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海军获得的日本舰船——宵月号的来历及特点

中国海军获得的日本舰船——宵月号的来历及特点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海军在第三批日本赔偿舰中获得的“宵月”号,属于原日本海军的航母战队防空舰—“防空直卫舰”“秋月”级驱逐舰。“秋月”级驱逐舰的体量极大,接近轻巡洋舰“夕张”,是旧日本海军规模最大的驱逐舰。在舰体设计和动力、舾装方面,“秋月”级实际大量借鉴了“阳炎”级的先例。“秋月”级的3座锅炉各有单独的排烟管道。“秋月”级军舰在设计时,单纯作为防空用的直卫舰考虑,并没有设计鱼雷兵器。

中国海军获得的日本舰船——宵月号的来历及特点

中国海军在第三批日本赔偿舰中获得的“宵月”号,属于原日本海军的航母战队防空舰—“防空直卫舰”“秋月”级驱逐舰

该级军舰的诞生源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航空兵力的战力越发强大,需要有专门的军舰承担海军航母编队的防空和对失事舰载机的救援工作。1937年,日本海军为增强其航母战队的伴随防空力量,军令部和海军省决定设计建造一种格外强化防空作战能力的军舰,其舰种名为直卫舰(直卫舰一词最后并未成为日本军舰的正式舰种,属于非正式的舰种名词)。根据军令部的要求,为跟上航母编队的步伐,这型防空军舰的航速必须达到35节、续航力达到10000海里/18节,[5]即达到当时日本海军的新锐航空母舰“苍龙”级的航速与续航力标准(“苍龙”级航速34.5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其防空火力则需装备4座双联100毫米65倍径高角炮,同时该舰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浪性能,舰上还要搭载有以备救援落水飞机的动力艇、反潜用的深水炸弹投射器等。[6]

日本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首舰“秋月”号,其装备有4座背负式炮塔的外观显得格外威武,可以留意,此时舰上的电探等电子装备尚未安装

经日本海军舰政本部第4部进行总体设计发现,如果要同时满足军令部所提出的上述要求,这种直卫舰的标准排水量将达到3700吨,公试排水量则达到5000吨,需要装备功率为75000马力的轮机系统,舰上还需要能搭载1200吨重油。经过对舰船性能、建造成本、编队使用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军令部最后决定降低部分指标要求,将直卫舰的规模缩减为驱逐舰级别。经修改,直卫舰的设计航速改作33节,续航力改为8000海里/18节,最后成为一种防空驱逐舰,按照日本海军的标准,归类为一等驱逐舰中的乙型驱逐舰。当时为对外保密起见,代称“W-115”型。[7]

1940年7月30日,“W-115”型的首舰在日本舞鹤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代号第104号,该舰在1941年5月15日正式定名为“秋月”,此后该级军舰都以与“月”有关的名词命名,也称为“月”型军舰。

“秋月”级驱逐舰的体量极大,接近轻巡洋舰“夕张”,是旧日本海军规模最大的驱逐舰。其标准排水量2701吨,公试排水量3470吨,舰体水线长132米,垂线间长126米,水线宽11.6米,型深7.05米,平均吃水为4.15米。

在舰体设计和动力、舾装方面,“秋月”级实际大量借鉴了“阳炎”级的先例。“秋月”的动力系统型号与配置和“阳炎”几乎完全相同,包括两座“舰本”式GT透平机,3座“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功率52000马力,双轴推进,因为“秋月”的吨位较“阳炎”大出了1000吨,在同样的主机功率推进下航速则只有33节,“秋月”多出的吨位主要是布置重油舱,其续航力达到8000海里/18节。

“秋月”级军舰轮机舱的布局和“阳炎”一样传统,不过有所改进。“秋月”级轮机舱从前至后分别是第1、第2锅炉舱(第1锅炉舱内安装2座锅炉)和前部主机室(驱动左侧主轴,主机室内装有1座透平发电机)、后部主机室,各舱室间有水密隔壁分隔。“秋月”级的3座锅炉各有单独的排烟管道。与“阳炎”级采用两座烟囱来为3座锅炉排烟的模式有所不同的是,“秋月”级3座锅炉的排烟管伸出主甲板后并在一个巨大的烟囱罩内,其外观造型与日本海军巡洋舰“夕张”等的烟囱十分相似。(在“W-115”型军舰的总体布置设计中,有一种落选方案是和“阳炎”一样采取2座烟囱的形式。)

