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清(万字灯):虽然他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他却有一双非常灵巧的手。抓起农具来,能把田地里的庄稼活照料得井井有条;拿起毛笔来,画的山水、人物样样活灵活现;拉起二胡、弹起三弦来,能让周围的乡亲听得入了迷。他还有一门“独门秘籍”尤其令人称奇:能让消失已久的永昌“卍”字灯复原、重现于世。他就是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村民陈永清,去年年底,他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卍”字灯俗的代表性传承人。
陈永清生于1958年。他的家族中有七代先祖是当地是有名的“和居道士”(即可以在修行时成家的道士)。1949年前,陈家人在村子附近的一座名为“三观庙”的道观里修行,依靠种植道观里的“庙会地”生活。1949年后,陈家因为有16亩“庙会地”,而被划分为“地主”,陈永清自然就成了“地主崽子”,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但“道士”出身的父亲,不仅会识文断字,懂音律会画画,而且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在父亲的培养下,陈永清学了很多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到底还是派上了用场。1949后,生产队买来了拖拉机,陈永清就是第一个拖拉机手。这在当时,极大地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
当时,“卍”字灯会在饥荒、匪患、战乱等影响下已经渐趋衰落。1949年到“文革”前,永昌县只举办过一次灯会。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卍”字灯更被视为“封建余孽”,是绝对要铲除的对象,有关“卍”字灯的灯杆、花灯、幕布、乐器等所有道具都遭到了破坏。
有一天,陈永清被父亲悄悄叫到屋子里,偷偷给了他两样东西:两张“卍”字灯谱,一张绘在毛边纸上,一张绘在布上,都是巴掌大小。父亲悄悄叮嘱他:“这东西迟早有用,你千万要保管好。”
当时只有10来岁的陈永清拿着这两张灯谱,偷偷地潜入已经废弃的道观里,把那张毛边纸的灯谱塞进了自己的枕头里,把布制的灯谱夹进了一卷经书里。
虽然经过了多次搜查,但这两张灯谱始终没被发现,直到道观要被拆除时,陈永清又悄悄地把图谱转移到了家里安全的地方。“文革”中期,陈永清的父亲被造反派安上了“牛鬼蛇神”的罪名,经常被拉出去批斗,但老人始终缄默其口,没有透露图谱的半点消息。造反派不甘心,先后6次查抄陈家,连菜窖都被翻过,但就是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原来,图谱被陈永清藏到了两个地方,一张还在枕头里,另一张被他放进了屋檐下的鸽子窝里。
然而,那些没有被保护的其他有关“卍”字灯的所有道具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直到1979年春节期间,永昌县要举办上规模的“卍”字灯会,陈永清保存的灯谱才重见天日。和几百年前李发仁绘制“卍”字灯相比,陈永清父子保护和保存“卍”字灯谱的举动,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陈永清说:“要不是当初我爹冒险让我藏下这张图,现在能不能复制‘卍’字灯都很难说。”
为了让“卍”字灯的魅力重现于世,陈永清花费了许多心思去琢磨“卍”字灯俗的创新之道。他说:“以前的老套子已经不吸引人了,要让‘卍’字灯发扬光大,必须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革新,才能让‘卍’字灯与时俱进。”
赵吉海(节子舞):赵定庄是自然村,南依祁连山,以赵姓为主。在这里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人们叫它“节子舞”,又称“霸王鞭”。赵定庄的节子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04年至前88年,西汉政府在现今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先后设置了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河西四郡的沧桑岁月总让人想起鞍马铿锵、刀光剑影。古有鱼鳞阵,今有节子舞。节子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气势和灵活多样的动作见长,是一项高强度的舞蹈。
