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匠:毡是农耕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生活用品,可以铺在炕上作卧具,也可以作门帘子,具有保暖、隔热、防潮、装饰等功能。洗毡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一般由专门的“毡匠”来进行。他们带上专用工具走村串户洗毡,收取加工费维持生计。
弹毛。搭起一个高0.8米、宽2米、长2.5—3米的案子,上面铺上席子,将羊毛堆上案子,用专用的弓不断敲击弓弦将毛弹散,弹散的羊毛源源不断地流下案子。
铺毡。将弹散的羊毛,按照一定的尺寸均匀地铺在专用的竹帘子上,洒上水,将竹帘子卷起来,用绳子扎紧,由2—4人面对面站着用脚蹬着在地上来回滚动30—60分钟,羊毛被初步滚实。展开竹帘子,按规定尺寸将不规则的边折起来,为了装饰,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绳子或毯子在上面盘上或剪上各种图案,如福禄寿喜、鹤鹿同春等,上面再薄薄铺上一层弹好的羊毛,对图案起固定作用,再将竹帘子卷起来,继续用脚蹬着在地上来回滚动一段时间就可上案子洗了。
洗毡。在院子里放一个长板凳,用一块平面门板横着斜搭在板凳腿上,地上钉木桩固定,在板凳腿中间横穿一根木杆,上系2—3根绳子,门板前的地上铺一块席子。把滚好的毡坯在门板前的席子上展开,洒上热水,折叠后卷成一个圆柱放到斜支的门板上,由1—3人用绳子提着,且双脚有节奏地蹬着在门板上下滚动;滚一段时间将毡展开,进行整形,再洒上热水卷起来在门板上继续蹬,这样反复五六次就洗好了。这时将毡展开用手掌在四周搓上边子,进一步整形,搭在斜立的圆木上晒干即可。
这种方法还可以将羊毛洗成毡袄、牛吃水毡帽、毡靴子等。现在毡匠已很少见了,这门手艺也濒临失传。
皮匠:各种动物皮毛是人类最早遮体、御寒、防身的材料。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皮革的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也不断发展进步。
在昔日的艰苦岁月里,有这样两句民谣:“家贫住窖洞,没有皮袄真难辛”。“白天穿,晚上盖,天爷下雨毛朝外,他是穷人的火龙袍”。特别是在冬天放牧、出外劳动、赶车出行,在冰天雪地里如果没有皮袄,冻伤或冻死人的事常有发生,人们说得好:“实话说得好听,老羊皮穿上隔风。”可见皮袄是劳动人民的宝中之宝。
皮匠,人称臭皮匠,其实他高超的加工和缝纫工艺在民间为五匠之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明人们把皮匠视为聪明智慧的象征。
皮匠有3种技艺:一种是羊皮缝纫,一种是牛皮加工,一种是生抓皮。每逢暑天,将大小羊皮集中泡在水沟里,冲洗毛内的杂物和皮板面的血迹、残留的肉丝、油块。洗净后晒干,在地上铺一块草席,把羊皮的板面抻展用硝水和青稞面涂抹在板面上,然后板面合拢、折叠整齐,放在凉爽的室内。就这样,连续涂抹一周后,将大小羊皮放进大缸里,缸内加适量的硝水浸泡。每天早晚把缸里的羊皮从上到下翻动两次,使羊皮在硝水缸内均匀浸泡、发酵。每次翻动,缸内喷发出发酵的酸臭味,臭皮匠由此得名。在熟皮的日子里,精心观察,如果有一张羊皮发臭、脱毛,应立即取出,防止传染其他皮。经过半月之久的渥制,羊皮才能渥熟。出缸后,一张一张地展开晒在阳光下,皮毛晒干后作为半成品放在家里,只等加工。
皮匠加工皮衣,一般在秋后或闲冬。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钩皮,把羊皮的后腿或前腿皮拴在绳子上吊起来,用镰刀形的专用钩,钩下连一个一尺多长的绳圈,右脚踏在绳圈里,一手抓皮一手抓钩,手脚并用,上下用力反复钩羊皮的板面,直到皮面柔软为止。第二道工序是铲皮,铲皮是皮匠的真功夫,将皮板面朝上搭在一根光滑的圆木上,羊皮半面用双腿压紧,半面用一尺多长的铲刀,一头是一对牛角型的木把顶在腰部,上下来回细心清铲,铲除板面上多余的肉丝和污物。铲后羊皮板面洁白柔软,已是成品。第三道工序,根据需要,按皮子的大小和毛色合理搭配,开始精心地裁剪缝纫,做成各式各样的皮袄。