“秋月”的主舰体采用首楼船型,舰首采用了具有抗浪性的“S”形,舰尾则为椭圆形,总体上和“阳炎”级非常相似,犹如是被加长了的“阳炎”级军舰。在主甲板上有几处明显的建筑物,首楼末端是高高的舰桥,舰体中部则耸立着大型的烟囱,烟囱前后不远处各有1座桅杆,均为三脚桅式。此外,“秋月”的8门主炮采用了4座双联炮塔式,以背负式的方式分别在军舰首尾各安装2座,使得该舰外观上看起来威风堂堂,犹如巡洋舰一般。

美军飞机从空中拍摄到的“秋月”舰照片,可以十分直观地辨识“秋月”的舱面布局

为尽量增强对空作战能力,“秋月”级的主炮选用的是新颖的“98”式100毫米口径65倍径高角炮,配套A型炮塔。这种长倍径的火炮初速为1000米/秒,射击速度19发/分钟,威力较大,火炮的旋转速度为12度/秒,俯仰速度16度/秒,最大射程19500米,最大俯仰角+90至-10度。[8]考虑到“秋月”级具有8门100毫米高角炮的凶猛防空火力,同时该舰在随同编队出动时,编队中还会有其他防空军舰相互配合,“秋月”级上充当近距离防空用的副炮数量较少,仅有2座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炮,布置在烟囱后方专门设置的炮台上。

“秋月”级军舰在设计时,单纯作为防空用的直卫舰考虑,并没有设计鱼雷兵器。后来,根据军令部的要求,对其按照驱逐舰的标准武备配置,加上了鱼雷兵器,此举中不难看出日本海军对鱼雷偷袭战术的恋恋不舍,也使得“秋月”从单纯的防空舰变成了多功能舰。“秋月”级的舰体中部25毫米口径高射炮台后被安装上了1座61厘米口径“92”式4联装鱼雷发射管及配套的鱼雷库,共可携带8枚鱼雷,因鱼雷偷袭作战多以夜间乘暗发起,在鱼雷库一侧(右舷方向)还建有专门配合夜战使用的探照灯台。

此外,依据军令部对该型军舰提出的应具备反潜能力的要求,“秋月”级在舰尾甲板上还安装了“94”式爆雷投射器2座以及2条深弹投放轨道,舰上共可携带54枚“95”式深水炸弹。

配合武备的使用,“秋月”级在初期装备了一系列火控设备,包括有对军舰首尾100毫米口径主炮进行火控的2座带有“94”式4.5米高角测距仪的高射指挥塔,为军舰中部25毫米口径高射炮进行火控的1座“97”式2米高角测距仪。其中“94”式测距仪及连带的火控指挥塔一座安装在前部舰桥的顶部,另一座则安装在后主炮附近,“97”式测距仪则安装于前部舰桥上的露天罗经甲板上。因为舰桥的构造相对较为复杂,舞鹤海军工厂在开工“秋月”舰之前专门在岸上搭建了1:1的原大舰桥模型,由驱逐舰舰长、舰船设计工程师等组成审议小组对舰桥结构进行过亲身检验和评议。[9](www.xing528.com)

“秋月”级的电子战设备最初是1套类似声呐的“93”式水中探信仪,在后期又陆续安装了“22”号电探和“13”号电探各1部,其中“22”号电探天线安装在前桅杆上,“13”号电探的天线则在前后桅杆上各安装有1具。

根据日本军令部的昭和十四年度军备充实计划,将建造6艘“秋月”级防空驱逐舰,此后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又在昭和十六年度战时建造计划中追加建造10艘,再于昭和十七年度战时建造计划中追加建造23艘。实际上至日本战败时为止,该级军舰共建成了12艘,因为其防空性能突出,在日本驱逐舰中属于颇受好评的一型。由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损失日益沉重,急需补充舰船力量,“秋月”级从第8艘军舰“冬月”开始,为图缩短单舰的建造工期而对设计和建造工艺进行简单化处理,诸如将舰首水下的线条改直等,形成了“秋月”级中的战时急造军舰,而战后赔偿给中国的“宵月”号就是这类军舰。

