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之雪风:遥远的远航与改造

吴之雪风:遥远的远航与改造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降生之时就被赋予了远程奔袭能力的“雪风”和同队的其他“阳炎”级驱逐舰的首次远航竟然就是侵略战争。“雪风”在南太平洋地区虽然经历数次战斗,但是既未遭到重大损伤,也无明显战绩。在母港吴稍事休整后,“雪风”与第16驱逐队参与到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分水岭式的战役—中途岛海战中。“雪风”舰的这次改造,着重点在于加强防空武备。

吴之雪风:遥远的远航与改造

“雪风”舰下水纪念明信片,画面上“雪风”航行在雪花飞舞的大海上,对其舰名所指的意境表达得十分直接

和首舰“阳炎”令人顿感灼热的名字不同,作为“阳炎”级的8号舰,“雪风”所得到的是一个寒意袭人的名字。其命名根据日本海军的舰名规范,取自气象名词,意为夹着雪花的寒风,颇有些凄美之意,相当符合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在后来“雪风”舰下水的纪念明信片上,对这种意境就有十分直接的表达。那是在寒冷的大海上,银装素裹的“雪风”迎着扑面而来的漫天飞雪。

“雪风”号在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的1937年8月2日开工,由日本海军佐世保工厂建造,1939年1月24日定名,同年的3月24日顺利下水,而后经过舾装工程,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1940年1月20日全部竣工。其舰籍没有就近落户在九州的军港重镇佐世保镇守府,而是远嫁到了位于濑户内海之滨的吴镇守府,因而后来在日本海军又有“吴の雪风”之雅号,其编制则隶属至第16驱逐队,和同级的姊妹舰“黑潮”“初风”共为一队。此后“雪风”的舷外标识依照日本海军的规定,在其舰首舷侧涂饰标志16驱逐队的阿拉伯数字“16”,舰体中部两舷侧面则涂饰着“雪风”舰名的日文片假名全拼文字“ゼカキユ”。

入役未久,第16驱逐队所编军舰进行了一番调整,改为“雪风”和同属“阳炎”级的“时津风”“天津风”“初风”组队,以“雪风”作为驱逐队的旗舰。其后按照日本海军将多个驱逐队编组成水雷战队,由1艘轻巡洋舰担任战队旗舰的编制模式,第16驱逐队被统编在日本海军第二舰队的第二水雷战队旗下。

航试时的“雪风”号。这幅照片的原照原本悬挂在“雪风”舰的军官会议室内,日本战败时照片被焚毁,图中所见是照片被毁前的翻拍照

1941年11月26日,“雪风”与第16驱逐队军舰迎着凛冽的寒风驶离吴港去执行一项秘密使命,而这也是其战斗生涯的开始。作为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重要一环,“雪风”所在的第16驱逐队被派与第24驱逐队共同组成第四急袭队,向千里之外南太平洋上的帕劳群岛出发。降生之时就被赋予了远程奔袭能力的“雪风”和同队的其他“阳炎”级驱逐舰的首次远航竟然就是侵略战争。

同年的12月8日,日本海军成功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先期已于12月2日运动到帕劳群岛待命的第四急袭队立即出发,奔向其真正的目标菲律宾,掩护运输船队实施登陆作战,侵略菲律宾。“雪风”的身影就此在南太平洋地区急速活跃起来,随着日军侵略菲律宾的战役日渐成功,“雪风”和第16驱逐队军舰又投入到日军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战中,至1942年4月被召返回本土。“雪风”在南太平洋地区虽然经历数次战斗,但是既未遭到重大损伤,也无明显战绩。不过,日本海军中一个有关“雪风”是幸运舰的传奇就在这一时期萌芽。1941年12月27日,“雪风”在棉兰老岛的达沃港停泊修理时,因为舰长临时起意的调整泊位命令,竟使“雪风”如奇迹般的躲过了稍后美军飞机的大规模空袭。

在母港吴稍事休整后,“雪风”与第16驱逐队参与到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分水岭式的战役—中途岛海战中。海战时,“雪风”所在的第16驱逐队列在攻略部队,负责护卫运输船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亲历见证了日本海军的惨败。在太平洋中部失去优势后,日本大本营转而下令实施以攻为守的第二段作战计划,来预防中途岛战役失败后太平洋战线出现退潮般的崩塌。即将战斗重点转移到南太平洋方向,控制包括所罗门群岛在内的一系列南太平洋岛群,切断美国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反法西斯阵营国家的交通联络。此后,围绕所罗门群岛中直接威胁着美国至澳大利亚航路的瓜达卡纳尔岛,美、日海军展开了如同血肉磨坊式的争夺、绞杀。

“雪风”号与第16驱逐队在瓜岛战役爆发后的1942年9月被派南下,此后在瓜岛一带海域,“雪风”相继参加了圣克鲁斯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等战况异常激烈、残酷的海战。虽然同队参战的军舰多有损失,但“雪风”居然奇迹般的一次次全身而退。日军在消耗巨大的瓜岛战役最终告败后,太平洋战场上的战力天平发生明显偏转,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转入了全面的反攻。“雪风”舰此后又相继参加了日方损失惨重的俾斯麦海海战、战况激烈的科隆班加拉海战等战斗,均全身而退,在1943年9月返回了母港吴港。

