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早在明治时代,其舰艇分类体系中就开始将主战性的军舰和非直接参与海战性的军舰区分成不同的种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时,日本海军的非直接战斗性军舰均被归类为“特务舰艇”,其中排水量低于1000吨的称为特务艇,包括炮艇在内的大量被中国海军缴获的日降杂类军舰多属于这一门类。其中除了炮艇之外,较具战斗力、向中国海军投降时数量规模较大的首推特务舰艇中的驱潜特务艇。
驱潜特务艇顾名思义,是以对付潜艇为首要任务设计的一类军舰,前身为1933年5月22日分类在特务舰艇种别下的驱潜艇。日本海军设计建造小型反潜军舰的历史起源自20世纪30年代,针对当时世界上潜艇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日本海军决定设计建造能够在近海执行反潜任务的小型军舰,按照排水量的大小不同区分为300吨左右的大型艇和150吨左右的小型艇。大、小驱潜艇的设计理念完全相同,都是要求舰体构造尽量简单,适航性能上能够做到机动灵活,装备日本海军称作“水中听音机”的声呐,以及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同时需要兼具一定的对空和对舰火力。[1]
日本海军大型驱潜艇“第3号”,相比之后出现的驱特艇,这样的外观才更像是军舰
日本海军小型驱潜艇“第51号”型的“第53”号艇
1933年,日本海军的首型驱潜艇、大型艇“第1号”型在浦贺船坞和石川岛造船所分别建造。这型艇采用平甲板船型,钢制艇体,排水量280吨,全长65.3米,航速24节,装备1门40毫米口径的“毘”式双联高射炮,反潜武器包括1部进口的美国MV声呐,以及36枚深水炸弹。紧随其后,1934年,小型驱潜艇“第51号”型投入设计建造,总体上看就是“第1号”型的小型化,其艇体线型模仿了日俄战争时代的日本鱼雷艇“雁”,同时结合了当时日本近海渔船的一些设计特点,艇体为钢制,排水量170吨,全长45米,航速23节,装备1门40毫米口径单管“毘”式高射炮,1部声纳,18枚深水炸弹。[2]
进入1940年,日本海军的舰艇分类标准中对驱潜艇这一军舰类别进行调整,原300吨级别的大型艇升格归纳入作为主战舰艇的“舰艇”种别,而150吨级别的小型艇仍然留在“特务舰艇”种别中。为和继续使用“驱潜艇”这一分类名称的大型艇有所区别,小型艇则改称作“驱潜特务艇”,简称“驱特”艇。考虑到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后,海军对于反潜类军舰的需求必定猛增,体型小、便于短时间内大量建造的驱潜特务艇从1941年开始成为日本海军驱潜舰艇的主力投入建造,至1945年日本战败时共建造有200艘之多。
日本战败后已经改为日本海上保安厅巡视船的日本第一艘驱潜特务艇“第1号”,驾驶楼和桅杆已经经历过改造,照片摄于1950年
武备尚未安装的日本海军驱潜特务艇“170”号
在1941年投入紧急建造的驱潜特务艇没有使用此类舰艇的开山之祖“第51号”型小型驱潜艇的现成设计,而是本着节省资源,便于大量建造等目的,重新做了设计,称作“第1号”型驱潜特务艇。船型选用当时日本十分常见的木制近海拖网渔船的设计为基础,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从外形上很容易被误判成是渔船。这种外观欺骗性很强的小艇采用木制,木料大多来源自伪满洲国。舰型总体为平甲板型,艇首高高扬起,利于抗浪,在艇体中部设有木制的驾驶室以及用来安装信号灯具的1根桅杆,驾驶室后方布置了小型的烟囱及机舱棚等建筑,在小艇的末尾居中安装有1座深水炸弹投放架(后期型有加宽艇尾,布设2座投放架的例子)。该型艇的标准排水量只有130吨,全长29.2米,垂线长26米,水线长25.85米,宽5.65米,吃水1.97米,装备1座400马力中速柴油机,最高航速11节,续航力为1850海里/10节,艇上共编制人员32人。