赵吉海,一位典型的农民,是这个省级项目的传承人。他说:“节子舞的道具就是霸王鞭,是用韧性很强的榆木制作的,1956年我就是拿这个鞭去省城表演的,当时去了8个人,队上统一用后山的松木给我们做了一批节子,现在保留下来的不多了。”一根老榆木节子棒,乌黑发亮,头尾串联的铜钱金亮金亮,串线的牛毛绳结实柔长,前段的红纱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鲜红,却张扬着岁月的痕迹、年代的流苏。
老人一直没有丢掉武节子,年近80岁,还在天天练习。他最关心的就是,能有人来继承这门武艺,所以最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舞。
赵定庄的节子,传统上是4人组成一个阵点,每人把守一门,寓意古营寨的4门,场内一人扮作膏药匠,相当于指挥,但更像传说中的神兵。随着他的形体变化和手中拨浪鼓的上下翻动,节子手们和着鼓点跳动腾挪,变换阵形,翻飞的节子既融合了游牧民族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热情奔放,又吸收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它表演的动作主要有“二龙戏珠”“虎抱头”“车轱辘”“韩信点兵”“白马分鬃”“一字长蛇”“巧打四门”“五行阵”“八门金锁阵”“十排阵”“群星聚会”“猛虎提头”“鹞子翻峰”以及“魁星提斗”等阵法。打起来似有武术人击剑舞棍之势,又有舞蹈者婀娜多姿之美,动作优美雄健,速度由慢到快,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的豪放性格,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之感。
范继忠(宝卷):念卷,是一种根植于河西地区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其成形于清末民初,流传于城乡农村,因其内容多为演唱劝人向善、导其孝顺老人、父母和歌颂忠义贤德之士的故事,教人做贤人,教人做孝子,故而又称“贤孝”。永昌境内的念卷皆为手抄本。由于明清以来历代文人的传抄和再创作,在思想内容上融入了大量的地方文化特色,许多念卷中有很多永昌方言,把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写了进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粗略统计,当时流行于永昌县西乡的念卷有130多种。
永昌念卷传承人范继忠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代表人物,今年已67岁。因其自幼在农闲时学习念宝卷,熟练掌握了宝卷的念白、唱腔及韵调,长期积累,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收集的手抄宝卷有20余部,内容大多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佛教故事。
念卷对于永昌的老百姓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村民们有一种意识,认为念宝卷能聚祥瑞,保平安,避邪趋吉。所以家家欢迎,人人喜悦,从无人拒绝。而且在谁家念,谁家要为所有人支应晚饭,以求晚上继续念,直到夜半,甚至鸡鸣方休。
如今,范老把念卷的衣钵传授给了小儿子范善龙。经过多年的学习之后,范善龙也基本掌握了念卷的10多种曲调,如莲花落、零零落、山坡羊、佛腔调等。每年一到腊月、正月,他们父子俩就忙活了起来,只要有人请他们过去念卷,他们就会不打任何推辞立即赶去,不收一分钱的报酬。
李海东(制陶):红山窑,顾名思义,是因一座红色的山和遍布在山脚下的窑炉而得名。据永昌旧县志记载,红山窑制陶在宋、元时期已经很有规模,在清朝乾隆年间,这里的窑炉生产达到鼎盛。1949年后曾停顿过一段时间,到1963年复产,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达到顶峰,最多时窑炉达到十几家。当地老百姓家的院墙、牲口圈棚大都是用口径、高矮差不多的残次陶缸、陶罐砌筑地基,结实耐用又防水防火,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李海东回忆说,大概民国时,他的爷爷就从民勤来到了红山窑,在窑厂里当窑工。那时候,红山窑的“窑”指的是当地的“黑窑”和“白窑”,“黑窑”是煤窑,“白窑”是陶瓷窑。想必当时的红山窑是很繁盛的,它也被称为“小凉州”。武威城里有啥,要不了多久,红山窑就会有啥,这自然是因为那些贩夫用驴子将黑、白窑里出产的瓷器驮到凉州城,回转时又将凉州城里的新鲜玩意儿带到了红山窑。“黑白”两窑让红山窑出了名,李海东的爷爷冲着这名气来到红山窑,进了一个财主家的“白窑”,期望着学一门能养家糊口的手艺,从此便把根扎在了这里。