如果是狐皮、猫皮、七日后的黑羔皮和其他珍稀动物的皮,熟皮工艺更为费力,要在皮的板面上喷洒适量的盐水,然后手抓板面双手揉皮,经过几天的反复揉制,使皮柔软为止。把熟皮子缝在帽子或缝在大衣领子上,冬天既可御寒又美观,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牛皮匠又是一项专项技艺。大牲畜的皮是农家之宝,特别是牛皮,板面大,厚而耐用,皮质优良,用途颇多。
每逢夏日,将牲畜皮同样泡在河水里泡洗几日,用刀子刮掉板面上的血迹、肉丝、油块等杂物,然后喷洒大量硝水折叠,使硝水在板面腐蚀杂物。三日后把牛皮放在大铁锅里,将硝水烧热到60—80℃;牛皮匠一张一张地在锅里翻动,十几分钟后取出,第二天在地上挖一个锅炉,将皮铺在一尺多大的灶口上,下面点燃麦草,用烟来回熏皮的板面。经过一天的熏炙,板面上的油腻、污垢全部排出,然后清铲皮子上的毛和板面上的污物,在皮上面涂抹少许菜子油,保持皮面柔软不干燥。牛皮匠经过几天又脏又臭的熟皮工序后开始做皮匠活。牛皮可做将士盔甲和战马的鞍缰,也可做成皮靴、水皮鞋、皮条、皮箱、皮匣、车辆的各种套绳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用途甚广。
牛皮匠还有一项绝招,叫生抓皮。将牛皮清洗板面后晾干,板面上涂抹少许酥油或牛奶,用双手不停地揉皮。经过数日揉动,牛皮板面上的肉丝遗物全部被清除了,然后专做皮靴、皮鞋。这种皮靴、皮鞋在雨里、水里皮子耐浆能力特别强,见水不软、不变形。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熟羊皮的工艺由机械化和化学药剂所代替,牲畜皮革经过高科技手段的处理,成为时尚用品,而传统的制皮工艺已基本失传。
木匠:木匠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匠。木匠有粗细之分,修造房屋者为“粗木匠”,也称“大木匠”。做家具的木匠称“细木匠”或“小木匠”。因做家具比造房子小得多,称“小木匠”丝毫没有贬低这类木匠的意思。
做家具的木匠分类很细。蒲松龄在《日用俗字》中就罗列了细木工极为繁多的种类:“方桌琴床枨坚固,抽屉橱柜木焦干。书柜衣盆高架搁,椅床塌杌细藤穿……木锉鲨皮磨镜架,铺筋粘鳔作茶盘。沉檀香木雕神像,桐梓良材作佛龛……”
相传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木匠的很多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如锯子等,很多地方都建有鲁班庙。
除了修房子、做家具外,许多生产工具,如各种人力车、畜力车、犁、耧、耙、耱等都离不开木匠。
木匠另一门手艺是制作棺材。过去实行土葬,做棺材的生意特别好。棺材是有等级的,大户人家讲究一棺一椁,中等人家作金匣套材,一般的人家做成子底子盖,用材一般是松柏木。穷人家用空壳篓棺材,不但材质差,而且板子很薄。买不起棺材的穷人,卷席子下葬,连席子都没有的人家只好卷上树枝下葬。
木匠还有一门手艺是箍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的日用容器大都是木制品,大件的有水桶、洗澡盆,小件的如洗脸盆之类,都是用木条箍成。将木料做成3—5厘米、长短和厚薄一样朝里的一面稍窄、朝外的一面稍宽的木条,在上下两道铁箍内整齐排成一圈,最后的空隙用一根稍带大小头的木条像楔子一样强行打进去,装上底。水桶就箍成了。用于驴驮水的桶还要装上盖。桶里装上水后,木板浸水自然澎胀,使桶越箍越紧,也就不会漏水了。现在自来水已经普及,塑料桶、铁皮桶代替了笨重的木桶,箍桶这门手艺也基本淘汰。
铁匠:铁匠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匠。过去山丹的很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皆为铁制,如斧头、镰刀、镢头、菜刀、马嚼子、马掌、铁链子等,所以铁匠在当时很吃香,也很辛苦,几乎每个村都有铁匠铺。