这型驱特艇的武器装备的配置较为灵活,不同时段建造的艇在武备配备情况方面区别较大,从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当时日本海军所面临的空中威胁不断加大,以及日本海军在舰艇损失日益严重的局面下不得已而做出的“廖化充先锋”式的无奈举措。总体而言,太平洋战争初期驱特艇主要装备的是“92”式7.7毫米口径机枪1至2门,安设在艇首甲板上,或分设在首尾甲板空处。后期则改为“93”式13毫米口径机枪1至2门,到了战争的最后期出现了装备威力更大的1至2门“96”式25毫米口径高射炮的情况。反潜武器方面,“驱特”艇除可以携带18—22枚深水炸弹外,初期仅仅装备简易式水中探信仪,其探测效能十分有限,太平洋战争后期随着反潜任务的不断加重,一些“驱特”艇上开始加装“3式II型”水中探信仪。[3]
“第1号”型驱潜特务艇由日本木船工业的15家木船厂分头建造,建成后大量被部署于太平洋岛屿地区,执行近海反潜和护卫运输船团等任务。在中国战场,日军并没有大量的布置该型反潜艇,中国海军受降的驱潜特务艇主要来自下述的几个方面。
日本战败后停泊在神户港的驱特艇“183”号
首先是在中国内地,共发现有两艘该型驱特艇,中国海军接收专员在上海接收了日本中国方面舰队所属的名为“第220号”(市川造船所1944年7月28日开工,12月28日竣工,隶属第十六警备队)的驱潜特务艇。根据“第220号”受降时日方上缴的物资清单显示,该艇是装备了2门“96”式25毫米口径高射炮的后期型驱特艇,被俘时艇上还携带有简易式水中探信仪和“3式II型”水中探信仪各1部,但是深水炸弹已经无存。推测日本战败前该艇在华主要充当大型炮艇使用,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类反潜能力并不突出的小艇在战争后期普遍做了火力加强的原因所在。[4]“第220号”驱潜特务艇于1945年10月1日被中国海军正式接收后,更名为“海鹰”号,在中国海军的分类定为炮艇。此外,中国海军还在厦门接收了1艘中国方面舰队的驱特艇“第204号”,后更名为“南安”(米子造船所1944年5月24日开工,9月18日竣工,原隶属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第二遣支舰队),就地部署在厦门充当炮艇使用。
中国海军接收的更多驱潜特务艇来自大陆以外的地区,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接收专员共从香港和台澎区等地相继接收了多达9艘的日本海军驱潜特务艇,均为“第1号”型。
美术作品:中国海军接收后的驱潜特务艇。创作:王益恺(www.xing528.com)
其中在香港接收了“第11号”(四国船渠工业所1942年1月5日开工,1943年3月12日竣工,隶属第十六警备队)和“第191号”(福冈造船铁工株式会社1943年12月29日开工,1944年7月28日竣工,隶属中国方面舰队第二遣支舰队)2艘,编入第6炮艇队,均以广东省的县名为其重新命名,分别定名为“高明”“高要”。
在台澎区的台湾基隆和高雄共接收7艘日军的驱特艇,于1945年12月31日编入中国海军,以“中华民国富强康”的寓意分别更名“光中”(原日军“第74号”,林兼商店彦岛铁工所,1943年5月31日开工,11月17日竣工,隶属南东海面部队)、“光华”(原日军“第75号”,福冈造船铁工株式会社1943年5月8日开工,1944年2月8日竣工,隶属高雄警备府部队马公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光民”(原日军“第190号”,自念组造船铁工所1943年11月16日开工,1944年7月25日竣工,隶属高雄海军警备队)、“光国”(原日军“第223号”,自念组造船铁工所1944年2月15日开工,同年11月25日竣工,原隶属高雄警备府部队基隆防备队,)、“光富”(原日军“第240号”,三保造船所1944年9月28日开工,1945年1月9日竣工)、“光强”(原日军“第243号”,福冈造船铁工株式会社1944年7月6日开工,11月1日竣工,隶属基隆防备队)、“光康”号(原日军“第3号”,佐贺造船铁工所1942年1月22日开工,1943年3月2日竣工,隶属基隆防备队)。[5]
总计抗战胜利时由中国海军接收的日本驱潜特务艇总数为11艘,其中除了在台湾基隆接收的“光康”号因为接收时就处于损伤状态而放弃使用外,其余均编入了海军(在台接收的后多编入驻在左营的第3巡防艇队),都作为炮艇继续使用。