李海东从小便对窑里的事物很感兴趣,15岁就进了窑,开始“搅轮”,对干这一行很有悟性的李海东一年后便成了揉泥工兼把式。可是要成为一名匠人可没那么容易,没有人愿意教他,怕他学会了抢了自己的饭碗。李海东只能偷着学,在别的匠人拉坯时偷偷看,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在脑子里一遍一遍回忆,晚上等匠人们都回家了,他一个人留在窑里,再实地一遍一遍演练。两个月后,他终于找着一个机会,成功地在所有匠人面前拉好了一个坯,这让那些匠人们大吃一惊,暗暗称奇,不敢再小瞧他。(www.xing528.com)
2009年正月还没过完,李海东收拾了行李,开始了他七下景德镇的旅途。他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能不能为那些他钟爱的缸、盆、坛、罐找到一个美好的前程。
终于,李海东能用电炉烧出光滑细腻、色泽亮丽的瓷器,并且在2014年收到第一笔对他来说的大订单:为金昌市博物馆制作50套包括香炉、碗、分酒器等的瓷器。其中香炉是李海东第一次做,难度较大,但最终还是成功了。紧接着,金昌市文化馆等单位也来他这里定做碗、碟、花瓶等瓷器,李海东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在红山窑烧出更绚烂多彩、精致美妙的瓷器,并让它们走出红山窑,走向外面的世界。
买天海(木偶戏):金昌木偶戏俗称“肘猴子”,清朝初年,始见于今水源、朱王堡两乡镇。木偶过去头用木雕,大小若拳头,脸谱程式化,戴上胡子是须生,卸下胡子是小生。近年经过改进,头选用石膏翻模,纸壳脱胎,轻巧结实。木偶头根据人物性格精心设计,并用拉线、拔棍等方法把眼、眉、口、舌、耳装成可以自由活动的形式,加上搭脚、带腿,这样就把呆板无情的木偶,变成了感情丰富的剧中人。
家住22区的买天海,16岁开始学木偶戏,师从武威木偶老艺人马登岐、赵培德两位师傅,在近30年的木偶艺人生涯中,木偶戏已经成了他生命的精神支柱。他说赵师傅已经去世,马师傅已经86岁,他今年也54岁,可是眼下还没有传人,为此他很着急,因为他不想让这金昌民间的传统绝活就此消失。
“锵、锵、锵……”演员站在人群中央拉开架势,一手操纵着与头相连的命杆,一手舞动着与手相连的手杆控制木偶,踏着旋律舞动木偶的同时,嘴里唱着戏文,边演边唱,一个个故事人物在演员手中活灵活现,人群里不断传出喝彩声。“我们将在每周六晚上八点演出,准备连演50场,希望通过展演活动,能让更多人知晓和喜爱木偶戏,同时也让木偶戏艺术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下去。”木偶戏传人买天海说。
毛显存(贤孝):一边拉琴一边唱曲,虽然浓重的永昌方言使人听不真切唱词的内容,但那种苍凉古朴的唱腔却十分独特,有秦腔的脆爽刚烈,又有民间小调的婉转动听,不一会儿原本空荡荡的广场聚集起了不少路人,停下脚步倾听。
唱曲的人原来叫柴希桃,去世后,便由新城子镇进城农民毛显存接手了,也就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昌贤孝的传承人,他表演的曲艺就是闻名河西地区的永昌贤孝。
永昌贤孝成形于清末民初,是流传于城乡的一种民间弹唱曲艺,一般由一个或多个盲艺人一边演奏四胡、三弦,一边演唱;后来表演者不再局限于盲艺人,明目的艺人也加入了表演队伍。永昌贤孝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因内容多为劝人向善、导其孝顺老人、父母和歌颂忠义贤德之士的故事,故命名为“贤孝”。
永昌贤孝的唱本十分丰富,传统段子占多数,一般为“国书”“私家书”两大类,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的唱本为“国书”,如《五女兴唐传》《关云长单刀赴会》《包公案》《薛仁贵征西》等;“私家书”主要以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鹦鸽盗桃》《汗巾记》《李三娘推磨》等。新创作的有影响的本子主要有《解放大西北》《打东北》《盲艺人重见光明》《王婆养鸡》等。“国书”题材大,内容多,篇幅长,演唱形式分为章回连日说唱,有时一部书要说唱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家书”相对短小一些,可以一次性或连续性演唱。“国书”统称为曲本,永昌贤孝大多数都有曲本(现已失传)。曲本的流传主要靠传抄,由明眼识字人传抄后施教盲艺人默记演唱。另外还有全靠师傅口传心授,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流传承袭。