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草房,屋子正中用土坯盘一个大火炉,炉边是一架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料要先在火炉中烧红变软,然后由师傅用左手握铁钳夹出放在大铁砧上,师傅右手握小锤指挥徒弟用大锤锻打,并根据需要不停移动和翻转铁料。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料要方则方,要圆则圆,要长则长,要扁则扁。铁匠最难的是加工刀具,难在加钢和淬火,要求既要硬度适中,又要锋利。因此能加工出好刀的铁匠并不是很多。
石匠:石匠是伟大的,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很难想象古代石匠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尊佛像,都是石匠靠一把铁锤、一根铁凿凿出来的。
山丹石匠,主要加工生产生活用品,如石臼、石磙、石磨、墓碑、石凳、建筑构件等。
明清时期的石匠还要为达官显贵建坟雕刻石人、石马、石供桌,为死了丈夫守寡一辈子的妇女建贞洁牌坊。
石匠最大的贡献是建造石桥。相传石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因为鲁班为石匠发明了凿子和钻子,使石匠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另传说鲁班一夜能造三座石桥,他造的桥非常特别,先造桥面再镶桥脚,这桥翻过来架在河上就行了。现在各大银行、宾馆门前的石狮子,嘴里含的石球还能滚动,这些也都是石匠一锤锤的真功夫。
织口袋(帐房):20世纪70年代以前,毛口袋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织口袋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
将山羊毛纺成直径2毫米的毛线,按照一定的长宽尺寸勾成经线,并绕上绞;经线一般以黑线为主,中间夹上若干道白线,以便提花,增加美感。
根据所勾经线的长度,在两头的地上各栽两根木杆,经线两头分别穿上木棍,将经线按顺序平分在木棍上绷紧,用织褐子的方法织成口袋料。然后,按一定的长度剪成两幅,顺着缝接在一起,再对折后缝在一起就成了口袋。也可以根据用途缝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帐篷。
织褐子:褐子是古代农牧区用来制作服装和被褥的一种面料,是在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耐磨、保暖、防潮的功能。
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春天剪的绵羊毛(春毛)捻成直径一毫米左右的毛线,绕成线团放到蒸锅里蒸半小时,使线缩水定型,以防织出的褐子变型。再按照一斤毛线织三尺褐子的标准勾成经线,并绕上绞,一般幅宽一尺需300根经线。接着上织机(俗名叫“褐架子”),按顺序将经线逐根穿入特制的篦子,刮顺绕到织架的辘轳上,再顺序逐根穿入相并排的4个提综的提环中,将线头固定在绞轮上绷紧就可以开织了。
4个提综用滑轮两两连接,下部用绳子分别连接到4根踏杆上,靠脚踏踏杆带动提综上下运动。将余下的毛线绕成线梭子作为纬线,装入木制的梭形织刀(中间挖空)中,脚下每踏一次踏杆,手上来回送一次纬线,并用织刀磕实,以增加褐子的紧密度。
褐子分斜纹和平纹两种,踏一次踏杆送一次纬线织成的是斜纹,踏两次踏杆送一次纬线织成的是平纹。还可以在经线中加入其他颜色的线织成不同的花纹和图案,一般以加入黑线为主。也可以在织成后根据用途和使用者的喜好染成不同颜色。这门手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烧红灰:在焉支山旱作农业区,很早就有烧红灰上地种庄稼的习惯,但始于何时无从考证。焉支山的黑土地,肥得能捏出油来,但由于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土地性凉,庄稼生长周期长,易受早霜冻害。为了使庄稼缩短成熟期,山里人就烧红灰上地,以改变地性。
侍弄红灰是所有庄稼活中最麻烦、最脏、最累,也很讲技术的活。这项工作要从春播之后就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春耕前终结,周期为一年。
