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捉”型海防舰“对马”号是中国海军接收的第2艘日本赔偿“甲”型海防舰。1947年7月17日,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日本东京盟军总部用抽签的方式,抽选分配了第二批日本赔偿舰,中国抽中其中的第四组,本舰即包含在内。
“对马”舰在14艘“择捉”型海防舰中排行第7,由日本钢管鹤见造船所建造,1943年7月28日竣工,舰籍隶属吴镇守府,同年8月15日编入海上第一护卫队,执行门司至台湾基隆乃至新加坡、马尼拉的运输船护卫任务。1944年11月15日,“对马”被改调编入101战队,负责门司—高雄—海南航线的护航。1945年4月后在朝鲜沿海活动,日本战败时正在佐世保军港修理维护,遂被盟军勒令解除武装,此后改成特别输送舰。[12]
停泊在佐世保等待被赔偿给中国的“对马”舰
1947年7月26日,“对马”舰和其他第二批赔偿中国的日本军舰一起离开佐世保,于27日到达上海,31日举行升旗仪式编入中国海军,“对马”舰被改用临时舰名“接11”。此后和第一批日偿军舰来华时的情况一样,“接11”等第二批日偿舰也被安排至吴淞口外锚泊荒置,作为保管舰。由于“接11”舰龄相对较老,长期在吴淞口外风吹日晒,未能得到被武装成军的机会,不过1948年5月1日海军总司令部下令将日偿舰全部更换正式舰名时,“接11”被以浙江临安县的县名命名“临安”舰,编制名义上暂行列在海防第二舰队第五队10分队。国共内战中上海防御吃紧时,鉴于“临安”舰体较大,尚有利用价值,由国民党海军预先拖离上海,在1949年5月1日抵达台湾基隆,编制暂行列在海防第一舰队5分队中,当年10月1日编制又改到训练舰队。
抵达台湾的“临安”仍然长时间处在无武装的废置状态,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停止对台湾当局的军事援助。失去了获取美国军舰的途径后,国民党海军为充实海峡防御军力才不得不自行想方设法改造一些旧舰入役,“临安”舰由此终于得到被武装成军的机会。(www.xing528.com)
当时“临安”舰被送入海军造船厂维修改造以及加装武备,其模式总体上和此前国府海军恢复使用日偿驱逐舰、海防舰的情况相似。“临安”舰的首楼主甲板上加装1门日本“3年”式120毫米口径舰炮充作前主炮,舰尾安装1门76毫米口径日式火炮作为后主炮,另外安装4门双联25毫米口径高射炮。武备加装和维护完成后,“临安”舰在1951年7月1日正式成军,编入海军第三舰队,作为炮舰,舷号定作“77”。此后该舰被派至福建、浙江沿海,曾多次和解放军舰艇发生过交火,诸如1953年10月5日在浙江南田港外与解放军舰艇交火,1954年3月11日在福建乌丘海域截击解放军军舰,1954年7月1日在大陈附近截击解放军军舰等。这些战斗规模均较小,据台湾地区海军军史记载,“临安”舰曾在战斗中获得击沉舰艇的战果,但在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中则没有对应匹配的记载。[13]
更换美式武备后的“临安”舰
1954年前后,“临安”舰对舰上武备进行了一次美式化改装,拆除了原有的日制炮械,更换为美制,共安装76毫米口径炮两门(推测为MK22型)、40毫米口径炮4门(推测为MK1型)、20毫米口径炮(推测为厄利孔式)4门,军舰的火力和防空能力得到提升。在更换美式炮械的同时,舰上还加装了用于导航以及侦搜和火控的雷达设备,另外和该舰阔别已久的深水炸弹装备也重新出现到舰上。
换装后的“临安”舰仍然在浙江、福建沿海活动,经常性发生和解放军舰艇乃至岸上炮兵阵地交火的战斗。1955年1月1日,“临安”被改调至巡逻舰队41战队,当年4月7日参加了对福建湄洲湾鹭鸶岛解放军阵地的炮轰。此后“临安”从海峡交争的舞台上淡出,改到左营停泊、训练。1957年11月1日,因舰龄过老而被除役。[14]时至1994年12月1日,台湾地区海军“锦江”级飞弹巡逻舰“603”号入役,被命名为“临安”号,成为老“临安”的衣钵继承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