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婚俗与求子传统:永昌的红色喜嫁

民间婚俗与求子传统:永昌的红色喜嫁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昌民间男女相许婚约,男方送给女方家一些彩礼做聘礼。婚后礼俗有“踩门”、夫妻双方回娘家的“回门”“妆新”“站对月”“站娘家”“躲灯”等习俗,都是构成婚姻嫁娶礼俗的组成部分。永昌民间婚事中礼俗很多,以红色为吉祥、喜庆。民间历来有求子之俗,向神灵祈子是最普通的一种求子方式。

民间婚俗与求子传统:永昌的红色喜嫁

婚嫁:永昌民间传统婚姻嫁娶礼俗源远流长,范围广泛。传统婚姻必须经过如下程序:

1.纳采,也称提亲。是“纳其采择之礼”的意思。旧时男子一般到了16岁之后,即可“男大当婚”;女子到了16岁时,也“女大当嫁”。男女联姻一般都门当户对,要请媒人说合来完成。“媒人”是男女合婚中起中介作用的人的称谓。

2.对八字。女方家同意男方议婚后,男女双方都要请阴阳先生对各自的生辰八字,对属相结合是否相配,进行卜算。

3.相亲。双方议婚认定了婚姻后,选定一个吉日,男方到女方家相亲,带必要的礼品钱物,礼品是面蒸“合卺”。

4.递换手。男女相亲见面,双方同意这桩婚姻,就相互交换一件信物,称“递换手”。

5.送婚。永昌民间男女相许婚约,男方送给女方家一些彩礼做聘礼。

6.过礼。男方准备迎娶女方时送的最后一次礼称“过礼”或“大礼”。

7.定日子。过礼之后双方商议选择嫁娶的日子。男女双方都要邀请各自的亲戚好友来参加婚礼

8.男方家要装扮洞房,在床上撒上五谷杂粮、核桃、糖果,张贴“囍”字,窗子上贴喜花。结婚的这天,新郎要披红戴花,随娶亲的队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子。

9.女子出嫁时要穿戴婚衣,按习俗请人“绞脸开面”等。

10.迎亲。男女家得知娶亲的人就要到村进宅,都要前去迎接,并招呼娘家人喝迎风酒、喝空茶。(www.xing528.com)

11.拜天地。男女双方行大婚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要夫妻对拜。

12.婚宴。男女双方要办席酒招待宾客。

13.村中青年或亲友到了傍晚在新婚夫妇房中闹玩,称“闹床”。

婚后礼俗有“踩门”、夫妻双方回娘家的“回门”“妆新”“站对月”“站娘家”“躲灯”等习俗,都是构成婚姻嫁娶礼俗的组成部分。永昌民间婚事中礼俗很多,以红色为吉祥、喜庆。讲究和睦,双方家人亲近。新婚夫妇要孝敬双方父母,尊重亲戚邻里。

祝寿:是成人到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的一种寿礼。不过,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是不能“做寿”的,因为“双亲在不敢言老”。本地一般从60岁起,逢整十数做一次寿,有“贺七十、庆八十、祝九十”之说。60岁时做的寿称为“花甲寿”,因为人们认为,活满了一个甲子,就相当于过完了天地宇宙,人生的一个完整周期,所以民间特别重视庆贺花甲寿诞,礼仪比普通寿礼更为隆重。66岁也做寿,70岁做的寿叫“古稀寿”,因为古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所以人们把70岁叫作古稀之年。80岁的寿礼庆典叫作“庆八十”。人活到80岁,便被誉为是老寿星,庆典更为隆重。90岁的寿礼庆典叫作“祝九十”,庆典礼仪自然更为隆重热烈。

有的人讲究“做九不做十”的俗信,因为民间认为“十”意味着“满”,“满”则“溢”,“满”又意味着完结。所以有的人不在整十周岁做寿,而是提前到头一年,即60岁的寿在59岁时做,70岁的寿在69岁时做。也就是在虚岁满整十数时做。

庆祝寿辰,一般不能自己庆祝,而应由子女或亲戚朋友出面举行,其规模视家境不同而各异。旧时殷富人家,于寿辰前三日即派人下请帖,寿辰前一天晚上设寿堂,寿堂正中贴大红“寿”字,有的则挂书法家写的“百寿”中堂,两边挂寿联。摆寿烛,挂寿幛,设寿生老人之位,铺排陈设,张灯结彩,布置一新。生日当天,司仪主持仪式,亲友、晚辈都要来上寿。辈分不同,礼仪有别,平辈往往只是一揖,子侄辈则为四拜。有的并不设寿翁,客人只是到寿堂礼拜,而由儿孙辈齐集堂前还礼。当然平常人家也有不设寿堂,只设寿案的。祝寿者都要携带寿礼,如寿桃、寿糕、寿面、寿烛、寿屏、寿幛、寿联、寿画、寿彩、万年伞等。这些礼品中凡能缀饰、点画图案的,一般要加上一些长寿的图案。主家则是大开宴席,款待来客。

留须:永昌旧俗。男过45岁即可留“盖须”,也称“八字须”。60岁始留全须(即盖须、子须、下须)。留须要择虎年或龙年,其须称“虎须”或“龙须”。留须要择吉日,并请至亲好友,备宴酒招待。

求子:已婚妇女未孕前,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企盼早得子。民间历来有求子之俗,向神灵祈子是最普通的一种求子方式。不育妇女,或急盼得子妇女带香烛、纸蜡及食物等供品,由婆婆或婶子、大娘等陪同前往寺庙在碧霞元君、送子观音、金花妇人或子福娘娘面前默祷求子。日后生下孩子,要再往庙中还愿。在农村,这种祈祷仪式常在农历十月十五前后或传说送子神灵的诞辰日那天进行。永昌境内有许多这样的寺庙,其中孩母寺、武当山的百子洞、娘娘殿比较有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