忙完了春耕,稍加休整之后,就开始挖灰了。这活只有男壮劳力才能干。先选定一块草坡,然后脚底绑上硬木踏板,两人一对,一左一右(而且必须是一个用左脚一个用右脚),用大板铁锨,把草坡挖成2尺见方的草坯。接下来是拾灰(山里人又叫扯灰),组织人力把男人们挖好的草坯(山里人叫垡子)码成一道一道的垡墙进行晾晒,远远望去就像山坡上摆放了一排排油呼呼的麻花。秋收之后,在冬雪来临之前就开始垒灰了,把晒了一夏干透了的垡块顺着坡势自下往上垒成宽2—3米、高1米、长若干米的大灰堆,而且在下坡的灰堆头上镶一个点火口。垒灰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能胡扔乱堆。有经验的老农把女人们递过来的垡块刃口向前一层一层地砌好,刃口向前容易燃烧。
大灰堆垒完之后,就开始烧灰了。这是技术性最强的工作,烧不好出了“夹生饼”,这堆灰就算是废了,这要浪费多少劳动力呢?所以此举责任重大,非老农不可担此重任,所以记工分也是最高的。
烧灰者先砍来几捆子柴火,从留好的点火口点火,等把几捆柴火烧完了之后,垒好的垡块就燃着了。然后用湿土把灶口封住。在确定了垡块已燃烧之后,就是盖灰。要根据垡块燃烧的速度,由下向上恰到好处地用湿土将冒烟冒火的缝隙盖住。盖多了,会把火捂灭,盖少了,火要冒顶。在盖灰人的精心关照下,一个星期之后,灰堆就烧透了。一个冬天过去,灰放冷了,第二年开春就可运灰上地了。这叫“草灰”。
由于山高坡陡,运灰是最难的一道坎。山里人运灰有两种方式,一是肩挑人抬,二是牲口驮。将烧熟了的红灰,均匀堆放到耕地里,在春天的雪地里粉红色的灰堆儿像是摆满了棋子的棋盘,红白相衬,还真有点儿风景哩。山里风大,灰很细,风一吹,浑身灰尘,人眉眼难睁。口里、鼻里、耳朵里尽是红色灰尘,人人的眼睛都红红地肿着。等到大地解冻,在春播的前几天,把这些灰堆儿散开,紧跟着就开犁播种。
像这样每年少则十几处,多则几十处地挖灰烧灰,原始的草坡就挖完了。而烧过的灰场有的平一平当了耕地,不能耕种的就废弃了。要想再恢复成能挖灰的草场,恐怕不是十年八年能长成的。能挖的草坡一年一年的少了,而耕地却一年一年增多,用灰量不断增加,怎么办?山里人就开始制作“茬灰”。茬灰的制作除了“踏灰”以外,其他程序和草灰相同。在下了一场透雨之后,人们赶上一群牛,到事先留着的茬地里,团团转,让牛蹄子把一大块湿地踏瓷实。等地干之后,就像挖草灰那样挖成土坯,然后扯灰、垒灰、烧灰。
烧制红灰,对植被破坏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水浇地产量大幅度提高,陡坡地逐步弃耕。烧制红灰,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将焉支山的农户进行了搬迁,对焉支山进行封山育林,过不了多久,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绿色明珠焉支山,将以更秀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烧蓬灰:蓬灰,是用一种叫灰蓬的植物长烧制而成,其成分主要是氧化钾。灰蓬,又叫水蓬、飞蓬、蓬柴,生长于丘陵、山地、荒滩,耐旱耐盐碱,植株含碱量较高,呈蓬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银白色,叶细小而多汁,酷似鹿头上的茸角,又好似嫩绿晶亮的翠果,秋季开黄色小花。
烧蓬灰,是在深秋,庄稼收拾完了之后,人们先把一坡一洼的灰蓬棵拔下来,攒成堆晾晒至半干。在顺风的地方挖一个很大的灶坑,把晒得半干的灰蓬塞进去,点燃,边烧边添,直到把全部灰蓬烧完为止。待火一灭,就在热灰里浇上水进行冷却后,用铁锨把结了块的蓬灰撬起来,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拿回家,留一些自己用,其余的几毛钱一斤卖了。还有的就当礼物送给城里的亲友。(www.xing528.com)
听老年人说,在他们小的时候,蓬灰除了食用,还用来洗衣服、洗头。那时候农村里没有食用碱,也没有洗衣粉和肥皂,所以,烧蓬灰是农家必不可少的事情。
现在烧蓬灰已不再是为了自己食用,而是一种赚钱的营生。把蓬灰送到专门的加工厂,工厂再进行复杂的程序,加工提炼成白色粉末,出售给牛肉面馆和各类面食店。
