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盟国战胜日本后,为了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实施惩罚,盟军总部在1947年勒令日本将部分残余的海军舰艇作为赔偿物,移交给曾遭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美、英、苏四大盟国,随后在当年的7至10月间,盟国代表在日本东京以抽签的方式分配相关的日本赔偿舰,先后分作四批勒令日本船员驾驶到四大盟国指定的港口进行移交。其中赔偿给中国海军的日本军舰中前两批在上海进行移交,后两批则根据中国国民政府的要求改在青岛移交。由于当时华北国共内战已起,且国民政府海军在美国海军帮助下,已经于青岛组建中央海训团,日本赔偿舰改在青岛移交便于快速配置舰船人员,也便于就近加入华北内战。
日本赔偿给中国的军舰四批共计34艘,在舰型上以海防舰居多,达到17艘,涵盖了日本海军在二战时使用过的“甲”“丙”“丁”全部三种型级,其中日本在二战末期大量建造的“丙”“丁”型海防舰的数量尤多。相较质量本就已经逐渐退化的“甲”型海防舰,“丙”“丁”属于性能上更等而下之的舰型。
1941年日本挑起针对英、美的太平洋战争后,随着美军在太平洋上发起强大的海空反击攻势,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制空、制海能力日益被削弱,对太平洋岛屿的海上运输补给行动不断告急。进入1943年,日本运输船队在海上遭遇的空袭、潜艇袭击等损失越发严重,面对繁重的护航任务,原有的“甲”型海防舰已经不敷使用,焦头烂额的日本军令部提出了哪怕牺牲舰船性能,也要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建造大批数量的新海防舰制造方案,要求考虑尽量节省造舰资源投入,紧急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大批建造的新海防舰,即“丙”型。
日本海军“丙”型海防舰的首舰“第1号”
因为当时日本的战争资源已近枯竭,军方对“丙”型海防舰提出的要求是,在能够满足执行护航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设计、节省体量规模,以节约宝贵的舰材,同时要考虑这种军舰就算没有大型军舰建造经验的民营小船厂也能够进行建造。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于1943年3月开始着手进行这种简化版护航军舰的设计,数个月之后,在当年的6月即告设计完成。[1]
新创生的“丙”型海防舰在总体布置上,基本仿照了“甲”型海防舰,外观非常相似。在设计过程中,鉴于当时日本海军750吨级的“测天”级敷设艇尚能在恶劣海况下于台湾海峡航行,力求节约舰材的“丙”型的公试排水量指标便被压缩在类似的吨位级别,预定为800吨级,经过综合考虑稳性、适航以及主机型号、武备种类等因素,最终则调整确定为810吨级,较“甲”型1000吨以上级别的公试排水量有大幅的减省。
与此相适应,“丙”型海防舰的舰体全长只有67.5米,比“甲”型海防舰短了10米,舰体全宽8.4米,比“甲”型缩减了将近1米,舰体空间十分局促,该型军舰的吃水则为2.9米。为了实现便于大规模建造的目标,舰政本部对“丙”型的构造设计采取了彻底的简易化,舰体外观尽量减少曲线变化,甚至在主甲板采取了水平的直线条,建造工艺也改为焊接建造。在“丙”型的舰体内部,设计师不再过多考虑军舰建造标准中应布置密集的水密隔舱,以求获得较好的生存性能,而是参考日本战时标准船的做法,减少小的水密隔舱,各舱室多采用大空间布局,以减少施工工程量和材料消耗,由此使得这种军舰的战场生存力令人堪忧。[2]
