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第四批军舰中的敷设艇与敷设特务艇的特殊功能

日本第四批军舰中的敷设艇与敷设特务艇的特殊功能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赔偿中国的第四批军舰中,排序跟随在“武陵”之后的“接28”“接29”分属于原日本海军的敷设艇和敷设特务艇,简而言之就是布雷艇。日本战败后成为特别输送舰时的“济州”和当时西方国家的专用扫雷舰艇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海军对于敷设艇的功能设定十分特别。

日本第四批军舰中的敷设艇与敷设特务艇的特殊功能

日本赔偿中国的第四批军舰中,排序跟随在“武陵”之后的“接28”“接29”分属于原日本海军的敷设艇和敷设特务艇,简而言之就是布雷艇。

“接28”来华之前的前身是日本海军“平岛”级敷设艇中的“济州”号,由日本日立樱岛造船所建造,1942年4月25日竣工。该级舰是日本海军“测天”级敷设艇的改进型,标准排水量720吨,公试排水量750吨,全长74.7米,水线长73.3米,垂线间长69.5米,宽7.85米,型深4.55米,吃水2.60米。该级艇的动力使用两座舰本式柴油机,双轴推进,功率3600马力,航速20节,燃料载量35吨,续航力2000海里/14节。

日本战败后成为特别输送舰时的“济州”

和当时西方国家的专用扫雷舰艇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海军对于敷设艇的功能设定十分特别。从明治时代发展布雷小艇之后,再到大正时代设计建造专用的敷设艇,又经过长期的实践,到了昭和时代的敷设艇已经属于是一种多功能艇,不仅可以执行基本的布雷任务,还可以布设潜水艇防御网、潜水艇捕获网,乃至可以搭载深水炸弹,执行攻潜任务,充当运输船队的护航兵力。

单从外形上看,“平岛”级敷设艇恍若是缩小了比例的海防舰,造型颇为威武,艇型为长首楼型,在首楼顶部甲板上布置舰桥和前主炮,其前主炮选用的是1门“88”式76毫米口径高角炮,另外在艇尾甲板上设有1座火炮平台,布置1座13毫米口径双联高射机枪。除此外,艇上搭载“93”式水雷120枚,可以通过主甲板上的轨道从舰尾推入水中布设,在不搭载水雷的情况下,可以携带8组潜水艇捕获网,艇上还可搭载36枚深水炸弹,由位于后桅杆和后炮台间的Y炮投射。[14]

“平岛”级军舰陆续问世后不久,正值太平洋战事吃紧,该级敷设艇大量被调用参加运输船团护航。为了增大航程,包括“济州”号在内的部分艇设法增大了燃油载量,续航力提升到4000海里/14节,由此得以能够跟随运输船团长距离航行。该级艇的火力在1944年后也进行了加强,主要是提升防空能力,其中尤以“济州”号的改造情况最为威猛。“济州”艇在舰桥前方、探照灯台两侧、以及原先安装13毫米高射机枪的火炮平台上各增加1座4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另安装单管25毫米口径高射炮7门。除此外“济州”号还在舰桥顶部安装了1座“22号”型电探,在前桅杆上安装1座“13号”型电探,增强了对海、对空侦搜能力,艇上原有的深水炸弹投射器也增加到了4座,以提升反潜护航能力。[15]

日本“平岛”型敷设艇中战力较强的“济州”号,赔偿给中国时处于没有任何武装的状态,无法直接投入军用,该艇1947年10月4日在青岛举行升旗仪式后,暂行列为封存保管舰。1948年5月1日,中国海军对日本赔偿舰更换正式舰名时,“接28”/“济州”参照当时美援布雷舰以带有“永”字头的中国地名命名的办法,定名“永靖”。当年10月1日“永靖”完成了重新安装武备,成军入役,武备的具体配置大致沿袭了日本时期的模式,多采用日制炮械,至于水雷、深水炸弹等技术兵器则未做恢复,事实上该艇成为了1艘炮艇。当时“永靖”舰的编制被列在海防第一舰队,由于华北国共战事紧张,胶东沿海巡防急需舰艇,该艇就近部署在青岛海军第二军区,先后参加了海运烟台国军至葫芦岛登陆的行动,以及撤运华北各地国军至长岛,撤运威海刘公岛国军至青岛等行动。