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国国内全面内战爆发,编入中国海军内的10艘原日本驱潜特务艇随后也分成了处在解放军和国民党海军阵营的两组。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军解放广州,国民党海军中的驱潜特务艇“高明”因在黄埔船坞修理未竣,没能随军撤走,遂被解放军缴获,后编入解放军广东军区江防部队,更名为“先锋”号,修理后继续充作炮艇使用。紧随其后,1949年11月9日,由汕头随队撤至南澳岛的国民党海军“光国”号驱潜特务艇奉命由南澳岛起航前往台湾时,艇上的部分水兵发动起义,将上尉艇长袁福厚投海戕杀后驾艇返回汕头,向解放军投诚,被编入潮汕军分区海防巡逻大队,艇名改为“十月”号,后也编入了广东江防部队作为炮艇。[6]
在垃圾尾海战中荣立战功的人民海军炮艇“先锋”号
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先锋1号”艇,艇体外观还基本保持着日本驱特艇的面貌,驾驶楼已经完全重建
人民海军“海上先锋艇”命名大会现场
根据解放军的军史资料显示,“十月”号与“先锋”号虽然属于同型,但是武器装备却有所区别,原日本海军驱潜特务艇“十月”属于“第1号”型的中早期型,装备2门13毫米口径机枪,起义时艇上还另有2门7.7毫米口径机枪。“先锋”号则原先只有1门双联13毫米口径机枪,编入解放军后又加装了1门12.7毫米口径机枪。
这2艘排水量超过100吨的驱特艇,在当时解放军广东江防部队内属于大型主力艇,“十月”艇曾参加解放南澳岛的作战,其后的历史不详。(台湾地区海军军史档案记载在华南地区曾击沉过1艘解放军的驱特艇,该艇会否是“十月”艇待考)。“先锋”号则以在1950年5月25日爆发的垃圾尾海战中表现神勇著称,后定舷号“3-541”。在垃圾尾海战后,为纪念“先锋”号的英勇敢战精神,继承广东江防部队衣钵的中南军区海军又模仿“先锋”的艇型新建了一艘“先锋2号”炮艇,原“先锋”号则改名为“先锋1号”。该艇最后于1965年退役,一度被陈列至广州黄埔岛上用于参观,“先锋1号”艇名则由接替换装的“0111甲型”新式护卫艇继承,舷号“598”,1965年5月24日由国防部授予该艇“海上先锋艇”荣誉称号。在其后不久爆发的“八·六”海战中,“598”艇作为指挥艇作战英勇,延续了“先锋”号在人民海军中的传奇。[7]
留在国民党海军阵营的8艘驱潜特务艇中,“光华”号在台湾海峡损失,“光强”号在国民党军撤守海南岛时因无法远涉重洋,于1950年1月27日被自沉在榆林港堵塞航道。剩余的各艇中,以原日本驱潜特务艇“第220号”“海鹰”的表现最为活跃。
“海鹰”艇1947年9月20日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在江苏的江阴、靖江两县对共产党武装的绥靖作战,1949年11月3日参加过国民党军队舟山登步岛作战,1950年5月12日则参加了撤离舟山军民行动。同年7月10日该艇在浙江沿海的披山岛附近海域与解放军的日制25吨炮艇交火,单艇出击的解放军华东海军的“炮-3”号25吨级炮艇被击沉,而后7月12日华东海军多艇出击发起披山海战,“海鹰”号侥幸逃脱。
在厦门被接收的驱特艇“南安”号则参加了国民党军队防守厦门的战役,厦门撤守后退至金门岛,在1949年10月24日的金门古宁头战役中表现活跃,其后还曾在1954年1月参加了在一江山外海巡逻和袭扰大陆船只的作战。
国民党海军旗下的各艘驱特艇在国民党军放弃东南岛屿撤退至台湾后整体更换成“炮”字头的新名,分别为“海鹰”(“炮-103”)、“高要”(“炮-106”)、“南安”(“炮-107”)、“光中”(“炮-108”)、“光民”(“炮-109”)、“光富”(“炮-110”),旋后又分别采用舷号“583、586、587、588、589、590”。1955年10月1日,“海鹰”“高要”“南安”“光民”“光富”首先退役,台湾地区海军中剩余的最后一艘原日本驱潜特务艇“光中”号则于1958年10月1日退役。[8]而在驱特艇的故乡日本,日本战败后大量编入新设的日本海上保安厅作为巡视船的原驱特艇恰好也是在50年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