蓬灰出自天然,成分纯真,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食品添加剂。用此灰化水,蒸出的馍馍蓬松绵软可口。现如今风靡全国的牛肉拉面非此不成。蓬灰,还是制作酿皮、灰豆汤,以及糕点的上好佐料。
手工熬皮胶:用各种牲畜皮革的下角料在大锅里熬制的皮胶,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用途极为广泛。
先从各类皮匠处收购制作各种皮制品废弃的下脚料,一般以羊皮边角料为主。首先用剪子剪去边角料上的毛,然后放在大缸里泡软洗干净,放在大锅里用慢火熬煮一晚上,待皮革完全溶化后,滤去剩下的毛茬子等废渣,再加火缩水到一定浓度,出锅装入几个盆中冷却,冷却后就变成了具有弹性的皮冻子。这时在盆外面均匀加热,慢慢从盆中取出圆坨状的皮冻,具有很强的弹性。用很细的铁丝切成宽约10厘米的长方块,再切成大约一厘米厚的簿片,平摆在干净的席子上,放在阴凉处晾至半干,用绳子串成串,然后挂在太阳下晒干,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家庭酿醋:家庭酿醋,是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门手工技艺。首先是制曲。麸皮蒸熟后,压成砖块形状放在密闭条件下发酵,长出各种颜色的霉菌即成。
制“母液”。将曲子放在缸里用温开水泡开,再加上煮熟的青稞,为了使酿成的醋颜色发红好看,还要加入炒焦的青稞,俗名叫“哑麦子”,发酵一周即可。每天只少搅动一次,以促其均匀发酵。
拌醋。将备好的麸皮用箩儿筛去残留的面粉,倒进专用的木制容器(俗名叫“瓶子”)里,“瓶子”最好放在热炕上,以保持适当的发酵温度;掺入发酵好的母液,搅拌均匀,湿度要适中,以抓在手里用劲捏能捏出水滴为宜。上面盖上干净的毛口袋和棉被,一方面保温,另一方面防止灰尘等掉入。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搅拌时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杂菌污染。发酵半个月装缸压实,上面覆上干麸皮可存放一到二年。
淋醋。用一个直径一尺左右的木盆或陶瓷盆在底沿处钻一个孔,用自制的塞塞上;在盆底铺上干净的秸杆,上面放多半盆拌好的醋糟,倒入清水浸泡半天,下面接一个较大的盆,拔去底孔上的塞子,醋就流入下面的盆中,一盆醋糟一般可以淋三水。淋好的醋还要放在锅里熬,一是消毒杀菌,二是减少水分,以便保存。还可盛在适当容器中,放在太阳下晾成黑醋,颜色更好看,醋味更浓香,口感更好,并且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现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随着科技的发展,醋的品种越来越多,有薰醋、陈醋、保健醋、饮料醋……家庭手工酿醋已经很少见了。
拔芨芨:西北的芨芨草,是一种高杆儿的草本植物,生长在荒坡、洼地、地埂、沙滩等处。芨芨草是庄稼人的好朋友,用途很多。庄稼人有句话,田黄芨芨黄。拔芨芨是在秋收结束之后进行。这时候芨芨茎杆饱满,纤维富有韧性。编制的东西经久耐用。
农人拔芨芨大都选在小雨过后,地面较松软,容易拔起,同时又带不起泥根。
拿一根三四尺长、手腕粗细的木棍,叫撬棍,将芨芨揽一把,从橇棍中段向上螺旋状绕在撬棍上,一头着地,利用杠杆作用,使劲一撬,一把芨芨就下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拔一大捆。
如果是专门扎扫帚用,则要选高度在2米以上的芨芨,用双手一根一根拔下来。
这样一秋下来,家家房檐上都摆满了一捆一捆的芨芨。到了冬天或消停的时间,就用芨芨编筐、编席子、搓草绳、扎扫帚。
栽扫帚:扫帚自古至今都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而栽扫帚也是农村家家户户男劳力必须掌握的手工技艺。
栽扫帚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拔芨芨。利用农闲时间从地埂等处拔来长度2米以上的芨芨,晒干后,剥去根部和主茎上的叶鞘等杂物。
制作扫帚“栽子”。一般用榆木等硬木制成。取一段约70长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的硬木,一头削成长而细的圆锥形,一端削出斜坡形的坎。
