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海级二见号:浅吃水、优越舰内条件的川江航行军舰

热海级二见号:浅吃水、优越舰内条件的川江航行军舰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热海”级炮舰同级共两艘,即“热海”“二见”,该级军舰努力保证浅吃水,并缩短了舰体长度,以增加在三峡等水流湍急地区的操控性,同时对舰内的居住条件做大幅提升,安装了电扇、暖气等设施。1933年6月,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米内光政中将特别选择被称为非常适合川江航行的“热海”级军舰“二见”号作为座舰,从宜昌向重庆方向上驶。

热海级二见号:浅吃水、优越舰内条件的川江航行军舰

1927年,日本海军鉴于“势多”级川江炮舰实际使用中随着改造出现的吃水过多,在枯水期很难上驶川江的问题,决定为补不足而新设计一型川江炮舰。为此,1928年日本海军的军舰设计人员专门来到中国,现场考察长江中上游水文情况,调查“鸟羽”“势多”等川江炮舰的服役情况,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热海”级川江炮舰。

“热海”级炮舰同级共两艘,即“热海”“二见”,该级军舰努力保证浅吃水,并缩短了舰体长度,以增加在三峡等水流湍急地区的操控性,同时对舰内的居住条件做大幅提升,安装了电扇、暖气等设施。[16]

“热海”级军舰排水量205吨,小于“鸟羽”“势多”,该舰的舰体体量也小了很多,垂线间长45.3米,最大宽6.79米,吃水1.13米,动力采用和“势多”级相似的配置,两座立式双缸双胀往复蒸汽机、两座“ロ”号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双轴推进,三具平衡舵,功率为1200马力,设计航速16节,舰上载煤31吨、重油26吨,续航力1000海里/10节。[17]

竣工后的“热海”舰。照片摄于1929年7月3日,该舰的造型较之“势多”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热海”级炮舰的外观较此前的日本川江炮舰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其重点就是轮机舱部位的布置。

众所周知,军舰、轮船上出于散热和通风等功能的需要,在安装主机等设备的位置上部,船体的甲板面上必然会布置水密的机舱棚、采光窗等设施。对于此,川江炮舰没有丝毫的例外。日本海军早期的“鸟羽”“势多”乃至“伏见”“隅田”等炮舰在这一方面的布置方法上,普遍运用的是英国川江炮舰的传统设计套路,即直接在机舱上方的主甲板中部布置机舱棚、采光窗。早期英国川江炮舰在布置甲板室时,一层甲板室往往是前后分开的状态,中间留出机舱棚区域,二层甲板室则是前后连贯,总体上从侧面看甲板室呈现出一个类似拱门的造型。但由于川江炮舰干舷低矮,主甲板上极容易上浪,且一旦遭遇武装较强的敌手,暴露在主甲板上的机舱棚等设施极容易被击伤。设计建造“势多”级炮舰时,设计师即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在机舱棚区域外侧增高护板,总体上看起来好像一层甲板室是个整体,只是在位于舰体中部区域的甲板室外壁上有一道长长的开口。

“热海”级的“二见”号

在机舱棚外侧增高挡板解决了防浪等问题,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产生,受挡板加高的影响,机舱棚区域朝向外侧的开口面积缩小了很多,直接影响了舰内的通风、采光。等到设计“热海”级时,设计师另辟蹊径,不在主甲板上设机舱棚,军舰甲板室一层被设计成了前后连贯的整体式,中部的甲板室外壁上也没有留开口,军舰甲板室二层则被从当中劈开,分成了前方的舰桥、海图室和后方的兵员室两部分,而中间留空的位置上布置机舱棚和采光窗,透过下方一层甲板室内部的通风井、采光井和机舱相连接,总体上甲板室从侧面看呈“凹”形。

