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起义投诚留在大陆加入人民解放军的日式炮艇外,抗战胜利时的日降炮艇中还有一部分跟随国民党海军退往了台湾。这些本来设计用途是在长江中使用的小艇大多是靠着大舰拖曳的方式出海,经由在舟山群岛、金门岛等沿海岛屿的驻防,最后大多退到了台湾终其一生。
1949年后因为所辖炮艇数量经过起义等损耗已经大大减少,1950年2月国民党海军对炮艇部队重新整编,改为巡防艇队和机动艇队各3个,旋因舟山撤守,1950年7月再度缩编,改为巡防艇队3个、机动艇队1个。
在乌坵海域搁浅损毁的“炮-17”号,此时艇上的舷号为YP-17
在国民党海军所属的炮 艇中,“炮-15”“炮-16” “炮-17”原部署在福建沿海,曾参加在厦门外围进攻共产党游击队的作战。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渡海进攻金门岛时,“炮-15”“炮-16”曾参加过防御作战。除“炮-17”在1951年8月17日参加突击乌坵作战时搁浅损毁外,其余基本存活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
最终由外岛撤回台湾的25吨炮艇共有“炮-2”“炮-3”“炮-4”“炮-15”“炮-16”“炮-18”共7艘,疑似特设炮艇包括“炮-5”“炮-8”“炮-9”“炮-10”“炮-11”“炮-12”“炮-13”等。另有吨位超过100吨以上的日降艇只,则用炮字头三位数艇名。在国民党海军军舰普遍采用舷号后,这些炮艇均冠以英文字母YP开头加上其舰名数字的舷号,其后又改为YP开头加上6字头三位数的新舷号,对应“炮-2”为YP-632、“炮-3”YP-633、“炮-4”YP-634、“炮-15”YP-645、“炮-16”YP-646、“炮-18” YP-648。
1955年1月,国民党海军调整编制,巡防艇队、机动艇队全部撤销。美军顾问团认为从大陆撤来的各种小型炮艇不符合作战需要,建议全部报废,海军总司令部则认为“基于事实需要,实难全部报废”,于是将艇况较差的炮艇分配到海军基地,作为勤务艇,日降中型炮艇出身的“炮-3”即在此时改为港口勤务艇。其他艇况尚佳的炮艇,则编排给各基地,充当巡逻艇,其中“炮-2”和“炮-4”改作台湾花莲基地巡逻艇,“炮-15”“炮-16”“炮-18”改成马公基地巡逻艇,就此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6]
此外,尚有“炮-66”“炮-67”等25吨炮艇遗留在大陆沿海岛屿,后转交给地方部队,结局大多不详。
值得一提的是,日降炮艇的最后一次出场是极为特别的景象。
1959年2月2日下午1时27分,解放军护卫艇29大队4中队的“565”“566” “567”3艘炮艇由王爷山观通站引导,在福建闽江口外平潭岛附近海域向由此经过的国民党“情报局闽北工作处行动队海上区队”所属的1艘由日降特设炮艇改成的“炮-63”号艇发起进攻。3艘解放军的“55甲”炮艇以梯队展开,使用拦截T字横头的战术,逼近至3000米距离开火,先后共三次拦头攻击,“炮-63”最终中弹起火,弹药库爆炸,于下午1时50分沉没。[27]中国海军史上的一类特殊军舰,此后彻底变为历史往事。
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曾经的日降炮艇“414”长期静静陈列在户外展区,游人如织,多只知道其“头门山英雄艇”的勇号,却并没有想到这艘看似并不起眼的小小军舰曾是日本海军在中国耀武扬威的急先锋,又是象征着抗战胜利时中国海军一雪耻辱的战利品。仿佛冥冥中的安排,紧挨在“414”艇的身旁,军博户外展区一度还陈列着一件更不起眼的展品—一件铁锈红色的大铁锚。这柄铁锚恰恰是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作为战利品掳去的中国铁甲舰“镇远”的遗物,随着抗战胜利而重返故土。“镇远”的铁锚和日降炮艇,构成了一幅寓意深刻的图景。
【注释】
[1]《海军》第11卷,[日]诚文图书1981年版,第197—198页。
[2]《中国方面海军作战》(2),[日]朝云出版社1975年版,附图第二。
[3]JACAR(亚洲历史资料中心(JACAR)National Archives Japan)Ref.C08010858500、支那方面艦隊引渡目録9/17(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写真日本の軍艦》第14卷,[日]光人社1990年版,第172—173页。
[4]http://www.geocities.jp/tokusetsukansen/J/index.html
[5]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8010854100、支那方面艦隊引渡目録8/17(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6]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8010864900、支那方面艦隊引渡目録10/17(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7][日]森恒英:《日本の驱逐舰》,[日]グラソプリ出版1993年版,第217页。
[8]http://www.geocities.jp/tokusetsukansen/J/index.html
[9]JACAR(亚洲历史资料中心Ref.C08010858500、支那方面艦隊引渡目録9/17(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写真日本の軍艦》第14卷,[日]光人社1990年版,第172—173页。(www.xing528.com)
[10]http://www.geocities.jp/tokusetsukansen/J/index.html
[11]《海军》第11卷,[日]诚文图书1981年版,第199页。
[12][日]大内建二:《扬陆舰艇入门》,[日]潮书房光人社2013年版,第51—64页。
[13]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8010858600、支那方面艦隊引渡目録9/17。
[14]《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241—242页。
[15]钟坚:《惊涛骇浪中战备航行—海军舰艇志》,(中国台湾)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113页。
[16]陈秉枢:“第三机动艇队起义前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439—443页。
[17]张汝槱:“忆第一机动艇队起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571页。
[18]“汉口巡防处炮艇队先后起义、投诚”,《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146页。
[19]梁魁庭:“我和‘舞凤’艇一起走向新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658页。
[20]陈雪江:“海军第一支炮艇大队”,《海军·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2页。
[21]《海军战史资料·战例选编》(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1981年版,第15—16页。
[22]《海军战史资料·战例选编》(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1981年版,第19页。
[23]《海军战史资料·战例选编》(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1981年版,第19—20页。
[24]《海军战史资料·战例选编》(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1981年版,第23—24页。
[25]《海军英模》,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26]《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249页。钟坚:《惊涛骇浪中战备航行—海军舰艇志》,(中国台湾)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547—548页。
[27]《海军战史资料·战例选编》(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1981年版,第115—1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