制作扫帚箍子。一般由铁匠打制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环形铁箍,铁箍的宽度1.5—2.0厘米,厚度0.3厘米左右。也可用直径0.8厘米的钢筋焊接而成。
制做扫帚把。取一根较直的长1.5米左右,直径在4—6厘米的木杆,将表面削光,并将小头削成圆锥形。
还要搓一根直径1毫米左右,长40厘米左右的细麻绳。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开始栽扫帚。取剥好的芨芨,插入扫帚箍中,箍到芨芨根部的距离一般为5厘米左右。达到一定的松紧度,用手再插不进芨芨时,用扫帚栽子的尖头从扫帚根部打入扫帚中,平入在地上,由另一人取10—20根芨芨,用细麻绳将根部扎紧,将扎好的芨芨根部顶在扫帚栽子的尖端,用力推,然后另一人用锤子从扫帚栽子底部的小坎上慢慢将其敲出,扎好的一股芨芨就顺势推出,取掉捆扎在芨芨根部的细麻绳,然后将扫帚的根部磕齐。这样反复多次达到相当紧度,扫帚的芨芨向四周奓开即可。这时将准备好的扫帚把的锥形一端从扫帚根部圆心处打入即可。栽好的扫帚由于芨芨向四周奓得厉害,影响使用。为了增强使用效果和防止芨芨折断,还要用一根细绳从扫帚芨芨的中断圈住。
扎笤帚:笤帚自古就是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扎笤帚的技术,农村的成年人基本上人人都会。
扎笤帚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是脱粒后的糜子茎杆和药草茎杆。过去糜子在山丹种植很普遍,后来因糜子产量低,种植越来越少,药草就成了扎笤帚的主要原料。药草是多年生的草木植物,动物不能食用。山丹的药草资源十分丰富,山区和荒滩到处都有。秋后农闲时间,人们拿上镰刀一天就可以割一大捆。
先将糜子或药草茎杆中的杂草、枯叶拣干净,用水泡软备用。搓一根直径0.5厘米、长约150厘米的麻绳,此绳必须相当精制和结实。还要捻一团直径0.1厘米的细麻线。
将搓成的麻绳一头拴上一根直径5—6厘米、长40厘米左右的木棍,操作者坐在小凳上,腰上扎一根粗绳子,将拴有木棍的麻绳的另一头系在这根粗绳子上。取一股糜子或药草茎杆,简称笤帚件(20—30根),将穗部整理整齐,将系有木棍的麻绳在接近穗子的部位绕上一圈,将木棍放在双脚的脚底用力蹬,并适当转动笤帚件,麻绳就深深勒下一道痕;这时取准备好的细麻线,从勒紧的麻绳旁边扎紧,打上死结,取下麻绳。再取一股笤帚件,比第一股稍多(30—40根),与前面扎过的那股并在一起,穗部并齐,再用麻绳在前一根扎好的麻线箍后3—4厘米处重复上述程序,这样在一个方向扎7—8股。最后一股,先在接近穗部扎一道麻线,再扎在笤帚上,然后在笤帚余下的茎杆上扎5—6个麻线箍,作为笤帚把,将根部多余部分用刀削齐即可。
编席子、编筐:编席子、编筐,首先是刷芨芨。在一块厚木板上钉一些大铁钉,铁钉的一半留在外面,做成一个铁刷子,叫刷刨。把刷刨固定在木桩上就可以刷芨芨了。
倒着拿一把芨芨,把根部向上在刷刨上从上而下拉动,芨芨的叶梢、干叶以及根部的杂须全都刷掉,然后在水里泡柔韧了,就可以编制了。席子的大小和筐子的大小形状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
编制席子与筐子的方法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席子先从一个边织起,根据席子宽度,把芨芨或三四根一组或五六根一组,左起一排,右起一排,左右相交,就编制成“人”字形花纹的席子。长度一够,一收边,席子就好了。然后用秃扫帚使劲扫刷,除去秧须、毛刺,就可以使用了。
筐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编筐子是先从筐底开始,圆筐的编法是以四五根芨芨打颠倒为一组,互相交叉为“米”字起成圆形经线,再用一两根芨芨茎为纬线,围经线的交叉点绕行,边走边分经,底子就一圈圈大了。方筐的编法是以五六根芨芨打颠倒为一组,平行排列,用纬筋以麻花状连接在一起,并来回编。到一定尺寸,把经线芨芨折起与底成直角,再一圈圈继续编制,到一定高度收沿,筐子就编好了。根据生活生产的需要,可以编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种筐具。有驮筐、背筐、挑筐、囤子、笸子、布篮、筷笼等。