“热海”级炮舰的舰体较此前的日本川江炮舰缩水,又被严格的吃水要求所限制,舰上的武备安装余地就变得所剩无几。该级军舰只设前主炮,在一层甲板室最前端顶部安装1门76毫米口径“5年”式短管高角炮,另安装5门7.7毫米口径“刘易斯机枪和1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的“11年”式6.5毫米口径机枪。其中在一层甲板室顶部中部两侧各安装两门7.7毫米口径机枪,一层甲板室顶部末端对着舰尾的位置安装1门7.7毫米口径机枪,剩余的那门“11年”式机枪存放在舰内,作为机动火力。以“热海”级设计、建造时长江流域的局势看,这种川江炮舰虽然火力较此前的型号减弱不少,但应对长江上游的潜在武装挑战还是绰有余裕的。(www.xing528.com)

1928年11月6日该级军舰的首舰“热海”在日本三井玉野造船所开工,其舰名取自日本静冈县温泉观光胜地热海的名字,1929年3月30日顺利下水,6月30日竣工,舰籍隶属于佐世保镇守府。同级二号舰“二见”开工时间略晚,该舰的舰名取自日本伊势的观光胜地二见浦,1930年2月28日在藤永田造船所竣工,舰籍也隶属在佐世保镇守府。

二舰建成后一改此前川江炮舰向中国部署的传统模式,并没有采取拆散后运到中国组装的方法,而是跨海自行直航中国,从中不难得出该级军舰的航行性能较以往日式川江炮舰更强的印象。二舰同于1930年5月2日编入第1遣外舰队,配置在汉口、宜昌、重庆江段执行警戒。和其他几艘日本川江炮舰一样,“热海”“二见”也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针对当时已经露出端倪的中国空军威胁,进行了加装防空火力的改造,二舰同在后部二层甲板室顶上新增了一个炮位,加装1座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

1933年6月在三峡地区搁浅后的“二见”

就在此次改造后未久,专门以强调在川江的航行能力而设计建造的“热海”级却在三峡地区大出洋相。1933年6月,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米内光政中将特别选择被称为非常适合川江航行的“热海”级军舰“二见”号作为座舰,从宜昌向重庆方向上驶。未料6月25日上午10时,“二见”航经三峡巫山上游时居然搁浅坐礁,呈现舰首翘起、舰尾没入水中的危险景象。日方尝试将舰上的武备等物资拆运上岸以减少军舰吃水来脱困,然而并无显著效果。一直坐等了20天后,随着江水水位上升,7月16日“二见”号才终于从礁盘上脱离,直到24日才得以从出事地点出发下驶上海修理。[18]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热海”和“二见”初期都在长江中游活动,配合日本陆军溯江而上的进攻。1941年3月10日,“二见”在城陵矶附近组织登陆队上岸清剿附近的中国游击队,战斗中舰长金井博少佐被击毙,成为抗日战争中少有的日本舰长在华被击毙的例子。此后多灾多难的“二见”被从长江中上游地区调离,离开了川江,前往上海、南京一带执行警戒任务。同级姊妹中的“热海”舰继续在汉口一带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变成中国空军和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战机在长江上的重点打击目标,1943年6月10日“热海”在汉口附近江面遭空袭,战死7人,事后该舰通体改为涂饰成接近长江江水颜色的黄褐色,以图对空隐蔽。然而同年9月1日,采用伪装涂色的“热海”在汉口附近又遭空袭,中弹92处,舰体受损,在处理完伤情后“热海”于9月15日被从汉口调往下游,结束了在长江中上游的活动历史[19]

1944年10月10日,“热海”和“二见”同被编入中国方面舰队第23炮舰队,其后二舰进行了针对加强防空能力的改装,改造内容和此前的“鸟羽”“势多”完全一样,即将舰上原先装备的76毫米炮、13毫米双联装机枪等全部拆除,代之以“96”式25毫米口径单管高射炮、“93”式13毫米口径单管高射机枪各3门,另有“3年”式81毫米口径迫击炮3门、“92”式7.7毫米口径机枪两门、“11年”式6.5毫米口径机枪两门。[20]

出人意料的是,1944年10月30日改为防空舰的“二见”竟然被重新派回长江中上游,负责江上防空,很快便在九江遭空袭受伤。1945年“二见”继续在长江中上游负责防空和扫雷任务,日本投降时停泊在九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