要骨干的断层现象。由于艺人断层,原生态艺术观念丧失,华锐则柔的艺术风格越来越走样,以致失去原有的风格、特色和文化意境。由于人们对华锐则柔的热情逐渐消退,则柔从原来的大众全面参与性变为少数人的单纯表演行为,使华锐则柔的文化空间越来越狭窄,以致最终走入濒危境地,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