拉排:拉排是一种山地使用的拉运农具。由于山地坡陡,不能行车,庄稼人就做拉排代替车辆,运肥、拉田等。
用两根长约1.5米、直径20厘米,且一头翘起的圆木做底,再用3根1.5米长的衬木将圆木用隼卯平行穿联,做成一个状似龙舟的长方形木排。上面放一个大柳筐,拴上绳索,套上牲口(牛、驴、马都可),就可以往地里运粪、运红灰了。两边的圆木着地,滑行。
拉排重心低,不易翻倒,大下坡没有失控的危险。在山地短途运输非常适用。随着山旱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拉排已于20世纪80年代淘汰。
搓草绳:晒干的芨芨,用木榔头在平滑的石面上捶砸。捶芨芨一定要用力均匀,只能把芨芨茎杆砸破砸绵软而不能砸断。在捶好的芨芨上再喷上水润一段时间,芨芨就很绵软了,可以搓绳了。
把捶润好的芨芨分成两小股,根部扎在一起,放在手心里搓,一边搓,一边续上芨芨,几个小时后,一团细长绳就盘在脚边。这是单股绳,不能使用。再用绳车或是架子车轮子把单股绳上劲,然后根据所需长短,对折将三股单绳拧在一起成为一根粗而且紧的绳子。根据绳的用途可粗可细,可长可短,自古至今,一切农事活动都离不开它。
扎龙灯: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灯表演自然成了盛大节日人们活跃气氛、企盼吉祥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节日舞龙的习俗。但由于地域和民俗的不同,龙灯的制作和舞龙的花样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山丹的龙灯就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其他地方的龙灯是舞为主,表演起来上下翻飞滚动,相对而言制作体型较小,比较灵巧,也没有龙爪,便于舞动。而山丹的龙灯,则在行走中加以舞动,还要兼顾夜间表演观赏的功能,因而制作体型较大,且有龙爪,还能在夜间装灯点蜡,更显威武雄壮,气势宏大。在山丹现有几支龙灯队中,龙灯大多为近几年制作的,而最具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当属清泉镇西街村的龙灯。在过去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龙灯就成了人们过年时活跃气氛、祈求吉祥平安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俗称“耍龙”。现在该村所拥有的龙灯,是自清代遗留下来的,其间由于龙灯夜间舞动要点蜡烛,曾数度失火焚烧遭损坏,但几经修复,得以传承。最近一次大的修复是在1944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龙抬头”的日子,由当地民间艺人周尚诗在原有式样基础上重新扎制的,虽经“破四旧”的冲击而幸免遇难,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虽然每逢龙灯出队前都要加以重新装饰,但只是表面更新,龙灯的框架仍保持原样。由于历史悠久,给龙灯增加了许多神奇,在人们心中也就有了“灵气”。每逢龙灯出队,无不观者如潮,争相在龙身下穿动,以期平安,带来好运,就是俗称的“轻身”。若能得到几缕龙须,则要认真珍藏,在家中小孩生病时点燃(俗称燎一下),可以袪病驱邪。就连龙头上拴过的被面子、舞龙者系过的红腰带,也成了抢手货,据说可以给持有者带来好的运气,不孕的妇女若能求得一个红腰带系上,即可喜得贵子。各商贾住户,争相邀请,让龙灯在自己铺面或庭院里舞动一下,以活“地脉”,带来财运和吉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龙灯的制作是一门艺术,重点是龙头,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要对龙头的形象、结构及各部位的比例有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制作大概分为扎框、裱糊、装饰三道工序。扎框时先用一根上好的木棍做主杆,即是龙首的重心,又是主要支架,也是舞龙者手持的主杆。