此时面临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日本海军战前所期待的以大炮、鱼雷决胜负的舰队决战式作战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切实际。以战斗至上主义建造的“雪风”也被迫放下身段,开始直面现实的防空问题,就在1943年9月回到母港时,“雪风”进行了一次大程度的改造。

“雪风”舰的这次改造,着重点在于加强防空武备。其最主要的一点是将原安装在主甲板后部甲板室上的2号主炮炮塔整体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在原处改建了一前一后两座高射炮位,安装两门“96”式25毫米口径3联装高射炮。另外在舰首舰桥底部前方,也增设了一个高射炮位,安装1门25毫米口径3联装高射炮,而原先安装在后烟囱附近的两门双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则都改换成了威力更大的3联装的型号。(www.xing528.com)

就在当年年末,“雪风”又进行了其建成后的第三次大改造,重点仍然在于加强防空火力,除舰上原有的25毫米口径高射炮外,又添装了多达14门“96”式单管25毫米口径高射炮。其具体位置分别为:舰桥两侧的主甲板上各两门、后烟囱两侧主甲板上各1门、2号鱼雷发射管两侧主甲板上各1门、尾楼两侧主甲板上各两门、舰尾原破雷卫安装处各1门。

“雪风”舰线图。上为隶属第16驱逐队之初的状态,下图则是经历了1943年大改造后的状态

在这次改造中,“雪风”舰还做了另一项重点改造,那就是加装电探设备,即雷达。其中原三脚桅结构的前桅杆被改造成下部三脚桅式、上部棒式桅,经改造后下部三脚桅结构顶部形成了一个小型平台,在此安装了对海侦搜用的“22”号电波探信仪,后桅杆上则安装对空侦搜用的“13”号电波探信仪。

经过在1943年里的两度改造,“雪风”转身成为一艘格外强化防空能力的驱逐舰,从最初设计时的突击兵力,转变为了一艘担负构建舰队防空力量的防卫性军舰,此后又相继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在舰载航空兵战斗成为海战主要样式的时代,面对美军强大的舰载航空兵力,“雪风”一类的防空驱逐舰仅仅只有勉强的招架之力,不过“雪风”一次次从残酷的战场全身而退的幸运继续延续,成为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损失日益加大的日本海军中,难得的可以聊以自我慰藉的谈资。

随着美军突破日本的所谓绝对国防圈,一步步逼近日本本土,大势已去的日本海军于1945年在冲绳海域发动了最后的疯狂出击,最终曾经是日本海军的象征的战舰“大和”被美军战机击沉。而伴随出击的“雪风”则又一次从恶战中全身而退,此后偃旗息鼓直至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这时点数起来,当初的“阳炎”级18姊妹中仅有“雪风”一艘仍然还存活着,这艘历经诸多战役,曾经的战友们或伤或沉的军舰,以其谜一样的幸运被视为生命力顽强的祥瑞舰。而在后世的解读中也有另外一个角度的声音,认为“雪风”所具备的其实是一种“的卢伤主”式的黑色运气。

改为特别输送舰的“雪风”(右),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首楼甲板上临时修建的用于人员住宿的“船室”

日本战败后,“雪风”和很多残存的日本军舰一样,被拆去了全部的武装,改成特别输送舰,舰上原1号、2号4联装鱼雷管的安装位置上,改建成了钢木结构的临时“船室”,用于搭乘从海外撤运回国的日本军队,此外主甲板上还增设了诸如厕所厨房等设施。

变成特别保管舰的“雪风”,舰上原特别输送舰时代临时设置的“船室”还都尚未拆除,舰体中部也还可以看到涂刷着英文舰名,但是舰首舷侧的日本国旗图案确已经不见了。照片拍摄时该舰已被决定作为赔偿舰,正在将舰上原本日本特别保管舰时期的标识抹除,“船室”也在稍后全部拆去。值得注意的是,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雪风”后部烟囱上方涂刷了一道白色线,那是该舰作为第一批赔偿舰的标识

在解除武装时,“雪风”的主炮只是将炮管撤去,炮塔依然存在,至1945年末为了加大舰上的运载能力,又在舞鹤工厂施工,将炮塔拆除,原位置上也增建了“船室”。奉盟军总部的命令,“雪风”和其他改作特别输送舰的原日本舰艇还对舰身标识进行了重新涂刷,原涂刷日文片假名舰名的位置,改油漆舰名的英文拼写:YUKIKAZE,接近舰首的两舷则涂上了日本国旗图案,以便盟军辨识。至1946年12月,“雪风”共从南洋诸岛以及中国东北等地执行撤运任务15次,运回日本军队和侨民一万余人,随后即被改为特别保管舰,暂时停泊于横须贺长浦港。而就在此时,这艘曾经的日本海军幸运舰的未来命运即将被注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