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漠之旅:民勤骆驼客优秀传统

沙漠之旅:民勤骆驼客优秀传统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三面环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条件。民勤豢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政府鼓励养驼。民勤驼队走南闯北,驼道四通八达,境内男丁大都跟随骆队走货,以此为业,成为骆驼客。民勤骆驼客有独特的野外生存装备与技能。民勤骆驼客高峰期时,驼户有3000家之多,骆驼总数约在10万峰以上。民勤及相邻地区经过沙漠的货物运输,基本由民勤驼队担当。

沙漠之旅:民勤骆驼客优秀传统

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三面环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条件。民勤豢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政府鼓励养驼。民勤驼队走南闯北,驼道四通八达,境内男丁大都跟随骆队走货,以此为业,成为骆驼客。

民勤驼队路线遍及大半个中国,东去西安、天津,西走新疆中东,北通蒙古、俄罗斯,南达青海、西藏,行程数万里,形成了独特的骆驼客文化

民勤骆驼客初布全县,尤以东湖、西渠、泉山、苏武、三雷等乡镇兴盛。

民勤骆队的编制多采用奇数,711峰为一小队,俗称“一把子”。数把子骆驼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驼队。一个驼队的头驼挂一桶状铁铃,也称驼铎;尾驼挂一碗状铜铃,俗称“咋铃子”。驼铎与咋铃子声音一低一高遥相呼应,骆驼客以此来判断驼队是否完整无缺。

骆驼客多为贫寒的壮丁,依据技术和经验把骆驼客分成几等,各司其职,有领房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拉连子之分。

“领房子”是驼队中的首领,总管驼队的一切事务,熟悉骆驼习性和疾病的治疗,能够应付各种严酷的气候条件,熟悉路线和“井头”,通常也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如果遇到强寇和土匪,能够保证驼队人员和货物安全。“骑马先生”的地位在驼队中仅次于领房子,主要负责前后联络、探路、寻找水源、客栈等工作。“锅头”“水头”,也叫“大头”“二头”,负责牵拉驼队的第一、二连骆驼,保障驼队的生活起居。“拉连子”是驼队中最底层的劳动力,主要负责拾粪、砍柴、值夜、放牧骆驼、物品装卸、骆驼牵引等。(www.xing528.com)

民勤骆驼客有独特的野外生存装备与技能。装备有:鞍子、鼻键子、帐篷、火炬子、栽毛褥子、脚蹬毡、毛捣儿、毡帽、皮袄、毛绳、铜锅、水瘪子等。

民勤骆驼客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经过数十代骆驼客的摸索和积累,驼队多是晚秋起场运货,为了保证人和骆驼的舒适性,一般采用夜行昼宿的起居方式,因白天睡觉暖和,夜间走路能防止骆驼负重发汗。骆驼客们还积累了丰富的生存技巧如:探路、打踪、辨识水源、风雪宿营等,还有生存技能如:制作和修理人与骆驼常犯疾病的治疗预防器物等。

民勤养驼之风古已有之,到明代逐渐兴盛。清初,民勤驼商马合盛经营驼队,开办茶庄,生意遍布全国,曾被雍正赐封“官商马合盛”。1907年,清政府颁旨,以护国员外郎浩封其后人马香亭为“资政大夫”。民国年间更加兴盛,民勤驼队曾受孙中山先生派遣远赴苏联开展外交活动,受到列宁亲切接见。民间组织驼羊会,每年在苏武庙举办赛驼活动,盛况空前绝后。

民勤骆驼客高峰期时,驼户有3000家之多,骆驼总数约在10万峰以上。民勤及相邻地区经过沙漠的货物运输,基本由民勤驼队担当。1949年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逐步改善,骆驼运输淡出历史舞台,骆驼客这一古老的商贸行当濒临消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