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海军唯一中型给粮舰——杵埼级杵埼号舰的历史

日本海军唯一中型给粮舰——杵埼级杵埼号舰的历史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舰名排序在输送舰“接24”“接26”之后的赔偿舰“接27”号,是日本偿华军舰中仅有的1艘给粮舰。其中的“南进”是排水量1000吨级别的中型给粮舰,1942年4月更名“杵埼”。“杵埼”级给粮舰的标准排水量910吨,舰长58米,宽9.4米,吃水3.1米。1950年2月1日,“武陵”舰的编制调整到驻防基隆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作为该舰队的补给舰。

日本海军唯一中型给粮舰——杵埼级杵埼号舰的历史

舰名排序在输送舰“接24”“接26”之后的赔偿舰“接27”号,是日本偿华军舰中仅有的1艘给粮舰。

日本战败后充当特别输送舰时的“白埼”号

日本海军的给粮舰,其定义是专门为海军舰队输送粮食补给的后勤船只,一些大型给粮舰甚至在舰上设有食品加工车间,可以随同海军舰队航行,保障食物供给。这种特殊的保障军舰,主要适用于海军舰队存在大规模的海外行动,而在海外又缺乏陆上补给基地的情况下,为舰队提供粮食。日本海军最初主要是通过临时征用民间商船来充当给粮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先后出兵俄罗斯、青岛地中海等地,感觉到有必要建造能够长期伴随舰队在海外行动,且有专门的粮食保存、加工设施的专用给粮舰,战后1924年日本竣工了首艘专用的给粮舰“间宫”(15820吨),此后又在1931年建造了给粮舰“伊良湖”(9750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赔偿给中国的“接27”号,属于在“伊良湖”之后建造的“杵埼”级,原名“白埼”号,该型军舰是彻头彻尾的为了侵略中国而设计建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侵华海军舰艇的行动逐渐开始向长江内地和华南地区蔓延,为了保障在这两个区域行动时的粮食供应,日本海军省在1939年决定设计建造600吨和1000吨型给粮舰各1艘,分别称为杂役船“第4007”和“第4006”号,竣工后更名“南海”“南进”。其中的“南进”是排水量1000吨级别的中型给粮舰,1942年4月更名“杵埼”。1940年根据军令部和海军省的决定,又追加建造了“早埼”“白埼”“荒埼”3舰。

“杵埼”级给粮舰的标准排水量910吨,舰长58米,宽9.4米,吃水3.1米。其体型之所以较小,是为了适应在中国近海和长江内河上活动。该级舰以两座“舰本”式23号甲8型柴油机为主机,功率1600马力,航速15节,舰上可搭载57吨燃油,续航力3500海里/12节。

该舰的总体设计类似货船,在传统的三岛型货船的布局基础上,取消了尾楼,只有首楼和位于舰体中部的舰桥。舰桥前至首楼间以及舰桥后至舰尾间的主甲板空阔,各布置有货舱盖,并分别设有1座带着吊杆的门式起重桅杆。“杵埼”级的主甲板下为粮食搭载舱,比较特别的是该型舰考虑到要在中国以及南洋地区活动,为了长期保存食物,其舰内的粮食舱属于冷冻舱,可以长期(连续两个月)保存82吨生鲜食物和71.7吨淡水,其中存放鲜肉、淡水的货舱温度控制在摄氏零下10度,保存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的货舱温度保持在摄氏3度,这些食物约可供应6000人10天的所需。

除了本职的粮食运补能力外,作为军舰的“杵埼”级还设有一定程度的武备。在军舰首楼末端以及舰尾旗杆后各设有一个火炮平台,前方的火炮平台安装1门“3年”式76毫米口径高角炮,后部安装1座“93”式13毫米口径双联高射机枪。为了加强火力,“杵埼”级军舰后期还出现过加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的情况。