国民党军队撤守青岛后,“永靖”舰随海防第一舰队部署到上海、吴淞一带,参加保卫上海的作战。1949年5月15日解放军进攻上海时,“永靖”舰和“太和”舰曾以舰炮火力猛烈压制八字桥、毛家宅等处的解放军炮兵阵地。5月16日又以舰炮火力攻击狮子林至月浦一带的解放军。解放军解放上海后,“永靖”和海防第一舰队其他舰艇集中至浙江舟山定海,编制改隶海防第一舰队第5分队。1949年11月赴台湾左营进行大修,更换美式武备,舰首的主炮改成1门3英寸口径MK22型高射炮,舰尾火炮平台上安装1座40毫米口径“博福斯”MK3型高射炮,另在舰桥前方、探照灯台左右等处安装共5门20毫米口径“厄利孔”高射炮。该艇原有的布雷功能未予恢复,仍然当作炮艇使用。

1950年6月1日“永靖”的编制改隶属至以台湾基隆为基地的第三舰队,编入全部由日本赔偿舰组成的第12分队,定舷号为“75”,后改为“70”。本舰1952年7月1日编制调整为第三舰队33战队,1955年1月1日第三舰队改为扫布雷舰队,本舰即隶属扫布雷舰队33战队,至1960年5月1日除役。(www.xing528.com)

和“接28”同时来华的“接29”,是日本赔偿舰中的另外一艘扫雷舰,其来华后的命运和“接28”迥异。

1950年采用“75”舷号后的“永靖”,照片中可以看到舰上已经换装了美式火炮

“接29”原是日本海军的“户岛”型敷设特务艇“黑岛”号,1915年5月25日在日本舞鹤海军工厂竣工,是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老爷舰,也是抗战胜利后日本赔偿给中国的军舰里舰龄最大的一艘。该型艇的标准排水量只有405吨,垂线间长45.7米,最大宽7.6米,吃水2.3米,主机采用两座立式三胀蒸汽机,配套1座“ロ”号舰本式水管锅炉,功率600马力,航速12节,艇上煤舱容量60吨。“户岛”型敷设特务艇为平甲板型,双桅杆单烟囱,其主要武器原只有1门安装在前甲板上的76毫米口径高角炮,另可搭载120枚水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追加了2门13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以及深水炸弹投射装置。

二战日本战败后,“黑岛”和其他残存的日本海军舰艇一样都被拆除了武备,改作运输船,负责将海外各地的日本军队和侨民撤回本土,在此之后则被选入赔偿舰。该艇1947年来华后临时定名“接29”,中国海军对这艘古董军舰摇头不已,一度预备将该艇干脆改作运输艇,此后正值行政院要求海军将部分日本赔偿舰退还给政府,以备其他需要舰船的政府机构使用。1948年3月23日海军总司令部参加行政院组织的会议时,决定将老掉牙的“接29”交出,而将原本计划交给行政院的舰况较好的一等输送舰“接24”换回。行政院根据政府各机构的申请情况,决定将“接29”拨交内政部,充当水警船,又经内政部就近分派给山东省警务处水上警察队使用。山东省水上警察队派员于5月8日到艇查看后,对该艇的状况感到扫兴,拒绝接收,重新退还给海军。

1947年9月3日在佐世保拍摄到的“黑岛”,此时本舰即将离开日本前往中国

中国海军接收后的“接29”舰

重回海军的“接29”因为主机状态较差,修复的前景不佳,海军为慎重起见未对该舰正式命名。在青岛修理期间,海军军官刘建胜被派担任“接29”代理艇长,此后刘建胜被中共地下党策反,委任为策反国民党海军起义地下工作小组组长,刘建胜一面积极准备“接29”的起义,一面配合同在青岛修理的日本赔偿舰“黄安”的起义。刘建胜原计划率“接29”和“黄安”舰一并起义投奔解放军,但是后来因为主机的试机情况不佳而未能成行。“黄安”舰起义约10天后,刘建胜在1949年2月22日午夜指挥老旧的“接29”从青岛秘密出港,发动起义,预备开往解放区。由于此时国民党海军已经提高戒备,出港未久的“接29”在薛家岛附近海面遭国民党军岸上火炮射击。艇上官兵发生混乱,刘建胜在炮击中头部负重伤,后被其他起义人员转移到舰载小艇继续前进,最终被海军舰艇追截,刘建胜等起义人员后被国民党海军拘捕在上海枪决。[16]

“接29”起义失败后不久,国民党军因华北局势溃裂撤离青岛,“接29”在5月由海军其他军舰拖带至浙江舟山定海,由海军定海工厂进行维修。当时经勘验发现锅炉的水管有数百根需要更换,其样式老旧,难以寻找更换件,遂决定放弃修理,将艇上堪用的设备全部拆卸,用于维修同在定海的日本赔偿舰“接30”,本艇最终在1950年5月1日除役,5月16日国民党军队从舟山撤退时被自沉于舟山长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