再用一块较结实的木板,在中心穿空,将木棍穿过在偏上部十字交叉加以固定,形成扎制龙头基础的支撑,便可开始扎制了。由于条件的限制,过去所用的材料主要以竹条为主,即结实又有韧性,便于弯曲,重量轻。当然现在有了各种型号的铁丝,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将竹条或铁丝根据龙头各部位的结构,弯曲成形,然后用纸捻捆扎。纸捻是将韧性和拉力较强的毛头纸裁成约2厘米宽、30厘米长的纸条后,左手拿纸,右手拇指和食指捻转而成,两头留约一厘米不用捻转保持平整,便于粘接。现可用医用橡皮膏代替,大型花灯可用钢筋焊结而成。框架的扎制是基础,关系到龙灯的最终效果,要边琢磨边扎制,不断做细微的调整,使之像骨骼一样展现出龙灯的雏型。框架扎好后,便可裱糊了。先用柔韧性好的纸(桑皮宣或毛头纸)打底,由于龙灯属动物生肖灯的一种,头部为弧形凸凹面,在裱糊时,要根据各部位的结构,将纸裁剪成不同形状的纸块,在纸的四周和竹条上用浆糊粘结,将整个龙头框架包裹一层,待干后再进行第二层的裱糊。由于已有一层底纸做粘结面,在裱第二层时,将稀浆用排刷刷遍用于粘结的纸上,提放到粘结部位后,用棕刷轻轻刷平。因纸在干燥后产生收缩,使整个裱糊层绷紧,形成较牢固的壳体,便于下一步装饰。山丹地处干旱地区,需要雨水滋润,所以龙灯装饰为青龙(即水龙),以蓝色为基础色,龙头大部用压制成型的蓝色鳞片层层粘贴,口腔、牙齿等部位根据动物相应色彩加以彩绘和装饰。龙的眼睛是用新鲜猪膀胱充气后加压揉搓,逐渐增大至所需尺寸后充气扎紧,晾干后加以修饰而成,现在可用塑料或玻璃灯泡代替。龙须是用麻皮染成绿色经梳理后而成。龙身是以扎制的12节(代表一年12个月,闰年则为13节)。横向圆柱体为支撑,用龙布连结而成。龙布是在长约50米,宽两米的白布彩绘成湖蓝色,并有鱼鳞花纹,加上扎制的龙爪和龙尾,整个龙灯的制作就完成了。
龙灯在正式上街表演前,还要进行开光仪式,即由主持龙灯装饰制作者为龙点睛。西街村的龙灯几十年来一直是由龙灯制作者周尚诗及子孙维护修饰的,有很好的文化艺术传承。还要去“取水”,山丹东门外原有几处泉眼,泉水丰沛,形成水系,其中有三条河从城中通过,称为“三龙穿城”,为县城和清泉镇人民生活及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保障。每次龙灯出演前都要到泉头去取水,即表演后带些水回来供奉,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近些年,泉水干涸了,取水地点发生变化,移至县自来水公司东门机井进行。
熏老鼠:老鼠被人们列为“四害”之首,鼠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说。控制鼠害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用烟熏老鼠是古代山丹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抗争中创造的一种既经济适用,又环保的一种灭鼠方法。
熏老鼠的工具:一个钟形的砂锅或铸铁锅,口径约20厘米,深约25厘米,底部开有一个供吹风用的直径2—3厘米的小孔。一个长约5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小风箱,也有的用皮鼠老鼠或火皮袋。燃料就是农作物秸秆,最好是胡麻秆。
熏老鼠一般在春播结束、鼠害尚未形成之前。用牲口驮上砂锅、风箱和燃料,到庄稼地里找到老鼠洞口,在砂锅底部点上火,上面塞满燃料,大口扣到老鼠洞口,用风箱对准砂锅底部的小孔持续吹风,让浓烟充满鼠洞。这时要将周围所有冒烟的洞口及该洞口封死以防老鼠跑掉,因一个老鼠洞往往有好几个洞口,这样老鼠就被熏死在洞内。过几天还要带上以上工具对熏过的老鼠洞检查一遍,如发现熏过的洞口被老鼠重新打开,就要再补熏一次。
现在各种灭鼠工具和药物琳琅满目,但用烟熏老鼠这种技术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不污染环境、不伤害野生动物和家畜,在山区农村仍在继续沿用。山丹县农技中心发明的烟雾灭鼠剂,就是依据这个原理研制而成,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