在动力方面,因当时日本国内舰船主机紧缺,为便于满足“丙”型舰大量建造的配套需要,决定采用尚有一定库存保有量的驱潜艇所用的23号乙8型柴油机,每艘军舰装备2座。该型柴油机的额定功率原为1700马力(2台的功率),在400吨级的驱潜艇上能保证16节航速。为了能在排水量大了一倍的“丙”型海防舰上获得相近的航速,日方采取了类似现代电脑DIY玩家所喜用的“超频”办法,对柴油机的超速保险装置进行解锁调整,将转速增大到360转,实测功率提升到了1900马力,航速达到16节。此外,“丙”型海防舰上的燃料载量设计为106吨,军舰续航力6500海里/14节,可执行较远距离的护航任务。(www.xing528.com)
武器装备方面,“丙”型海防舰较“甲”型薄弱,其主炮是两门“10年”式120毫米口径45倍径高角炮,分装在军舰首尾,充当舰上主要的对海和对空火力(实际建造中又增加了1门8厘迫击炮作为火力加强),另配备“96”式25毫米口径三联装高射炮两座作为近程防空火力(实际建造中又增加了双联装、单装各2座)。为了保证“丙”型海防舰有足够的反潜能力,用以应对盟军潜艇的威胁,舰上装备了“3”式深水炸弹投射机12座,并设有深弹投射轨道,最多可以搭载120枚深水炸弹。该型舰同时还装备有日本海军典型的电侦设备,其中前桅杆安装对海侦搜的“22”型电探,后桅杆安装对空侦搜用的“13”型电探,另安装反潜用的“3式2型”探信仪。[3]
“丙”型海防舰的姊妹“丁”型海防舰的首舰“第2号”,照片摄于该舰在东京湾公试航行时。照片中可以注意“丁”型海防舰的烟囱造型与安装位置和“丙”型存在很明显的区别
“丙”型海防舰在1943年6月设计完成后,当年9月就开工首艘,命名为“第1号”,也由此“丙”型海防舰在日本又称作“第1号”型。至日本战败时为止,“丙”型海防舰共建造53艘,均以数字代号命名。为了从舰名中和同时建造的孪生姊妹“丁”型海防舰有所区别,“丙”型海防舰的舰名数字都取奇数,“丁”型则取偶数。
“丁”型海防舰可以认为是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在研发“丙”型海防舰时的副产品,这型海防舰的设计初衷和“丙”型完全一样,总体布置也几乎一样,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主机配置不同。“丙”型设计定型后,考虑到如果仅仅依赖用23号乙8型柴油机作为主机,仍然可能会有不敷使用之虞。为了便于海防舰能够得以大量建造,舰政本部同时又考虑用A型战时标准船所配套的舰本式透平蒸汽机装上海防舰,最终设计装备1座“甲25型”蒸汽机,配套两座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装备这种动力组的海防舰就是“丁”型。因为搭配了不同的主机,“丙”型和“丁”型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特征就是烟囱,“丙”型的烟囱位于舰体中后部,几乎紧挨着后桅杆,烟囱的造型较矮胖。“丁”型因为将锅炉布置在舰体中部,其烟囱就出现于舰体的中部位置,显得瘦高。
因为蒸汽机和锅炉的组合较柴油机重,加之相应的燃料搭载量也有增加,“丁”型海防舰公试排水量为900吨,较“丙”型有较大的增加。主尺度方面,“丁”型舰也显得略大,其全长为69.5米,宽8.6米,吃水3.05米,主机功率2500马力,设计航速比“丙”型快了1节,达到17.5节。该型海防舰的燃料载量240吨,但由于锅炉的燃料消耗较大,续航力只有4500海里/14节,比“丙”型差了一大截。也由此,“丁”型主要用于日本本土周边的近程航线护航,“丙”型的活动范围则更远。其余在武备、电子装备方面,“丁”型和“丙”型基本一致。[4]
“丁”型海防舰在1943年7月完成设计,当年10月便投入建造,其首舰命名为“第2号”,又称“第2号”型。为了和同期建造的同胞姊妹“丙”型有所区分,“丁”型海防舰各舰的舰名全部以偶数命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时,共建造了63艘之多,和“丙”型海防舰共同成为二战末期日本海军的护航主力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