“杵埼”级的“白埼”号1943年1月30日在大阪铁工所樱岛工场竣工,没有像其姊妹舰那样被配置到凶险的太平洋战场,而是部署于大凑基地,主要承担对高纬度的千岛群岛方向的海军食物供给。[11](www.xing528.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时,“白埼”停泊在大凑港,后被盟军勒令解除武装,充当运输船只使用。1947年盟军总部决定分配日本赔偿舰时,因为考虑到驾驶赔偿舰的日本舰员在交舰后如何返回日本的问题,指定了4艘军舰作为引扬舰,每次都各自跟随一批赔偿舰航行,赔偿舰移交后搭载日方送舰人员回国,当最后一次赔偿舰分配时,列入其中一并赔偿。当时鉴于“白埼”舰的舰况较好,遂和“若鹰”“早埼”“荒埼”被定为引扬舰。只是在头几批赔偿舰交付时,跟随来华的引扬舰都是“若鹰”,“白埼”则是在最后一批赔偿舰中被中国海军抽中。[12]

1947年9月30日,垂头丧气的日本第四批赔偿舰按照中国海军的命令,从佐世保抵达中国青岛,由中国海军军舰“美益”引导进港,10月3日中国海军第二基地司令董沐曾在接收文书上签字,10月4日各日本赔偿舰升起中国国旗,编入中国海军。列在第四批赔偿舰中来华的“白埼”当时被暂命名“接27”,由于是同批日本赔偿舰中舰况最好的一艘,很快得到编制使用。1948年5月1日,中国海军对所有“接”字头的日本军舰改定新名,作为后勤供应舰只的“白埼”按规范以山岳命名,定名为“武陵”,当年12月1日成军,编制列为海军总司令部直辖勤务舰,调往首都南京附近江面驻扎,以便随时承担运输任务。因为得以正式成军入役,“武陵”舰上原有的一前一后两处炮位都恢复了武装,首楼附近的炮台安装1门日本“3年”式76毫米口径高角炮,和日本时期的配置位置相同,位于舰尾的炮台上则安装了1门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MK1型高射炮。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成功发动渡江战役,驻泊在长江沿线的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舰只奉命聚集向南京江面,准备撤逃之策,长期驻泊南京下关码头的“武陵”舰也随同第二舰队移泊南京附近的芭斗山江面。4月23日,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号召舰艇不要冒险冲向上海,决定发动起义投奔人民解放军。“武陵”舰不愿参加起义,跟随海防第二舰队旗舰“永嘉”等向长江口突围。途中“武陵”舰在江阴附近一度搁浅遇险,但最终竟成功脱离,越过解放军控制的江阴要塞火力封锁线,全身而退到达上海。

1950年后采用“311”舷号时的“武陵”舰

此后“武陵”舰在1949年12月5日被编入主力舰队海防第一舰队,参加封锁长江口的军事行动,主要为执行封锁任务的舰艇提供粮食补给。在执行本行任务的同时,该舰还顺带在长江口一带威胁无武装的大陆民船,曾在1950年1月30日抓捕了1艘大陆港口出发的商船,将其押至当时国民党海军舰队的主要据点浙江舟山定海。1950年2月1日,“武陵”舰的编制调整到驻防基隆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作为该舰队的补给舰。旋在6月1日改列入驻防高雄的第三舰队,编在12分队,同队的军舰“营口”“永靖”均为日本赔偿舰。

1950年国民党海军开始采用舰艇舷号制度,属于后勤舰只的“武陵”获得“3”字头编号“311”。1952年7月1日,国民党海军整编舰队,打破既往的混合舰队编成方式,改根据军舰的性能、用途等重新编组舰队。“武陵”舰就此结束了和主力军舰混编的配置模式,归入新成立的后勤舰队,编在63分队,当时同在该分队的还有“昆仑”“南湖”“回风”“天台”“钟山”等舰。此后该舰频繁活动在台湾至离岛的航线上,担负向离岛运输补给的任务,其间“武陵”舰舰首安装的日制76毫米口径高角炮被拆除,代之以美制3英寸口径MK22高射炮。

1965年国民党海军启用新的舰艇舷号模式,“武陵”改舷号“511”,同年根据美国顾问的指导,国民党海军开始加速淘汰非美式军舰,以减轻后勤维护的压力,国民党海军运输线上的“老马”“武陵”舰最终在1970年5月1日退役,随后拍卖拆解。[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