李桂兰(面塑):面塑艺术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汉族民俗艺术,是在汉族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面塑的原料主要是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于彩塑作品是成形后再着色,面塑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地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一件完整的作品历经构思设计、和面、蒸熟、揉面、配色、捏塑、干化、包装等过程,在捏制中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作品形态逼真,色彩鲜艳。由于防腐、防裂技术的不断改进,有的作品可以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说起面塑的起源,其实很平常。我国古代汉族民间很多地方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慢慢地也就出现专门的捏面人的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汉族民间工艺。
在金昌地区,面塑是民间流传的传统手工造型艺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颜色,借助工具,用手捏制而成。面塑的造型形式多种多样,各种花草、飞禽走兽、神话人物面塑用以供奉祭祀神灵,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具有金昌地区特色的婚丧习俗、民情风貌、农村耕种场景等,可用以观赏,了解金昌人文历史。
面塑艺人李桂兰,1956年12月7日出生于面塑老艺人家庭,奶奶聂银娥是当地有名的捏面能人,逢年过节为左邻右舍捏飞禽、塑神灵,被大家广为赞颂。小时候李桂兰酷爱捏面,经常跟随奶奶给人家捏花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面塑慢慢地走向市场化。妈妈张兰英学习钻研出更多的花样,把小动物捏成十二生肖,串成串;把花草捏上馒头;根据典故捏出戏剧人物。乡里人非常喜欢张兰英捏出的作品,争相购买。也正是这个时候,李桂兰加入了面塑行列,她对捏面非常有悟性,一看就会,不仅能从妈妈那学会老样子,还会自己创新出造型。机缘巧合,一位山东老艺人出门卖艺到当地,借住在李桂兰家,李桂兰从老师傅那学习到了面塑原料的不同配方,以及新鲜的电视人物造型。这些都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工艺品。老师傅还教李桂兰走出家门,在集市上现做现卖,把面塑工艺展现在大家眼前。无论老幼,总是特别喜欢围在面塑摊前看制作的过程,李桂兰觉得这才是面塑的乐趣。于是李桂兰忙起来了,交流会、“四月八”、广场、集市,哪里有集会,就去哪里摆摊,孩子们买不买不要紧,看孩子们围在身边那崇拜的小眼神就知道面塑还有广阔未来。
近年来,李桂兰突破传统,创新新造型,努力提高自己的捏面技巧,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走到外面还有好多没见过的不知道的东西,要捏就要捏好”。她先后去过兰州、西安,虚心向面塑学校专业老师请教,学习专业人物造型,和老师们共同研究面塑的整个制作流程,提高颜色的鲜艳度,延长作品的保存期,在造型上更是趋向生动化,还在作品中融入现代元素,制作出年轻一族喜欢的玫瑰花束、小朋友爱不释手的卡通小人物,还有符合金昌当地特色的婚丧习俗、民情风貌、农村耕种场景等造型,其艺术特点是真实朴素地再现金昌地区农民劳动生活的各种场景,既具备较强的观赏性,还把本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传承了下来。
李桂兰的女儿杨雪莲和儿媳妇吕雪花,应该说是这项技艺的第四代了,从小接受母亲的艺术熏陶,在家中常和母亲一起制作面塑作品,在面塑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和技巧。
李桂兰的家里有专门的作品陈列柜,存放着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作品。皇天不负苦心人,她的作品多次展出在金昌市文化馆,受到市内外游客的高度赞扬,她还被市里特殊教育学校领导看中,受邀给孩子们教授面塑制作工艺。孩子们是明天的希望,孩子们还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李桂兰想,要把自己所学的技艺教给更多的孩子们,不但要把面塑工艺传承下去,还要把面塑工艺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