“秋月”级10号舰“宵月”航试时的照片

“宵月”是“秋月”级中的第10号舰,原计划在九州的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后改由位于东京湾之畔的浦贺船坞建造,1943年8月25日开工,建造时的代号为第363号。该舰1944年9月25日下水,定名“宵月”,舰名意为夜晚的月亮。[10]“宵月”于1945年1月31日竣工,舰籍隶属吴镇守府,首先编入第11水雷战队,承担训练教学和防空任务,首任舰长为中尾小太郎海军中佐。

“宵月”服役时,美日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交锋已进入尾声,太阳帝国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日渐缩小,“宵月”舰的战斗经历主要是在日本本土周边参加防空作战。1945年5月20日,“宵月”被改编入第31战队,参加对马海峡一带的海上护航行动,任务开始后不久,该舰于6月5日在周防滩姬岛灯塔325度方向外5.8千米处的海面触水雷受损,一侧螺旋桨无法正常工作,勉强使用单侧动力回到吴港修理。此时的吴港正在遭到美军的大规模空袭,“宵月”系泊吴海军工厂码头,一面进行修理,一面利用舰上的防空火炮参加吴港的防空作战,期间于7月24日美军发动的猛烈空袭中小有损伤。当天同在吴港的日本海军“日向”号战舰被美军战机轰炸至重创坐沉,由此可见当时空袭的烈度之强,而“宵月”在这种高烈度空袭中能够幸免,也足见“秋月”级军舰的防空能力。

在吴港匆匆修复后,作为日本本土为数不多的尚有战力、舰况较好的残存舰,“宵月”被预定作为参加本土决战的力量而隐蔽于濑户内海。为防再遭空袭,该舰的舰体外覆盖上伪装网,遍插树枝、树叶,停泊到江田岛附近的东能美岛港汊里待机。8月6日,“宵月”在隐蔽待机地目睹了不远处广岛市上空腾起蘑菇云的末日景象,几天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已经处于盟军看管中的“宵月”舰。此时舰上的2、3号主炮塔已经拆除,1、4号炮塔则根据盟军对所有残存“秋月”级军舰的要求,炮管调整成了10度仰角的姿态

1946年夏季完成海外撤运任务后在原吴海军工厂第2号船坞中进行拆卸临时舱房作业的“宵月”号

和日本战败时尚能航行的其他原日本海军军舰一样,“宵月”此后拆卸了全部舰上武备,在军舰主甲板上加盖临时住舱,被改用于将海外的日本军民撤运回国。值得留意的是,根据现存的一些“宵月”舰以及其他“秋月”级军舰在改为特别输送舰之前的照片看,盟军可能是对该级军舰另有其他用途设想,除了将2、3号炮塔拆除外,仍然保留了该舰的武备。其之所以会拆除2、3号炮塔,可能是因为这些“秋月”级军舰当时油舱大多不满(“秋月”级3000余吨的排水量中,燃油占据了1000吨),担心军舰重心过高而在停泊时期发生危险,所做的预防措施。

“宵月”舰于1945年10月5日注销海军舰籍,12月1日定为特别输送舰,主要前往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也因此,在该舰拆卸武器时,主要由澳大利亚和英国军官进行监督。

未能料到的是,“宵月”充当特别输送舰撤运人员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国际事件。

1946年3月5日,“宵月”抵达澳大利亚的悉尼撤运盟军在太平洋地区俘获的日本战俘和日侨回国,当次总计计划搭运1000余人。有鉴于驱逐舰内涌入上千人后居住条件必定恶劣,长程航行更肯定是艰苦不堪,日军战俘中的台湾官兵及眷属300余人以自己属于中国人为由进行抗议,认为不应与日本战俘同等对待,不愿挤在“宵月”舰中,乃至与押解战俘的澳大利亚官兵发生冲突,引起了轩然大波。事发后,澳大利亚在野党借机发难,称“宵月”号是居住条件恶劣的地狱船,抨击工党政府安排将敌俘和敌侨装入地狱船缺乏人道关怀,最终经澳大利亚当局与东京盟军总部进行协商,从悉尼出发的“宵月”在新几内亚的腊包尔暂停,300余名台籍日军及家眷离舰上岸,后改乘居住条件较好的日本医院船“冰川丸”返回台湾。[11]

海外撤运行动结束后,“宵月”和其他日本特别输送舰一样被封存保管,改为特别保管舰,与驱逐舰“雪风”等集中在横须贺港停泊,等待最后的命运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