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战胜利时向中国海军投降的最新一型日本川江炮舰是侵华战争爆发后来华,继承了1935年除籍的日本第一代川江炮舰“伏见”“隅田”舰名的二代“伏见”级炮舰。
第二代“伏见”“隅田”是日本海军1937年度第三次补充计划中列入的川江炮舰,与大型长江炮舰“桥立”同期建造。该舰的设计基于上一级“热海”级,在保证能够在枯水期上驶川江的航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舰上火力。这种既不能让军舰的排水量过大,同时又要满足装备优势武器、具备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较长的续航力的设计要求,被日本著名海军史专家福井静夫评价为“相当复杂”。[21]
二代“伏见”舰
日本军令部对该级军舰最初提出的设计指标为,标准排水量260吨、航速17节,续航力1400海里/10节,装备76毫米口径短管高角炮1门、25毫米口径高射炮两门、150毫米口径曲射炮1门。[22]在实际的设计中,因为日本海军第3舰队又提出该级军舰要具备在长江中上游临时充当舰队旗舰的能力,又增强了通信设备,增加旗舰设施,最终排水量大大增加,但是吃水仍保持在1米左右。
最终完成的新一代“伏见”“隅田”标准排水量304吨,垂线间长48.5米,宽度达到9.8米的夸张程度,在付出牺牲军舰机动性能的代价后将吃水控制在1.2米。在短胖的舰型条件下为了达到军令部对航速的要求,“伏见”级的动力配置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该级舰的主机采用两座“舰本”式全齿轮传动透平机,配套采用两座“ホ”号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双轴推进,2200马力,航速17节。舰上的重油载量为54吨,续航力能满足海军提出的1400海里/10节的要求。[23]
二代“隅田”舰
“伏见”二代的外观延续“热海”级创造的“凹”形甲板室样式,较之做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外观显得颇具现代感。另外颇具特点的是,“伏见”二代仅有一座烟囱,这是从众多日本川江炮舰中识别该型的重要外部特征。
该级军舰位于前部二层甲板室的舰桥建筑做了拓展,以适应旗舰舱室的安排需要。历来日本川江炮舰上安装于一层甲板室顶部前段的前主炮,在“伏见”二代上挪到了舰首甲板上,主炮的型号选用的是1门“5年”式76毫米口径短管高角炮。“伏见”二代的后主炮选用了1门25毫米口径“96”式单管高射炮,安装在后部二层甲板室顶上。显得比较特别的是,这门炮配上了硕大的防盾。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当时中国海军在长江上的水雷战攻势,“伏见”二代还破天荒地在川江炮舰上携带了破雷卫。至于军令部设计要求中的其他武器,“伏见”二代一律没有采用,推测此举是为了减轻武器载重,保证该级舰的浅吃水指标。由此这两艘日本海军最新的川江炮舰,事实上却成为了当时日本海军川江炮舰中火力最弱者。
第二代“伏见”“隅田”均在日本大阪的藤永田造船所建造,“伏见”号于1939年7月15日首先竣工,“隅田”舰迟至第二年5月31日竣工,舰籍全部隶属于横须贺镇守府。建造完成后,“伏见”和“隅田”都如同“热海”级军舰一样,采取自航到达中国就役的模式。“伏见”1939年8月8日编入第3舰队第11战队,随后被派至川江,先后编在中游警戒队和上游警戒队,在石灰窑、汉口一代参与侵华作战。随后于1940年6月17日来到中国的“隅田”也随之配置到川江,和“伏见”共同执行任务。[24]因为到华的时间相对较晚,二舰没有如其他日本川江炮舰那样进行防空加强改装,不过都在1943年进行过加装防弹钢板等改装。特别的是,二舰沿甲板边还加装了日本称为“舷外电路”的防磁电缆,显然是为更好执行扫雷任务而设。
遭空袭受伤的“隅田”在进行修理,照片上可以看到火炮防盾等处密集的弹痕
1944年6月22日,“隅田”在湖北新堤附近被中国空军战机袭击,战死8人,预示了这级军舰即将走向末途。1944年11月25日可称得上是日本在华川江炮舰历史上最阴暗的一天,当天聚泊在安庆附近江面的川江炮舰遭中国空军的猛烈打击,除“比良”被击沉外,来华未久编在22炮舰队的“伏见”也在当天被炸,中弹两处,舰体半沉。同在现场的“隅田”1号锅炉中弹无法使用,4号重油罐中弹引起大火。
此后,仅剩孑然一身的“隅田”从长江中上游离开。可能因为受伤后舰况较差,该舰此后进行了奇怪的武备改装,舰上原有的武器全部被拆除,新装的武备仅有1门13毫米口径单管高射机枪和两门7.7毫米口径机枪而已。[25]5月10日“隅田”从22炮舰队改编入第21炮舰队,负责长江口警戒,日本战败时停泊在上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